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及船用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455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及船用动力装置,包括储油箱、滑油泵、开式储能罐和运动部件;储油箱的第一出口通过滑油泵与开式储能罐的第一进口连通,储油箱的第二出口与开式储能罐的第二进口连通;开式储能罐的第一出口与运动部件的进油口连通,运动部件的出油口与储油箱的第一进口连通;当滑油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储油箱中的滑油通过滑油泵流入开式储能箱中,开式储能箱内的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向运动部件;当滑油泵处于故障状态时,通过开式储能罐与储油箱之间滑油液位差产生的驱动力以对运动部件进行滑油供给,能解决现有船用动力装置中滑油储能罐运行压力高、长期运行存在破损泄露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动力,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及船用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船舶动力装置正常运行期间,系统中存在高速转动或者滑动的运动部件,如轴承、齿轮、传动轴等。船舶中的滑油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系统中各运动部件提供足量的润滑油,使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干摩擦转变为液体润滑下摩擦,大大减轻运动部件的磨损,同时也能冷却运动部件摩擦产生的热量,确保系统中运动部件的安全运行。因此滑油系统对船舶的稳定航行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滑油系统正常运行期间依靠滑油泵驱动滑油流过运动部件。当滑油泵发生故障失效后,导致流经运动部件的滑油急剧减小,使转动部件与固定支持部件之间发生干摩擦,使运动部件急速磨损并发热至咬死烧结,从而对运动部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2、为解决以上问题,滑油系统通常在滑油泵出口设置有滑油储能罐,在滑油泵发生故障失效后,依靠滑油储能罐中存储的压缩空气驱动滑油流过运动部件,保证运动部件的安全运行。然而在滑油系统正常运行期间,滑油储能罐中压缩空气压力较大,对滑油储能罐的材料强度有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长期高压运行条件下,滑油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箱、滑油泵、开式储能罐和运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滑油泵与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一进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多个连通管,所述储油箱的第一出口与所述滑油泵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滑油泵与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一进口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储油箱的第二出口与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二进口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连接,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一出口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箱、滑油泵、开式储能罐和运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滑油泵与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一进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多个连通管,所述储油箱的第一出口与所述滑油泵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滑油泵与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一进口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储油箱的第二出口与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二进口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连接,所述开式储能罐的第一出口与所述运动部件的进油口之间通过第四连通管连接,所述运动部件的出油口与所述储油箱的第一进口之间通过第五连通管连接;其中,所述止回阀位于所述第二连通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动力装置的重力驱动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的第二进口通过第六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连接,且所述第六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止回阀与所述滑油泵之间,所述第六连通管上设有旁通阀,以控制所述第六连通管的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动力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功庆李少丹陈列代路赵振兴柯志武吴牧云郑召利刘子平宋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