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736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滤板面上直模压成型隔膜的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为油缸式上模且油缸式上模的模腔为隔膜成型腔,隔膜成型腔成型面为油缸活塞面且油缸活塞位于上模油腔内;所述下模由滤板和下模油缸构成,滤板一面与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相触、另一面为下模模面;所述上模油腔和活塞腔通过输油管与液压站连通。优点:一是滤板两面受力相等,在其上模压隔膜时,既不会产生弯曲变形,又确保隔膜与滤板之间的可靠密封;二使用中不会发生隔膜与滤板间渗液、漏液现象;三是通过调整下模油缸中的活塞,可以方便地控制所制隔膜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滤板面上直模压成型隔膜的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及成型方 法,属于隔膜滤板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CN101249703、名称“模压式隔膜滤板及成型方法”,该专利技术是一种在滤板芯面上将 隔膜直接模压成型的结构及成型方法,它包括滤板芯,滤板芯放入下模框内,在滤板芯的鼓 膜面置有可降解的模芯,然后将塑胶后的塑料团放到滤板芯的鼓膜面的一面,然后将上模 与下模框合模,冷却后即构成一体化单面塑料隔膜滤板,然后将单面滤板翻个面放入下模 框内,在滤板芯的鼓膜面置有可降解的模芯,然后将塑胶后的塑料团放到滤板芯的鼓膜面 的面上,然后将上模与下模框合模,冷却后即构成一体化双面塑料隔膜滤板芯。其不足之 处合模时,由于滤板受力不均,易产生弯曲变形,直接影响隔膜与滤板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使用中易发生隔膜与滤板间渗液、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在滤板面上直模压成型隔膜的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1、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直接与下模滤板一面相触 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油缸式上模中活塞即为可移动式 上模,它与下模油缸中的活塞所承受压力相等,当下模即滤板的一面与下模油缸中的活塞 面相触时,其滤板一面所得到的支撑力即为下模油缸中活塞支撑力,而下模活塞支撑力与 作用油缸上模(活塞)支撑力相等,因此采用下模油缸中的活塞支撑下模(滤板),可以避 免下模(滤板)受压弯曲、断裂,确保了滤板不变形,延长了滤板的使用寿,并且自动化程度 高,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2、下模油缸缸腔四周开有凸台且用于支撑滤板的设计,是本发 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油缸缸腔四周及凸台与滤板四周面形成良好的吻 合、形成隔膜成型腔,确保隔膜的模压成型。技术方案1 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为油缸式上模 且油缸式上模的模腔为隔膜成型腔,隔膜成型腔成型面为油缸活塞面且油缸活塞位于上模 油腔内,所述下模由滤板和下模油缸构成,滤板一面与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相触、另一面为 下模模面;所述上模油腔和活塞腔通过输油管与液压站连通。技术方案2 隔膜滤板模压成型方法,滤板一面放入下模油缸缸壁的支撑凸台的 台面,下模油缸工作且使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与滤板的凹槽面相触,将可降解模芯置入滤 板的另一面,然后将塑胶后的塑料团放到可降触模芯上,此时指令油缸式上模下移,将加热 的塑料团压合在滤板的另一面,冷却后即构成单面塑料隔膜滤板。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滤板两面受力相等,在其上模压隔膜时,既不会产生 弯曲变形,也不会压裂滤板,确保隔膜与滤板之间的可靠密封;二使用中不会发生隔膜与滤板间渗液、漏液现象;三是通过调整下模油缸中活塞的移动量,可以方便地控制所制隔膜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参照附图1。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为油 缸式上模1且油缸式上模1的模腔4为隔膜成型腔,隔膜成型腔成型面3为油缸活塞面且 油缸活塞位于上模油腔2内;所述下模7由滤板6和下模油缸构成,滤板6 —面与下模油缸 中的活塞9面相触、另一面为下模模面;所述上模油腔2和活塞腔8通过输油管与液压站10 连通。所述滤板6四周与下模油缸缸壁的支撑凸台的台面相触。所述活塞9面与位于其上 的滤板6面相吻合且用于支撑滤板6。所述油缸式上模1和下模油缸所产生的力相等。实施例2 隔膜滤板模压成型方法,滤板6—面放入下模油缸缸壁的支撑凸台的台 面,下模油缸工作且使下模油缸中的活塞9面与滤板的凹槽面相触,将可降解模芯5置入滤 板的另一面,然后将塑胶后的塑料团放到可降触模芯5上,此时指令油缸式上模1下移,将 加热的塑料团压合在滤板6的另一面,冷却后即构成单面塑料隔膜滤板。所述可降解的模 芯5为纸或水解材料或水解脱模剂。所述活塞13与活塞9之间承受的压力相等。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 文字描述,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 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为油缸式上模且油缸式上模的模腔为隔膜成型腔,隔膜成型腔成型面为油缸活塞面且油缸活塞位于上模油腔内;所述下模由滤板和下模油缸构成,滤板一面与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相触、另一面为下模模面;所述上模油腔和活塞腔通过输油管与液压站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滤板四周与下模油 缸缸壁的支撑凸台的台面相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塞面与位于其上 的滤板面相吻合且用于支撑滤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油缸式上模和下模 油缸所产生的力相等。5.一种隔膜滤板模压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滤板一面放入下模油缸缸壁的支撑凸台的 台面,下模油缸工作且使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与滤板的凹槽面相触,将可降解模芯置入滤 板的另一面,然后将塑胶后的塑料团放到可降触模芯上,此时指令油缸式上模下移,将加热 的塑料团压合在滤板的另一面,冷却后即构成单面塑料隔膜滤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滤板模压成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可降解的模芯为纸 或水解材料或水解脱模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塞与活塞之间承 受的压力相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滤板面上直模压成型隔膜的,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为油缸式上模且油缸式上模的模腔为隔膜成型腔,隔膜成型腔成型面为油缸活塞面且油缸活塞位于上模油腔内;所述下模由滤板和下模油缸构成,滤板一面与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相触、另一面为下模模面;所述上模油腔和活塞腔通过输油管与液压站连通。优点一是滤板两面受力相等,在其上模压隔膜时,既不会产生弯曲变形,又确保隔膜与滤板之间的可靠密封;二使用中不会发生隔膜与滤板间渗液、漏液现象;三是通过调整下模油缸中的活塞,可以方便地控制所制隔膜的厚度。文档编号B29C43/36GK101811343SQ20091026545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周立武, 徐孝雅 申请人: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膜滤板模压成型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为油缸式上模且油缸式上模的模腔为隔膜成型腔,隔膜成型腔成型面为油缸活塞面且油缸活塞位于上模油腔内;所述下模由滤板和下模油缸构成,滤板一面与下模油缸中的活塞面相触、另一面为下模模面;所述上模油腔和活塞腔通过输油管与液压站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武徐孝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兴源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