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军华专利>正文

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081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产品易污染等技术问题。本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侧,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备料机构、对齐机构和出料机构,对齐机构设置在备料机构的一侧,且备料机构能将置于其上的医用管进行整理并将若干根医用管输送至对齐机构,对齐机构能将置于其上的各医用管端部对齐,且在对齐机构的上方设有能将对齐机构上的各医用管取出并放置在输送机构上的出料机构。本装置能够使医用管的上料过程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进一步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医用管的洁净度更加容易控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医疗用具装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 管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医学使用的塑料管作为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广泛地应用 于临床治疗器械中。医用管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不洁的医 用管不仅会使药物的药效减弱,更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极大的损害病人的健康。因此保证 医用管的洁净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涉及到医用管的各个医疗器械的制造过程中,医用管 在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装配前的上料这一环节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该环节的洁净与否对组装 后的医用管的最终洁净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很多的医疗器械的厂家在组装带有医用管的器械时,对医用管的上料大多采 用人工上料方式。人工方式虽然可以比较准确的将医用管送至生产线的输送带上,但工作 效率比较低下,不能连续地长时间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工人身上或多或少带有细菌等微生 物,对医用管产生污染,使组装好的医疗器械洁净度大大降低。因此,实现医用管上料的自 动化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经检索,也未发现针对用于医用管上料的自动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医用管上 料过程实现自动化的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设置 在输送机构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备料机构、对齐机构和 出料机构,所述的对齐机构设置在备料机构的一侧,且备料机构能将置于其上的医用管进 行整理并将若干根医用管输送至对齐机构,所述的对齐机构能将置于其上的各医用管端部 对齐,且在对齐机构的上方设有能将对齐机构上的各医用管取出并放置在输送机构上的出 料机构。本医用管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医用管首先在备料机构中被整理成相对平行 和对齐,再在该备料机构的输送下转移到对齐机构。该对齐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对医用管的 端部再次对齐,保证医用管达到端部齐整。然后,医用管在位于该对齐机构上方的出料机构 的作用下转移到输送机构上,从而完成整个上料的过程。该医用管的上料装置能够使医用 管的上料过程实现自动化,不仅利于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其洁净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 率,为进一步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备料机构包括能将放于其内的医用 管进行整理的振动整料结构和能将振动整料结构内的若干根医用管输送至对齐机构上的 移料结构。医用管在振动的作用下在备料机构中被首次对齐,然后在移料结构的作用下被 输送至对齐机构上。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移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振动整料结构 上方的若干根吸料杆,所述的吸料杆固定在一个吸料架上,该吸料架与固定在机架上且能 够带动其升降的吸料升降驱动器相连,上述的吸料杆下端具有负压孔;在吸料杆一侧设有 能将吸附在吸料杆上的医用管转移至对齐机构上的转料夹具,该转料夹具与能够带动其升 降的转料升降驱动器和能带动其平移的平移驱动器相连。当医用管在振动整理结构的作用下初步对齐后,位于振动整料结构上方的吸料杆 在吸料升降驱动器的作用下下降至医用管附近处,医用管被吸附到负压孔上。然后,吸料升 降驱动器带动吸料杆上升,从而将医用管带离振动整料结构。然后,转料夹具在平移驱动器 的驱动下水平靠近吸料杆并将其上的医用管夹紧,再在平移驱动器的带动下远离吸料杆并 将医用管带到对齐机构的上方,然后转料升降驱动器驱动转料夹具下降将医用管放置在对 齐机构上。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吸料杆并排设置且在吸料杆的下端 具有弧形口,上述的负压孔位于弧形口的底部,所述的弧形口尺寸大于一根医用管的外径 且小于两根医用管的外径。医用管放置在振动整料结构中,当医用管被负压孔吸附后,吸料杆下端的弧形口 的两侧壁可以使医用管左右定位,不会产生强烈的晃动。弧形口尺寸大于一根医用管的外 径且小于两根医用管的外径,能够保证每根吸料杆每次仅吸附一根医用管。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振动整料结构包括盛料座、设置在 盛料座底部与机架之间的电磁振动器和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倾斜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机 架和盛料座固连。电磁振动器通电振动后带动连接板振动,连接板带动盛料座振动。由于连接板是 倾斜设置的,所以盛料座的振动是有方向性的,盛料座里面的医用管在振动的带动下朝一 端移动,并整齐地顶在盛料座一端的端面上,从而达到整理医用管的目的。作为移料结构的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移料 结构包括开于盛料座侧部且当电磁振动器带动盛料座振动时能使放置于盛料座内的医用 管逐一输出至对齐机构的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有若干个且并排设置,出料孔的孔径大于 一根医用管的外径且小于两根医用管的外径。本方案中的移料结构不需要吸料杆,直接在医用管对齐的一端的盛料座的内壁上 打穿几个出料孔,医用管在振动的驱动下从出料孔内滑动到盛料座外部,并转移至对齐机 构上。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对齐机构包括具有若干置料通道的 置料架,设置在置料架底部和机架之间的电磁振动器和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倾斜设置且 其两端分别与机架和置料架固连,在置料架的一端设有对齐板。倾斜的连接板在电磁振动器的作用下使置料架上的医用管产生向对齐板移动的 趋势。作为对齐机构的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对齐 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具有若干置料通道的置料架,在置料架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另一 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二挡板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对齐气缸的活塞杆固连。在两块挡板的作用下,医用管的端部被整齐地对齐。这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是其中一块固定,另一块活动,或者两块都是能够活动的。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能将置于对齐机构上 的医用管夹紧的出料夹具,该出料夹具与能够带动其升降的出料升降驱动器和能带动其平 移的平移驱动器相连;所述的出料夹具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呈耙状的夹持体,即第一夹持 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的夹持体具有若干根耙杆,且在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之间设有 能使两者相对移动并夹紧或松开医用管的夹紧驱动器。在常态下出料夹具处于松开状态,两个夹持体的对应起作用的一对耙杆之间具有 大于医用管口径的距离,当需要夹紧时,那对耙杆在夹紧驱动器的作用下相互靠近,缩短相 互之间的距离,使位于其中的医用管被两根耙杆夹紧。这里的出料夹具和转料夹具可以固 定在同一个平移滑座上,并由与平移滑座相连的平移驱动器驱动两者同步水平移动。在上述的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中,所述的转料夹具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呈耙 状的夹持体,即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的夹持体具有若干根耙杆,且在第一夹持体 和第二夹持体之间设有能使两者相对移动并夹紧或松开医用管的夹紧驱动器。在常态下转料夹具处于松开状态,两个夹持体的对应起作用的一对耙杆之间具有 大于医用管口径的距离,当需要夹紧时,那对耙杆在夹紧驱动器的作用下相互靠近,缩短相 互之间的距离,使位于其中的医用管被两根耙杆夹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能够使医用管的上料过程实现自动化,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进一步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医用管的洁净度更 加容易控制。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管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输送机构(8)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备料机构(2)、对齐机构(3)和出料机构(4),所述的对齐机构(3)设置在备料机构(2)的一侧,且备料机构(2)能将置于其上的医用管(5)进行整理并将若干根医用管(5)输送至对齐机构(3),所述的对齐机构(3)能将置于其上的各医用管(5)端部对齐,且在对齐机构(3)的上方设有能将对齐机构(3)上的各医用管(5)取出并放置在输送机构(8)上的出料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林军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