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置式联动拉杆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737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置式联动拉杆转向机构。它包括车架上设置的转向机和转向随动器,转向机的摇臂轴与第一转向垂臂连接,转向随动器的摇臂轴与第二转向垂臂连接,第一转向垂臂与第二转向垂臂之间的铰接连接联动拉杆,联动拉杆位于车架上端面之下。避免了转向垂臂必与驾驶室地板严重干涉的问题,从而在长头重型自卸车中实现布置大马力发动机,进而可以实现8×4长头重型自卸车的生产,弥补现有产品系列的不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转向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长头自卸 车的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长头工程自卸车(驾驶室车头处具有两个转向 桥)由于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和可靠性好等特点,市场前 景非常看好,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因发动机仓小,大马 力发动机放置困难、驾驶室限制转向系统布置、驾驶室与第二转向前桥干涉等原因,国内 一直没有生产出8x4长头重型 自卸车。其原因是联动拉杆采用上置式的布置结构,因此出现转向^/L构》文置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布置下置式联动拉杆转向机构,进而生产8x4长头重型自卸车,以弥补现有长 头工程自卸车中没有8 x 4长头重型自卸车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下置式联动拉杆转向机构。 它包括车架上设置的转向机和转向随动器,转向机的摇臂轴 与第 一转向垂臂连接,转向随动器的摇臂轴与第二转向垂臂连接,第 一 转向垂臂与第二转向垂臂之间的铰接连接联动拉 杆,联动拉杆位于车架上端面之下。传统的转向系统设计是将转向联动拉杆(连接第一、二 转向桥)放置在转向垂臂上端(见附图1 ),这样转向垂臂必 将与驾驶室地板严重干涉,对汽车转向将产生严重影响。本 技术将转向联动拉杆放置于车架上端面之下,避免了转 向垂臂与驾驶室地板严重干涉的问题,从而在长头重型自卸车中实现前双轴转向的转向机构,进而可以实现8x4长头重 型自卸车的生产,弥补现有产品系列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传统的转向系统中的转向联动拉杆的连接结构。图2本技术下置式联动拉杆转向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用于对本权利要求的解释,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不限于下列结构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权利 要求1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提示性和指示性所作的不同于本实 施例的结构均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长头工程自卸车对于转向结构进行改造如图2所 示,车架1上设置的转向机2和转向随动器3,转向机2的 摇臂轴与第一转向垂臂4的上摇臂轴孔5连接,转向随动器 3的摇臂轴与第二转向垂臂6的上摇臂轴孔7连接,第一转 向垂臂4中间的转向直拉杆孔8与第二转向垂臂6中间的转 向直拉杆孔9之间的铰接连接联动拉杆10。该连4妾结构突石皮 了传统转向垂臂中间为摇臂轴孔,转向垂臂中间的摇臂轴孔 上下为转向直拉杆孔的连接结构,从而实现联动拉杆10在两 个转向桥之间的下置式,即联动拉杆10在车架1上端面13 之下,避免转向垂臂必与驾驶室地板严重干涉的问题。进而 可以实现8 x 4长头重型自卸车的生产,弥补现有产品系列的 不足。图1中11-前转向垂臂12-后转向垂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置式联动拉杆转向机构,它包括车架上设置的转向机和转向随动器,其特征在于转向机的摇臂轴与第一转向垂臂连接,转向随动器的摇臂轴与第二转向垂臂连接,第一转向垂臂与第二转向垂臂之间的铰接连接联动拉杆,联动拉杆位于车架上端面之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置式联动拉杆转向机构,它包括车架上设置的转向机和转向随动器,其特征在于转向机的摇臂轴与第一转向垂臂连接,转向随动器的摇臂轴与第二转向垂臂连接,第一转向垂臂与第二转向垂臂之间的铰接连接联动拉杆,联动拉杆位于车架上端面之下。2、 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才郑睿葛军余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