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781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能适应油管直径变化的多通道检测环,所述油管进入所述多通道检测环以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管检测装置能自动适应油管外径的变化,保证检测的完整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油管检测装置,其主要用于油管的检测车间,能满足油 管的大批量快速检测的要求,为油管的分级判废提供设备保障。
技术介绍
检测装置是油田油管自动检测线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用于对油田生产所需的大批 量油管进行检测,提供反映油管服役状况的数据,以实现油管的分级判废。传统的油管检测装置为油管漏磁检测装置。油管漏磁检测装置在工作时,不能够 自动适应由油管管体到接箍外径的变化,其需要避让油管接箍,或是在油管检测之前须先 行卸下接箍,另外,油管漏磁检测装置无法实现对油管螺纹的检测。油管漏磁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需避让接箍,使油管接箍得不到检测,则不能保证 检测的完整性,同时也增加了检测需要的时间,降低了检测效率;而如果提前卸下油管接 箍,则容易将污染物或是杂质带入接箍中,给油管螺纹带来损伤。此外,油管漏磁检测装置 在检测过程中,传感器探头与油管直接接触,磨损严重,需要及时地更换探头,如此也会降 低检测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油管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管检测装置,其能自动适应油管外径的变化,保 证检测的完整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管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能适应油管直 径变化的多通道检测环,所述油管进入所述多通道检测环以进行检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多通道检测环包括支架环和多个四连杆式传感器 架,所述支架环的内部周向上,多个四连杆式传感器架呈等角度分布,且多个四连杆式传感 器架的内侧端共同形成一个供所述油管通过的孔;每个四连杆式传感器架上靠近油管的一 侧设置有传感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四连杆式传感器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外侧面连接在所述支架环上;两个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外端通过上铰链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的内侧面, 所述上铰链与连杆之间还安装有扭簧;传感器盒,所述传感器盒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杆的内端之间,所述传感器盒与所述 连杆通过下铰链连接,所述传感器盒内设置有传感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盒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位置相对 于所述传感器盒的下表面更靠近于所述支架环的内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封堵,所述封堵上具有一个贯通孔,所述四连杆式传感器架位于两封堵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通道检测环通过水平位置调节组件能进行水平位置的调节,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与多通道检测环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导 向槽,一个以上的滑动件分别嵌设在所述导向槽内,并能沿着导向槽位移;每个所述滑动件 的顶部呈弧形,用于供所述多通道检测环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方连接着滑动板,所 述滑动块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并可位移地嵌设在导向槽内,所述滑动板的上方连接着月 牙板,所述月牙板的顶部呈弧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座在其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定位件, 以使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定位件处定位;所述定位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微调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和调节板,所述垂直位置调 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三个以上的导杆,所述调节螺杆和导杆均连接在底板和调节板之 间;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调节板的中央,所述导杆均勻地分布在调节板的四周;旋转所 述调节螺杆,能使所述底板沿着所述导杆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多通道检测环进行垂直位 置的调节。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的特点和优点是1、在检测过程中,可伸缩的四连杆传感器架通过扭簧的柔性调节可以使得滚轮紧 贴在油管外壁,使得传感器与油管外壁的距离恒定,同时扭簧的柔性保证了检测的平稳性, 确保数据检测的准确性。2、这种可伸缩的四连杆结构,可以自动适应检测过程中油管外径变化,并且可以 实现油管管体、接箍和螺纹的全面的检测,保证了油管检测完备性。3、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盒内,从而避免了传感器与油管管壁直接接触,消除了传 感器的磨损,降低检测成本。4、这种自适应检测装置提高了检测的效率,降低了油管传输过程的波动,确保了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油管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油管检测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油管检测装置的四连杆式传感器架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油管检测装置的多通道检测环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油管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 有一个以上的能适应油管直径变化的多通道检测环2,所述油管3进入多通道检测环,进行 油管检测。其中,多通道检测环可根据所需检测的油管的外径来选择合适数量的通道,在此 处,具有两个多通道检测环2,分别为八通道检测环和十二通道检测环,如此能满足油田常 规油管检测的需求。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通道检测环2能适应油管的直径变化(包括不同规格的 油管外径的不一致,和同一油管管体与接箍部分外径的不同),从而能保证检测的完整性, 即在一次检测中,既可使油管接箍、螺纹和管体进行全面检测,降低油管在传输过程中的波 动,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多通道检测环2包括支架环21和多个四连 杆式传感器架22,在支架环21的内部周向上,多个四连杆式传感器架22呈等角度分布,且 多个传感器架22的内侧端共同形成一个供油管3通过的孔23,如图2所示;每个四连杆式 传感器架22上靠近油管3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具体是,配合图3所示,每个四连杆式传感器架22包括支架221,两个连杆222和 传感器盒223。支架221的外侧面连接在支架环21上,其中,支架221可固定在支架环21 上,也可与支架环21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每个连杆222的外端通过上铰链224可转动地连 接在支架221的内侧面,上铰链224与连杆222之间还安装有扭簧225。传感器盒223连接 于两个连杆222的内端之间,所述传感器盒223的两端与连杆222分别通过下铰链226连 接,如此可使得传感器盒223能随着连杆222绕铰链224的旋转而进行移动,随着传感器盒 223的移动,多个传感器架22的内侧端形成的孔23的直径可变大或变小,以适应油管的直 径变化。传感器盒223内设置有传感器,使得传感器与油管3不需要进行直接接触。所述传感器盒223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轮227,所述滚轮227的位置相对于传感器 盒223的下表面可稍微更靠近于支架环21的内侧,以使油管3进入传感器架22时先接触 滚轮227。所述支架环21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管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能适应油管直径变化的多通道检测环,所述油管进入所述多通道检测环以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建春张来斌温东郑文培左卫东孙秉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