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39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所述反渗透端头设置在膜壳内并与一堵头连接,所述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与所述膜壳匹配的主体以及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向所述膜壳内弯折形成,所述止挡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堵头匹配的开口,所述主体包覆在所述膜壳外侧,所述止挡部套在所述反渗透端头上并抵顶所述堵头。所述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可阻止反渗透端头沿所述膜壳内壁滑动,防止反渗透系统发生泄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技术背景反渗透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所述 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以及耗电低等优点,因此 其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目前,在电力、电子、化工、轻工、煤炭、环保、医药以及食 品等行业的水处理过程中,均会应用到反渗透系统。所述反渗透系统也称为反渗透装置,其 包括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壳和反渗透端头,例如,可采用陶氏公司生产的反渗透膜,以及美 国滨特尔公司生产的Codeline反渗透膜壳。具体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的反渗透端头的示意图,所述反渗透端头110设置在膜 壳120内,所述膜壳120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玻璃钢,所述反渗透端头110包括中空管111以 及套在中空管111上的端盖112,所述端盖112与中空管111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端盖112 的径向由密封圈140与膜壳120的内壁密封,堵头130与中空管111通过螺纹连接,膜壳 120上设置有进水口 121。所述堵头130用以密封中空管111,所述反渗透端头110用以密 封膜壳120,反渗透端头110的工作性能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反渗透系统的性能。目前,通常利用高压泵提供反渗透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压力,以将含离子的浓水浓 缩,浓缩后的含离子的浓水可通过进水口 121进入到所述膜壳120内,在压力差的作用下, 浓水中的杂质离子或细菌等被反渗透膜截留,因此透过所述反渗透膜的水即为纯净水。然而,当所述反渗透系统出现背压时,反渗透端头110将沿着膜壳120内壁(图1 中箭头所示方向)滑动,使得反渗透端头110被吸入到膜壳120内部,这将导致密封圈140 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反渗透端头110损坏,使得反渗透端头110无法起到密封的作用, 进而导致反渗透系统发生泄漏,给工艺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以解决在反渗透系统出现背压时,反 渗透端头沿膜壳内壁滑动,导致反渗透系统发生泄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所述反渗透端 头设置在膜壳内并与一堵头连接,所述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的防护 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与所述膜壳匹配的主体以及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向 所述膜壳内弯折形成,所述止挡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堵头匹配的开口,所述主体包覆在所述 膜壳外侧,所述止挡部套在所述反渗透端头上并抵顶所述堵头。可选的,所述反渗透端头包括中空管以及套在所述中空管上的端盖,所述开口的 尺寸大于所述中空管的半径。可选的,所述堵头与所述中空管螺纹连接,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堵头的半径。可选的,所述防护壳的材质是塑料。可选的,所述主体为半圆柱形。可选的,其中一个防护壳的主体的边沿设置有凹槽,另一个防护壳的主体对应所述凹槽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互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 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与所述膜壳匹配的主体以及止挡部,所述主体包覆在所述膜壳 外侧,所述止挡部套在所述反渗透端头上并抵顶所述堵头,当反渗透系统出现背压时,所述 止挡部可抵住堵头,防止所述堵头活动,阻止与所述堵头连接的反渗透端头沿所述膜壳内 壁滑动,防止反渗透系统发生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反渗透端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 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实用 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 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 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 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 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 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 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 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所述反渗透端头保 护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与所述膜壳匹配的主体以及止挡 部,所述主体包覆在所述膜壳外侧,所述止挡部套在所述反渗透端头上并抵顶所述堵头,在 反渗透系统出现背压时,所述止挡部可抵住所述堵头,阻止与所述堵头连接的反渗透端头 沿所述膜壳内壁滑动,防止反渗透系统发生泄漏。请参考图2,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如 图2所示,反渗透端头210设置在膜壳220内,所述反渗透端头210与堵头230连接,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提供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的防护壳300,所述防护壳300 包括与膜壳220匹配的主体310以及止挡部320,所述止挡部320由主体310的一端向膜壳 220内部弯折形成,所述止挡部320上开设有与堵头230匹配的开口,所述主体310包覆在 膜壳220外侧,所述止挡部320套在反渗透端头210上并抵顶所述堵头230。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端头210包括中空管211以及套 在中空管211上的端盖212,所述端盖212与所述中空管211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端盖212的径向由密封圈240与膜壳220的内壁密封,所述开口为弧形,所述开口的尺寸略大于中空 管211的半径,以使防护壳300可恰好套在中空管211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管2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 堵头230与中空管2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堵头230用以密封中空管211。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 例中,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堵头230的半径,当防 护壳300套在中空管211上后,所述防护壳300的止挡部320可抵顶堵头230。在反渗透 系统出现背压时,止挡部320可防止堵头230活动,进而确保在反渗透系统存在背压的情况 下,反渗透端头210不会沿膜壳220内壁滑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300的材质是塑料。然而应当认 识到,所述防护壳300也可以由其它硬度较大的材质制成,例如,不锈钢或玻璃钢,以确保 在背压较大的情况下,防护壳300仍可牢牢地固定住反渗透端头210。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体310为半圆柱形,所述止挡部320是 由主体310的一端向膜壳220内弯折形成的。然而应当认识到,所述主体310也可以是与 膜壳220匹配的其它的形状,只要确保所述主体310包覆在膜壳220外侧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两个防护壳300中,其中一个防护壳 300的主体310的边沿设置有凹槽,另一个防护壳300的主体310对应所述凹槽处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所述反渗透端头设置在膜壳内并与一堵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与所述膜壳匹配的主体以及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向所述膜壳内弯折形成,所述止挡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堵头匹配的开口,所述主体包覆在所述膜壳外侧,所述止挡部套在所述反渗透端头上并抵顶所述堵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所述反渗透端头设置在膜壳内并与一堵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与所述膜壳匹配的主体以及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由所述主体的一端向所述膜壳内弯折形成,所述止挡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堵头匹配的开口,所述主体包覆在所述膜壳外侧,所述止挡部套在所述反渗透端头上并抵顶所述堵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端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端头包括中空 管以及套在所述中空管上的端盖,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