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4638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装置、回热器、热源和透平,所述升压装置的出口与回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透平的出口与回热器的热侧入口连接,所述回热器的热侧出口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与升压装置的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循环整体压力、循环设备重量和建造成本。提高了循环增压比和增温比,在具有较低环境温度的应用环境中,增加了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循环发电,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1、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系统简单紧凑,易于模块化,在中等温度下(550~650℃)即可达到较高效率,同时由于密度较大,可减小涡轮机械设备体积,使系统紧凑。由于以上特点,其在核能、太阳能、余热回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一般运行于超临界状态,低温低压下的工质首先进入压缩机进行绝热压缩,然后依次进入回热器、热源等压升温,进入透平绝热膨胀做功,做功后的工质进入回热器和冷却器等压冷却,并最终进入压缩机绝热升压完成闭式循环。二氧化碳临界点为(7.38mpa,31℃),常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压缩机入口参数常设置于略大于临界点参数处的超临界状态类液区,相比氦气等类理想气体布雷顿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降低了压缩机功耗,减小了涡轮旋转机械体积,提高了循环效率。

2、在具有低温冷源应用环境中(≤20℃),由于二氧化碳临界压力较高,循环整体处于高压状态,使循环设备投资成本较高,同时受限于临界温度,循环最低温度无法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装置、回热器(4)、热源(2)和透平(3),所述升压装置的出口与回热器(4)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透平(3)的出口与回热器(4)的热侧入口连接,所述回热器(4)的热侧出口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与升压装置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装置入口的工质压力范围设置为4MPa~7MPa,温度范围设置为4℃~30℃,升压装置出口工质压力范围设置为13MPa~22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冷源环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装置、回热器(4)、热源(2)和透平(3),所述升压装置的出口与回热器(4)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透平(3)的出口与回热器(4)的热侧入口连接,所述回热器(4)的热侧出口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与升压装置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装置入口的工质压力范围设置为4mpa~7mpa,温度范围设置为4℃~30℃,升压装置出口工质压力范围设置为13mpa~22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源(2)出口的工质温度范围设置为300℃~7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冷源环境下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出口工质压力范围设置为4mpa~7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典乐黄彦平周源刘旻昀殷凯凯吴睿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