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300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包括拉深装置和冲斜面孔装置,冲斜面孔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斜冲结构、卸料结构和上弹性结构;斜冲结构位于卸料结构内,与卸料结构一起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上弹性结构位于上模内。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由于将冲斜面孔装置与拉深装置整合到一起形成了斜面侧冲类级进模,现有技术中利用单工序模具对盖产品冲斜面孔,很好的解决了靠人工在模具冲压范围内进行取、放工件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而且生产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保证及时供货;同时也使得人工成本更低,操作者也更加轻松;此外不再需要将零件毛坯在不同工位之间搬移,因而加工精度更高,质量稳定性也更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带有斜面孔盖产品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
技术介绍
级进模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模具,其最基本的原理是将原有多副模具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多工序自动化工作,具有效率高、加工质量更有保证等优点,是现阶段模具设计的一大发展方向。对于盖产品,现有技术中多在拉深后进行冲压来制造的。若是盖产品上还要有孔,特别是类似图1和图2中所示的盖产品,其具有:盖顶11、斜面12、盖身14和盖沿15,而且斜面12上还有垂直于斜面12的斜面孔13,目前大多采用单工序加工。即使有拉深与冲压复合的级进模,也绝对没有能够在斜面12上同时冲出斜面孔13的级进模。这就需要至少另外再开一套冲孔的单工序模,专门对斜面上的这三个孔进行冲压。但是,多增加一道工序,冲压成本将会增加很多;还因为单工序模具主要是靠人工在模具冲压范围内进行取、放工件操作,增加的单工序很不安全,全国每年都有很多冲掉手安全事故发生。而且单工序模的生产效率低,品质也不好完全保证。所以能够自动完成拉深、冲压、冲斜面孔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必将成为模具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面侧冲类级进模,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带有斜面孔的盖产品,需要采用多副模具单工序加工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在料带上拉深出具有斜面的盖产品毛坯的拉深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之后的冲斜面孔工位上的冲斜面孔装置,所述冲斜面孔装置用于在所述斜面上冲出垂直于斜面的斜面孔;所述冲斜面孔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斜冲结构、卸料结构和上弹性结构;所述斜冲结构用于在上模的驱动下,完成冲斜面孔的动作;所述卸料结构用于卸料及配合上弹性结构进行辅助压紧;所述斜冲结构位于卸料结构内,与卸料结构一起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上弹性结构位于上模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冲斜面孔装置与拉深装置整合到一起形成了斜面侧冲类级进模,现有技术中利用单工序模具对盖产品冲斜面孔,很好的解决了靠人工在模具冲压范围内进行取、放工件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而且生产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保证及时供货;同时也使得人工成本更低,操作者也更加轻松;此外不再需要将零件毛坯在不同工位之间搬移,因而加工精度更高,质量稳定性也更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盖产品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盖产品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斜面侧冲类级进模的排样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闭合时其斜面侧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打开时其斜面侧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在加工图1和图2所示的,带有斜面孔的盖产品时,将整个加工工艺流程分为了g1至g11共11个工位。其中,g1工位为冲导正孔及工艺切口工位;导正孔是为了后面的工位能够精确定位用的;而工艺切口是为后面的拉深工位作准备,即切除多余材料,保留拉深材料主体和载体,但是本工位只冲出一部分工艺切口。g2工位为冲工艺切口工位;用前面冲出的导正孔作为精确定位,冲出剩余的工艺切口。g3工位为空工位;设置空工位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因为模板太大会产生变形,要在这里进行分板。二是第一组模板的上模卸料板是活动的,而接下来的第二组模板的上模卸料板是不活动的,而下模卸料板却是活动的,这样在模具工作时会产生料带前后高低起浮过大而导致料带变形,所以有必要在这个位置设立一个空工步,以减少卸料板因高低起浮对料带产生的影响。g4工位为拉深工位,在本工位主要将料带通过拉深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具有盖产品大致形状盖产品毛坯。g5工位为整形工位,目的在于将拉深出来的盖产品毛坯,压成更加符合规定要求的形状和尺寸。g6工位为空工位,设置该空工位的目的同g3工位。g7工位为冲正面孔工位:目的在于在盖产品的盖顶11上冲出三个和一个的通孔,这与一般级进模的冲孔工位没有区别,本文不再详述。g8工位为冲斜面孔工位,即在与水平面成30角的圆锥面上冲出三个的斜面孔13,这是本斜面侧冲类级进模的关键所在,本文后面将详细叙述这一部分。g9工位为预切断工位,这个工位相当于落料,整个盖产品基本上与作为载体的料带分离,但又不完全分离,一般来说对于1mm厚的料带,还保留0.05~0.10mm不切断,从而保证盖产品仍连接在载体上,并能被安全带到下一个工位,另外所切的外形尺寸要符合后序翻边直径与高度尺寸的展开要求。g10工位为翻边工位,将盖产品毛坯的边缘通过模具进行翻边,具体而言是压出一定上翻的形状。g11工位为切断工位,就是将盖产品从料带上完全切断。具体而言,翻边后盖产品会被套在载体的大圆孔中,通过载体向前送一步,盖产品就会自动滑出模具体外,落在输送带上流入周转盒中,同时切断无用的带料载体。通过以上各工位就完成了整个盖产品的连续冲压成形。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相应的对应图3中的各个非空工位,从左至右(按照进料方向从前至后)包括如下部分:g1工位上的冲导正孔及工艺切口装置、g2工位上的冲工艺切口装置、g4工位上的拉深装置、g5工位上的整形装置、g7工位上的冲正面孔装置、g8工位上的冲斜面孔装置、g9工位上的预切断装置、g10工位上的翻边装置和g11工位上的切断装置,各装置分别顺序完成各个工位的相应动作。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中,除了前述g8工位上的冲斜面孔装置之外,其余均为常规设计,本文在此不再详述。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点,除了前述对整个加工工艺中各工位的排列之外,还在于对g8工位上的冲斜面孔装置的设计,下面主要结合图4、图5对冲斜面孔装置进行说明。由图4和图5可见,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冲斜面孔装置包括:上模80、下模81、斜冲结构82、下弹性结构83、卸料结构84和上弹性结构85。所述斜冲结构82主要位于卸料结构84内,与卸料结构84一起设置在上模80和下模81之间。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模80为动模,斜冲结构82用于在上模80的驱动下,完成冲斜面孔13的动作。卸料结构84用于卸料及辅助压紧。下弹性结构83和上弹性结构85用于配合卸料结构84,起到帮助卸料及辅助压紧的作用。其中下弹性结构83位于下模81内,上弹性结构85位于上模80内。所述上模80包括:上模座801、上垫板802和上模固定板803;三者紧贴固定连接构成上模80,且上垫板802被夹在上模座801和上模固定板803之间,其中位于最下方的上垫板802选用硬度较高的材料制成。此种结构主要为了简化上模80的结构,以降低上模80的加工难度。所述下模81包括:下模座811、下垫板812、凹模固定板813和凹模814。其中下模座811、下垫板812、凹模固定板813三者紧贴固定连接,且下垫板812位于下模座811的上方,并且在凹模固定板813的下方。凹模814固定在凹模固定板813内,且向上凸出于凹模固定板813的上表面。此种结构主要为了方便凹模814的维修和更换,以及提高凹模814下面的支撑强度。所述斜冲结构82包括:滑块821、凸模套82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在料带上拉深出具有斜面的盖产品毛坯的拉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侧冲类级进模还包括冲斜面孔装置,所述冲斜面孔装置设置在拉深工位之后的冲斜面孔工位上,其用于在所述斜面上冲出垂直于斜面的斜面孔;所述冲斜面孔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斜冲结构、卸料结构和上弹性结构;所述斜冲结构用于在上模的驱动下,完成冲斜面孔的动作;所述卸料结构用于卸料及配合上弹性结构进行辅助压紧;所述斜冲结构位于卸料结构内,与卸料结构一起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上弹性结构位于上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在料带上拉深出具有斜面的盖产品毛坯的拉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侧冲类级进模还包括冲斜面孔装置,所述冲斜面孔装置设置在拉深工位之后的冲斜面孔工位上,其用于在所述斜面上冲出垂直于斜面的斜面孔;所述冲斜面孔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斜冲结构、卸料结构和上弹性结构;所述斜冲结构用于在上模的驱动下,完成冲斜面孔的动作;所述卸料结构用于卸料及配合上弹性结构进行辅助压紧;所述斜冲结构位于卸料结构内,与卸料结构一起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上弹性结构位于上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冲结构包括:滑块、凸模套和凸模;所述凸模固定在凸模套中,通过凸模套设置在卸料结构中;所述滑块固定在上模中,且滑块上设置有一个斜的T形滑槽;所述凸模套的一端与T形滑槽相适配,将滑块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凸模的垂直于所述斜面的斜冲运动,从而在斜面上冲出斜面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斜面孔装置还包括下弹性结构;所述下模中设置有容纳下弹性结构的容纳孔;所述下弹性结构即设置在所述的容纳孔内,且下弹性结构的下端弹性作用于下模,上端则弹性作用于料带,其用于在模具打开初期为所述斜冲结构从冲出的斜面孔中拔出提供动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性结构有多套,每套下弹性结构包括:下卸料顶杆、下卸料弹簧和下弹簧盖;所述下卸料弹簧的上端通过所述下卸料顶杆弹性作用于料带的下表面;所述下卸料弹簧的下端则弹性作用于下弹簧盖的上表面,而下弹簧盖与下模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面侧冲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丁石勇王成正
申请(专利权)人:昌辉上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