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孔盖类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960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孔盖类级进模,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对料带进行拉深的拉深装置,还包括侧冲装置;所述的拉深装置有两套以上,分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进行拉深;所述侧冲装置设置在拉深装置之后的侧冲工位上,用于在料带拉深出盖类零件毛坯的的侧壁上侧冲出侧孔。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侧孔盖类级进模,由于将拉深模与侧冲模组合在一起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级进模,相比现有采用多模具单工序的加工方式,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及时供货;同时使得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操作者也更加轻松。此外还避免了工件毛坯在不同工位之间搬移带来的精度误差,因此加工精度更高,质量稳定性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侧孔盖类级进模
技术介绍
级进模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模具,其最基本的原理是将原有多副模具组合在一 起,从而实现多工序自动化工作,具有效率高、加工质量更有保证等优点,是现阶段模具设 计的一大发展方向。侧孔盖类零件的加工不但需要进行深度拉深,还需要冲侧孔,工艺比较 复杂,目前一般采用多副模具单工序加工的方式进行,因而加工效率低,而且质量无法很好 的保证。比如图1至3所示所示的充气盖。充气盖是高档车系安全气囊控制的核心关键零 部件,其制作材料一般采用厚度为2mm的SPCC冷轧钢板,零件的高度为22. 37±0. 13mm,大 圆柱ll直径为小21. 13±0. 13mm,小圆柱12直径为小18±0. 13mm,小圆柱12的圆周均匀 排布12个细长孔13。细长孔13的宽度为1. 15mm,长度为6.6mm,径向中心距为4.4mm,可 见该件的结构复杂性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现有级进模通常适用于生产冲栽件、弯曲成 形件和浅拉深件。对于像充气盖这样的深拉深件,若要用级进模带料连续深拉深则存在较 大困难。因此目前类似于充气盖的侧孔盖类零件均采用多幅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侧孔盖类级进模,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对料带进行拉深的拉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深装置有两套以上,分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进行拉深;所述侧孔盖类级进模还包括侧冲装置,所述侧冲装置设置在拉深装置之后的侧冲工位上,用于在料带拉深出的盖类零件毛坯的侧壁上侧冲出侧孔。

【技术特征摘要】
侧孔盖类级进模,包括设置在拉深工位对料带进行拉深的拉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深装置有两套以上,分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进行拉深;所述侧孔盖类级进模还包括侧冲装置,所述侧冲装置设置在拉深装置之后的侧冲工位上,用于在料带拉深出的盖类零件毛坯的侧壁上侧冲出侧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孔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冲装置包括上模、下 模、弹性结构、侧冲结构和卸料结构;所述侧冲结构和卸料结构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侧 冲结构用于冲侧孔;所述弹性结构位于上模内,作用于卸料结构和上模之间,用于配合卸料 结构压紧料带及卸料。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孔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冲结构包括凹模、限 位块和侧冲单元;所述凹模固定在下模上,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卸料结构上,且围绕在凹模四 周,用于与凹模一起对料带定位;所述侧冲单元有四套,围绕凹模正交对称设置,且由限位 块提供定位。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孔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冲单元包括侧冲凸 模、滑块、斜楔和连接螺钉;所述侧冲凸模固定在滑块上,所述滑块设置在卸料结构中,并可 相对卸料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往复直线滑动;所述斜楔通过连接螺钉与上模固定连接,随上 模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并以斜楔的斜面驱动所述滑块在水平方向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完成 侧冲的动作。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孔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结构包括卸料板、 卸料盖板、卸料板连接螺钉、等高柱、内限位柱、卸料弹簧、卸料顶杆、内导柱和推件器;所述 卸料板和位于其上方的卸料盖板固定连接,并一起通过所述卸料板连接螺钉与所述等高柱 的下端固定连接,等高柱设置在上模内,其上端面与弹性结构弹力作用,等高柱可相对上模 在一定范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丁石勇王正成
申请(专利权)人:昌辉上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