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久斌专利>正文

核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13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核动机,采用全新的核反应方法,利用圆周运动,利用流体运动,利用涡流场,利用旋转加速,使原子产生核反应,利用圆周运动使核能直接利用。实现同时利用核反应,生成新元素、黄金等稀有元素、新材料,彻底解决能源、资源问题,提供永远免费的能源,带来产业革命、带来能源革命、资源革命。核动机,包括壳体、点火系、启动系和燃料系,壳体上安装飞轮轴,飞轮轴上安装飞轮,飞轮上设置气体混合室,气体混合室中部开设进气孔,飞轮外周安装气缸,气体混合室外周开设出气口,气缸靠近飞轮轴端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气缸内安装点火器,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半径间夹角为Φ1。(*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核动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核反应方法存在无法人为控制利用核聚变反应,只能利用核聚变反应作为 毁灭性武器,利用核聚变能简直成为一种梦想,其它的一些方法理论上似乎可行,f旦实际应用中都未能实现。核裂变反应也存在核燃料只能用重元素,Mf污染严重,核 废料难以处理,核安全问题解决难度大,核设施复杂,造价太高,技术复杂,核原料 紧缺,原料成本太高,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太高,生产成本太高。总之现有技术对核 反应的认识和实现核反应以及利用核反应都刚刚起步,对原子的结构认识也不够全 面,对核反应的认识不够全面。现有的核反应堆都是核裂变反应堆,只能用重元素, 放射污染严重,核废料难以处理,核安全问题解决难度大,核设施复杂,造价高,技 术复杂,核原料紧缺,原料成本太高,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太高,生产成本太高。核 聚变反应装置还处于试验阶段,能否试验成功还未知,根据本人最新原子理论,永远 无法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动机,它采用全新的核反应方法,方法简单, 用它可以实现各种核反应。使用安全,没有任何的核污染,可以使用任意一种元素作 为核燃料,可以直接用空气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核动机,包括壳体(23)、点火系、启动系和燃料系,其特征在于:壳体(23)上安装飞轮轴(3),飞轮轴(3)上安装飞轮(15),飞轮(15)上设置气体混合室(4),气体混合室(4)中部开设进气孔(2),飞轮(15)外周安装气缸,气体混合室(4)外周开设出气口,气缸靠近飞轮轴端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气缸内安装点火器(10),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间夹角为Φ1。

【技术特征摘要】
1、核动机,包括壳体(23)、点火系、启动系和燃料系,其特征在于壳体(23)上安装飞轮轴(3),飞轮轴(3)上安装飞轮(15),飞轮(15)上设置气体混合室(4),气体混合室(4)中部开设进气孔(2),飞轮(15)外周安装气缸,气体混合室(4)外周开设出气口,气缸靠近飞轮轴端开设进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气缸内安装点火器(10),气缸喷气方向与飞轮(15)半径间夹角为Φ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动机,其特征在于进气口内设有进气通道(18), 进气通道(18) —端开口与飞轮(15)的旋转方向相同,进气通道(18)另 一端沿气缸内腔横截面切线方向开口朝向燃烧室(1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动机,其特征在于气缸内设置燃烧室(11) 和喷气室(12),燃烧室(11)出气部位横截面面积小于燃烧室(11)最大 横截面面积,喷气室(12)内腔向飞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久斌
申请(专利权)人:陈久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