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521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包括一盖体与至少一接脚导线,其中盖体与接脚导线上分别有对应的锯齿结构,且其锯齿结构的尖锐端相邻,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来提升连接器中每个接脚的静电放电防护能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 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连接器形式有很多种,例如通用串行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简称USB)、 RS232等作为周边设备之间的连接接口,以及作为电路桥接用途 的连接器,例如FPC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等。由于这些连接器 多是属于线路距离长或直接裸露于机器之外,因此容易产生静电放电 (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事件,而静电放电事件常是导致集成电路损 坏的主要原因。现行对于连接器端的ESD防护方式多采用外部元件来进行防护,也就是在 连接器的接脚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上的连接线路上加 入ESD防护元件,但在连接器本身却无法提供ESD防护的效果。虽然在PCB 上设置ESD防护元件可以达到静电放电防护效果,然而其设置成本过高,尤其 对于多接脚数的连接器而言,更需因此付出相当多的元件成本,且ESD防护元 件也会浪费PCB的布局空间。此外,PCB上所设置的ESD防护元件也有可能影响信号线路上的电气特 性,尤其是在高频信号的传输上,特别容易受到线路布局与其ESD防护元件的 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利用尖端放电的原 理,在壳体与接脚导线上设置相邻的锯齿结构以增加连接器的静电放电防护能 力,借此减少静电放电防护元件的使用数目与成本,同时减少其所需的布局空间。承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包括一盖 体与至少一接脚导线,其中上述盖体具有至少一第一锯齿结构,上述第一锯齿 结构包括一第一尖锐端;上述接脚导线具有一第二锯齿结构,上述第二锯齿结 构包括一第二尖锐端。其中,上述第一锯齿结构对应于上述接脚导线,且上述 第一锯齿结构的上述第一尖锐端邻近于相对应的上述第二锯齿结构的上述第 二尖锐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更包括一壳体,上述壳体与上述盖 体为一体成型或相互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盖体是位于上述壳体的一开口端。 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其中上述壳体覆盖在上述盖体之上。 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具有四个上述接脚导线。 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盖体具有一顶壁、 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 壁,其中上述顶壁、上述第一侧壁与上述第二侧壁形成一容纳部,上述接脚导 线是设置于上述容纳部之中,且上述第一锯齿结构是连接于上述顶壁。 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盖体是连接于一接地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其中上述第二锯齿结构是与上述接脚导线一体 成型。本技术因在连接器内部设置可提高静电放电防护能力的锯齿结构,因 此当静电放电发生时,连接器可将静电流引导至具有锯齿结构的盖体或外壳 上,避免静电流进入内部电路而损伤芯片。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的部 分结构图。图2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在连接器的外壳与接脚导线上设置尖锐端 相邻的锯齿结构,借此引导静电荷在该处进行放电,或是将静电流引导至外壳 上,避免静电流进入内部电路而造成芯片或电路损伤。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的部 分结构图,如图1所示,连接器内包括盖体110与四个接脚导线120,盖体110包括四个锯齿结构112,分别对应于四个接脚导线120,每个接脚导线120皆 具有锯齿结构122,且锯齿结构122的尖锐端122a与锯齿结构112的尖锐端112a 相邻。锯齿结构122与接脚导线120则例如为一体成型,而锯齿结构112与盖 体IIO也例如是一体成型。接脚导线120的数目则依照连接器的种类而定,以USB连接器为例,则 为四个接脚导线,其分别对应于四个接脚,而所谓接脚导线120,即是用来连 接连接器中的接脚的导线。盖体IIO主要由顶壁115、侧壁116以及117所组 成,在接脚导线120的上方与侧边形成一n型结构的盖体。接脚导线122是设 置于顶壁115、侧壁116以及117所形成的一容纳部119中。锯齿结构112则 连接于顶壁116之上(锯齿结构112与顶壁116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其尖锐端 112a则向接脚导线120的方向延伸,并与锯齿结构122的相邻。值得注意的是, 尖锐端112a与尖锐端122a之间的距离越近,其静电防护效果越好,其距离主 要是受限于印刷电路板的布局规则。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接脚导线120上的静电流或所累积的静电荷会容易 在锯齿结构122的尖锐端122a处进行放电,并将静电流宣泄至锯齿结构112 的尖锐端112a。在本实施例中,盖体IIO会连接于接地端(未绘示)或是直接连 接于连接器的外壳(连接器的外壳通常也是接地),因此静电流会被引导至连接 器的外壳或接地端,避免造成内部电路的损伤。关于外壳与盖体110之间的关系则请参照图2,图2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 接器示意图,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30、盖体110与接脚导线120。外壳230 覆盖在盖体110之上,外壳230与盖体IIO则例如是一体成形,或借由连接结 构相连接,本实施例并不受限。其中,盖体IIO上的锯齿结构112与接脚导线 120上的锯齿结构122则设置于连接器200靠近后端连接线的开口处,避免影响连接器200上的接脚结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各种连接器,例如RS232、迷你 通用串行总线(MINI-USB)、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连接器、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DVI)连接器、 SCART连接器等,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其应用范围。只要依照上述实施例的技术 手段,在接脚导线其中之一与外壳上设置相对应的锯齿结构,即可利用尖端放 电的原理增加连接器的静电放电防护能力。此外,关于锯齿结构112与122的细部结构可依照连接器的外型与结构作 适当调整,本实施例并不受限于图l所绘示的结构,只要其锯齿结构112与122 分别具有尺寸较小的尖锐端,且将其尖锐端设置于相邻的地方即可达到提升静电放电防护能力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锯齿结构来增加连接器的静电放电防护能力, 所以连接器中的每个接脚皆可借由尖端放电的方式来达成静电放电防护能力 的提升,可大幅节省静电放电防护元件的使用数目与成本,同时减少其所占的 PCB的空间。此外,本技术也可以避免因使用静电放电防护元件所造成的 电气特性偏差的状况,更可广泛运用于各种连接器上。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 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 一种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体,具有至少一第一锯齿结构,该第一锯齿结构包括一第一尖锐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体,具有至少一第一锯齿结构,该第一锯齿结构包括一第一尖锐端;以及 至少一接脚导线,具有一第二锯齿结构,该第二锯齿结构包括一第二尖锐端; 其中,该第一锯齿结构对应于该接 脚导线,且该第一锯齿结构的该第一尖锐端邻近于相对应的该第二锯齿结构的该第二尖锐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育达庄铭维
申请(专利权)人: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