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799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壳体包括一金属基体,该金属基体上形成有若干凹槽组,该若干凹槽组交叉排布形成编织图纹,该若干凹槽组以蚀刻的方式形成。上述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制作一菲林,该菲林上形成有遮光区及透光区,该遮光区排布形成编织图纹;提供一金属基体,在该金属基体上涂覆感光材料;将所述菲林贴合于金属基体上,并使菲林曝光,使金属基体上对应于菲林透光区的感光材料发生光反应而凝固;揭掉菲林,清除金属基体上对应于菲林遮光区的感光材料;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蚀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具立体感编织图 纹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不仅注重其质量,对其外壳表面 的装饰效果也愈来愈关注。具有编织图纹的外壳因其外观新颖美观,深受消费者喜爱。现有 的在壳体上形成的编织图纹通常存在以下缺陷纹路无立体感,如以拉丝处理的方法形成 的编织图纹;或纹路虽有立体感,却与手机壳体的结合较困难且容易脱落,且编织图纹效果 不真实,如将金属丝线编织网结合于产品的外壳上而形成的编织图纹;或纹路虽有立体感, 然而该编织纹路显得杂乱,如以CNC小径刀具雕刻形成的编织图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观良好的具真实立体感编织图纹的壳体。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具真实立体感编织图纹的壳体的制作方法。一种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其包括一金属基体,该金属基体上形成有若干凹槽组,该 若干凹槽组交叉排布形成编织图纹,该若干凹槽组以蚀刻的方式形成。一种具编织图纹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设计制作一菲林,该菲林上形成有遮光区及透光区,该遮光区排布形成成编织图 纹;提供一金属基体,在该金属基体上涂覆感光材料;将所述菲林贴合于金属基体上,并使菲林曝光,使金属基体上对应于菲林透光区 的感光材料发生光反应而凝固;揭掉菲林,清除金属基体上对应于菲林遮光区的感光材料; 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蚀刻。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壳体通过蚀刻的方法形成编织图纹,该编织图纹纹路具 有较强的立体感,且纹路整齐、轮廓清晰,外观效果好,产品更具有吸引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具编织图纹的壳体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具编织图纹的壳体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在壳体上制作所述编织图纹的菲林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壳体10包括一金属基体11, 在该金属基体11上形成有若干凹槽组12,在金属基体11及若干凹槽组12上设置有装饰层13。金属基体11的材料可为铝、铝合金、钛、钛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若干凹槽组12设置为编织图纹状。该若干凹槽组12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组121及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凹槽组123,该若干第一凹槽组121与若干第二凹 槽组123于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交叉排布形成所述编织图纹。相邻第一凹槽组121及相邻第 二凹槽组123之间的间距均可为1-1. 4mm,优选为1. 2mm。所述若干第一凹槽组121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1211,每一第 一凹槽1211的宽度可为0. 15-0. 25mm,优选为0. 2mm,相邻第一凹槽1211的间距可为 0. 08-0. 15mm,优选为0. 1mm。所述若干第二凹槽组123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凹槽 1231,每一第二凹槽1231的宽度亦可为0. 15-0. 25mm,优选为0. 2mm,相邻第二凹槽1231的 间距亦可为0. 08-0. 15mm,优选为0. 1mm。所述每一第一凹槽1211及每一第二凹槽1231的 深度均可为0. 03-0. 05_,优选为0. 04_。该若干凹槽组12可由如下的方法制成请参阅图3所示,设计制作一菲林20,该菲林20上形成有若干组第一遮光区21、 垂直于该若干组第一遮光区21方向的若干组第二遮光区23及若干透光区25,该若干组第 一遮光区21、若干组第二遮光区23及若干透光区25交叉排布形成编织图纹。所述每一第 一遮光区21的宽度可设置为0. 15-0. 25mm,优选为0. 2mm,每相邻二第一遮光区21的间距 可设置为0. 08-0. 15mm,优选为0. 1mm,相邻两组第一遮光区21的间距可设置为1_1. 4mm,优 选为1. 2mm ;每一第二遮光区23的宽度亦可设置为0. 15-0. 25mm,优选为0. 2mm,每相邻二 第二遮光区23的间距亦可设置为0. 08-0. 15mm,优选为0. 1mm,相邻两组第二遮光区23的 间距亦可设置为1-1. 4mm,优选为1. 2mm。所述若干组第一遮光区21及若干组第二遮光区 23上涂覆有感光材料,如不透明感光胶;所述若干透光区25未涂覆有感光材料。在所述金属基体11的外观表面上涂覆感光油墨,所述感光油墨可在光的照射下 发生光反应而凝固并牢固地附着在金属基体11上,该感光后凝固的感光油墨可耐强酸。将所述菲林20贴合于金属基体11的外观表面,将一光束投射于菲林20上,使菲 林20曝光。此时菲林20的若干透光区25可供光束通过从而使金属基体11上相对应区域 的感光油墨感光,该感光油墨发生光反应而凝固并牢固地附着在金属基体11上。菲林20 的若干组第一遮光区21及若干组第二遮光区23不可供光束通过,金属基体11上对应于菲 林20的该区域的感光油墨未感光因而不会凝固。揭掉所述曝光后的菲林20,将金属基体11上未凝固的感光油墨清洗掉,使该区域裸露。对上述金属基体11的裸露区域进行化学蚀刻形成凹槽组12。该化学蚀刻的方法 可为喷涂蚀刻,如使含氯化铁的盐酸溶液的蚀刻液在约0. 25Mpa的压强下喷出,对金属基 体11进行蚀刻。所述蚀刻液的PH值为0. 8-1. 5,喷涂蚀刻的时间约为540S,蚀刻形成的凹 槽组12的深度为0. 03-0. 05mm。所述化学蚀刻的方法亦可为浸渍蚀刻,即将上述金属基体 11浸渍于含氯化铁的盐酸溶液的蚀刻液中浸渍一定时间,而在金属基体11的裸露区域形 成凹槽组12。凹槽组12形成后对金属基体11进行清洗,以除去附着在金属基体11上的蚀 刻液。清洗后再将金属基体11上凝固的感光油墨除掉。所述壳体10的若干第一凹槽组121及若干第二凹槽组123的排布相对应于菲林20的若干组第一遮光区21及若干组第二遮光区23的排布。装饰层13可为一油漆层或镀膜层,其以油漆喷涂或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形成于 金属基体11及若干凹槽组12上。所述装饰层13可为一种色彩,亦可为两种色彩,即相邻 的二第一凹槽组121分别设置不同色彩,相邻的二第二凹槽组123分别设置不同色彩,以增 强壳体10的编织图纹的纹理效果。可以理解的,壳体10上的编织图纹纹路不局限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情况, 该纹路可设计为任意呈图案状的交叉纹路。本专利技术壳体10上若干凹槽组12亦可通过激光蚀刻或喷砂蚀刻等方式形成。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壳体10,借以菲林20的遮蔽及蚀刻的方法,在其外观表面 上形成编织图纹状的若干凹槽组12,该编织纹路整齐、轮廓清晰,使壳体10呈现出良好的、 立体感的编织图纹外观,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权利要求一种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其包括一金属基体,该金属基体上形成有若干凹槽组,其特征在于该若干凹槽组交叉排布形成编织图纹,该若干凹槽组以蚀刻的方式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凹槽组包括若干平 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组及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凹槽组,该若干第一凹槽组与若干第 二凹槽组于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交叉排布形成所述编织图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凹槽组及相邻第二 凹槽组之间的间距均为1-1. 4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凹槽组及相邻第二 凹槽组之间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编织图纹的壳体,其包括一金属基体,该金属基体上形成有若干凹槽组,其特征在于:该若干凹槽组交叉排布形成编织图纹,该若干凹槽组以蚀刻的方式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王斌楚峰刘睿杨桂云林兆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