治疗动物消化道感染的氟苯尼考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98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动物消化道感染的氟苯尼考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应用,实施步骤如下:按照重量比为0.1~10∶1的比例称取药用辅料和氟苯尼考原料,并制成粒径尺度在0.5~3mm的微丸,在微丸外包裹非pH依赖性高分子聚合物膜,膜中含有低分子水溶性物质。将含有氟苯尼考的缓释丸芯用非pH依赖型高分子材料进行包衣,在包衣膜中加入了水溶性物质如甘露醇、葡萄糖或氯化钠;包衣微丸口服后,其外层膜中的水溶性成分溶解形成孔道,药物从该孔道中缓慢释放出来并在肠道内发挥长效治疗效果。其与传统给药方式主要区别是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肠道内较高的药物浓度;药物在肠道内的定向分布可降药物对其它器官和组织的毒副作用,且因用药剂量减少而降低治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动物消化道感染的氟苯尼考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由细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是哺乳动物常见的疾病,例如,腹泻、肠炎等。对于 这样的胃肠道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法多是口服敏感抗菌药物的预混剂,或是经肌肉注射给 药,上述治疗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杀灭肠道内的致病菌,但同时也存两个方面的缺点经 注射或口服用药后,药物全身分布导致治疗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此外,药物在非治疗部位 的蓄积会产生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因此,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效果显著的治疗动物消化道疾病的氟苯尼考口服缓释 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是该领域技术人员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动物消化道感染的氟苯尼 考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动物消化道感染的氟苯尼 考缓释微丸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如下按照重量比为O. 1 10 : l的比例称取药 用辅料和氟苯尼考原料,制成粒径尺度在0. 5 3mm的微丸,所述微丸外面包裹一层高分子 聚合物膜,膜中含有低分子水溶性物质。 所述包裹氟苯尼考缓释丸芯的高分子聚合物膜材料为非pH依赖型,包衣膜中加 入的低分子水溶性物质为甘露醇、葡萄糖或氯化钠。 所加入的非pH依赖型高分子聚合物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或非pH依赖型丙烯酸树 脂水分散体。 氟苯尼考从缓释微丸中的释放是通过低分子物质溶解后在包衣膜上形成的孔道。 所述治疗动物消化道感染的氟苯尼考缓释微丸在治疗猪、羊、家禽类动物肠道疾 病方面的应用。 膜控缓释制剂是利用固体制剂包膜上的孔道来调节药物释放的一种新型制剂,常见的剂型微丸剂和片剂。包膜材料在水中不溶解,在胃肠道的pH环境条件下也不溶解,片芯中的药物可以通过膜上低分子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孔道释放出来。在胃肠道中缓慢释放的杀菌药物主要集中的肠道内部发挥疗效,很少通过肠壁吸收入血来分布到全身。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微丸外包裹非pH依赖性高分子聚合物膜,膜中含有低分子水溶性物质。将含有氟苯尼考的缓释丸芯用非pH依赖型高分子材料进行包衣,在包衣膜中加入了水溶性物质如甘露醇、葡萄糖或氯化钠等,包衣微丸口服后,其外层膜中的水溶性成分溶解形成孔道,药物可以从该孔道中缓慢释放出来并在肠道内长效治疗效果。这种给药方式与传统给药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肠道内较高的药物浓度。由于肠道感染的病原在肠道局部,维持肠道内较高的药物浓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此外,由 于药物在肠道内的缓慢释放可以减少药物吸收,因此,治疗肠道局部感染疾病所需要的药 物剂量可以降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膜控缓释微丸剂,由于药物在肠道内的定向分布也可以降 药物对其它器官和组织的毒副作用,治疗成本也因药物的用量减少而降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实施例1 —种治疗动物消化道疾病的氟苯尼考口服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按照重量比为0. 1 10 : 1的比例称取药用辅料和氟苯尼考原料,首先制成粒径尺度在 0.5 3mm的微丸,所述微丸外包裹非pH依赖性高分子聚合物膜,膜中含有低分子水溶性物 质。包膜后的微丸在遇水或肠道内的体液接触后,膜上的水溶性物质如甘露醇、葡萄糖或氯 化钠等立即溶解,在膜上形成细小孔道,微丸中的药物以一定的速度该孔道中缓慢释放出 来并在肠道内长效治疗效果。药物释放的速度与孔道的数量及孔道大小有关,因此,通过调 整加入的低分子物质数量就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持续释放时间。从孔道中缓慢释放 出来的药物可以持久地在肠道局部发挥杀菌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动物腹泻及其 它消化道感染的效果非常显著。 取氟苯尼考原料及制剂学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l : 1.5的比例混合 均匀,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芯。取非pH依赖型、质量比浓度为35X丙烯酸树脂水分散液,其 中溶有质量比为O.Ol : 1的氯化钠。用此包衣液对上述丸芯进行包衣,控制包衣增重与丸芯重的质量比为o.05 : i。 其它同实施例l。 实施例2 取氟苯尼考原料以及制剂学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1 : 0. 5的比例混 合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丸芯。取非PH依赖型、质量比浓度为15%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其中分散有质量比为o.oi : i的葡萄糖。用此包衣液对上述丸芯进行包衣,控制包衣增重与 丸芯重的质量比为o.05 : i。 其它同实施例l。 实施例3 取氟苯尼考原料以及制剂学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1 : 5的比例混合 均匀,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芯。取非pH依赖型、质量比浓度为35X丙烯酸树脂水分散液,其中溶有质量比为o.02 : i的氯化钠。用此包衣液对上述丸芯进行包衣,控制包衣增重与丸 芯重的质量比为o.05 : i。 其它同实施例l。 实施例4 取氟苯尼考原料以及制剂学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按照质量比1 : 3的比例混合 均匀,并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芯。取非PH依赖型、质量比浓度为15%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其中分散有质量比为o.04 : i的葡萄糖。用此包衣液对上述丸芯进行包衣,控制包衣增重 与丸芯重的质量比为o.05 : i。 其它同实施例l。 应用实例1及疗效判定 50例细菌感染型猪仔,体重10-12公斤,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膜控氟苯尼考缓释微丸口服治疗,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相当于lOOmg氟苯尼考原粉的膜控氟苯尼考缓释微丸。对照组所用的预混剂中每公斤饲料中含有100mg氟苯尼考原粉。治疗期间,每头猪仔单独饲养,确保投入到饲料中的药物能完全被摄取进入体内。治疗方案为每天2次给药,每次100mg,连续治疗7天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后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本专利技术氟苯尼考膜控缓释微丸与普通预混剂对猪肠炎的疗效对照表组别总头数治愈(头)有效(头)无效(头)有效率(% )本专利技术组252320100对照组25175388 由于动物口服膜控氟苯尼考后药物可以集中于猪肠道内释放并发挥疗效,因此, 避免了药物的通过胃肠道吸收分布到其它组织,因此,肠道局部的药物浓度较使用普通预 混剂要高,因此,对猪肠道感染的疗效也更好。 应用实例2及疗效判定 60例细菌感染型鸡,体重2-2. 5公斤,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膜控氟苯尼考缓释微 丸口服治疗,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相当于lOOmg氟苯尼考原粉的膜控氟苯尼考缓释微丸。对 照组所用的预混剂中每公斤饲料中含有100mg氟苯尼考原粉。两组的药物与饲料混合均 匀,治疗期间,每只鸡单独饲养,确保投入到饲料中的药物都能被摄取进入体内。治疗方案 为每天2次给药,每次2mg药物,预先拌入5g饲料中。连续治疗7天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 后的治疗结果见表2。 表2本专利技术氟苯尼考膜控缓释微丸与普通预混剂对鸡肠炎的疗效对照表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由于动物口服膜控氟苯尼考后药物可以集中于鸡肠道内释放并发挥疗效,因此, 避免了药物的通过胃肠道吸收分布到其它组织,因此,肠道局部的药物浓度较使用普通预 混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动物消化道感染的氟苯尼考缓释微丸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如下:按照重量比为0.1~10∶1的比例称取药用辅料和氟苯尼考原料,制成粒径尺度在0.5~3mm的微丸,所述微丸外面包裹一层高分子聚合物膜,膜中含有低分子水溶性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杏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