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垛机以及一种轮对的固定和下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169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垛机以及一种轮对的固定和下料方法。该堆垛机包括:托盘、支架和两个动力升降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底部被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能够上升或下降;所述托盘包括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能够在凹面状态和平面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均处于最低点时,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处于凹面状态;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在均上升到最高点时,分别将处于凹面状态的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顶平,使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处于平面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任意列车轮对的自动固定和自动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的轮对存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堆垛机以及一种轮对的固定和下料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运输是一种重要的陆上运输方式,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轨道运输的实现方式为列车轮对沿着固定的钢轨运行,车厢载着货物或人员到达预定 目的地。因此,轮对是列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经常加以检修。 检修轮对前需要在仓库中存储轮对,检修完成后再把轮对从仓库里输出,对轮对 进行入库和存储时的固定以及输出时的下料这两项工作都是由堆垛机来完成的。目前,轮 对的存储方式有平面存储和立体存储两种,平面存储方式是将轮对按顺序停放于仓库地面 铺设的钢轨上,立体存储方式则是将轮对通过起重运输至立体货架的一定高度,由支持装 置支撑轮对的轮轴或轮饼,从而实现轮对的存储。现有技术中堆垛机对轮对的固定和下料, 全程需要人工的参与,另外,现有技术中堆垛机所针对都是普通列车的轮对,这种轮对由轮 饼、轮轴和刹车盘组成,结构比较简单。 近几年,我国铁路系统大面积推广应用动车组。相对于普通列车的轮对,动车组轮 对的型号种类更多,结构也更复杂,例如目前已投入运行的动车组轮对型号有2型、3型和5 型等,各类型的动车组轮对又分为动轮和拖轮两大类,从结构上看,动车组轮对除了具有轮 饼、轮轴和刹车盘以外,部分型号还含有齿轮箱、轴箱等附件。不同型号的动车组轮对具有 不同的轮饼直径,并且不同型号的动轮和拖轮的结构也各有不同,因而对动车组轮对进行 立体存储时轮对的有效支撑部位受到严格限制。动车组轮对的这些特点,使得现有技术中 的堆垛机无法满足动车组轮对的固定和下料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堆垛机,该堆垛机能够实现任意列车轮对的自动固定和自动 下料。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轮对的固定和下料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任意列车轮对的自动 固定和自动下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堆垛机,该堆垛机包括托盘、支架和两个动力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底部被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能够上升或下降; 所述托盘包括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能够在凹面状态 和平面状态之间转换; 当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均处于最低点时,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 处于凹面状态; 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在均上升到最高点时,分别将处于凹面状态的两个 轮对踏面支撑部件顶平,使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处于平面状态。 该堆垛机进一步包括拨杆装置; 所述拨杆装置包括拨杆动力源、拨杆轴和两个拨杆端头;所述拨杆动力源固定 在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所述拨杆轴的中间位置与所述拨杆动力源固定在一起;所述拨杆 轴的两端点分别被嵌套在所述支架两侧的套管内;所述两个拨杆端头固定在所述拨杆轴 上;所述拨杆动力源能够带动所述拨杆轴发生旋转,所述拨杆轴进而带动所述两个拨杆端 头以拨杆轴为旋转轴做圆周运动。 所述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包括两个连杆和一个连杆连接件,两个连杆通过 连杆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在凹面状态和平面状态之间转换时, 两个连杆连接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保持接触。 所述动力升降装置为液压式、气压式或电动式的装置。 所述两个拨杆端头以拨杆轴为旋转轴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分别与所述托盘上的 轮对的两个轮饼的最外缘接触,进而对两个轮饼施加动力。 —种轮对的固定和下料方法,轮对的固定和轮对的下料过程均由堆垛机完成,其 特征在于,所述堆垛机包括托盘和两个动力升降装置,其中,所述托盘包括两个轮对踏面 支撑部件,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能够在凹面状态和平面状态之间转换; 对轮对进行固定的过程包括 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均下降至最低点; 所述托盘的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在重力作用下均由平面状态转换为凹面状 态; 将轮对的两个轮饼分别放置于所述托盘的处于凹面状态的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 件上; 对轮对进行下料的过程包括 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均由最低点上升至最高点,并分别将处于凹面状态 的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顶平,使得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凹面状态转换为平面状 态。所述堆垛机进一步包括拨杆装置; 所述对轮对进行下料的过程进一步包括当所述托盘的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处 于平面状态时,所述拨杆装置对所述托盘上的轮对的两个轮饼施加动力。 在对轮对进行下料的过程中,所述拨杆装置分别对所述托盘上的轮对的两个轮饼 的最外缘施加动力。 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堆垛机的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能够上升或自动下降,使与其接触 的托盘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转换为平面状态或凹面状态,当托盘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处于凹 面状态时,能够对轮对进行固定,而当托盘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处于平面状态时,轮对可以自 由地上下托盘,因而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任意列车轮对的自动下料和自动固定。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的固定和下料装置的二维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的固定和下料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固定轮对时的二维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固定轮对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准备下料时的二维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准备下料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正在下料时的二维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正在下料时的三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的固定和下料装置的二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 施例中堆垛机的固定和下料装置的三维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堆 垛机包括拨杆装置1、动力升降装置2和支架3,其中,拨杆装置1包括两个拨杆端头8、拨 杆动力源9和拨杆轴IO,拨杆动力源9位于对称的拨杆装置1的中间位置,并固定在支架3 的中间位置,拨杆轴10的中间位置与拨杆动力源9固定在一起,拨杆轴10的两端点分别被 嵌套在支架3两侧的套管内,两个拨杆端头8都固定在拨杆轴10上,这样,拨杆动力源9可 以在外部条件的控制下,带动拨杆轴10发生旋转,拨杆轴10进而能够带动两个拨杆端头8 以拨杆轴10为旋转轴做圆周运动。动力升降装置2为两个,这两个动力升降装置2的底部 被分别固定在支架3的两侧,动力升降装置2的上端能够在外部条件的控制下上升或下降。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固定轮对时的二维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 堆垛机固定轮对时的三维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准备下料时的二维示意 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准备下料时的三维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 正在下料时的二维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堆垛机正在下料时的三维示意图。如图 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堆垛机包括载货台4和托盘5,支架3固定于载货台4 的下部,能够随载货台4的移动而移动。载货台4的上方放置托盘5,托盘5包括两个轮对 踏面支撑部件11和轮对踏面支撑部件连接点14,其中,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11均包括两 个连杆12和一个连杆连接件13,两个连杆12的一端通过连杆连接件13连接在一起,另一 端分别通过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连接点14与托盘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垛机,其特征在于,该堆垛机包括:托盘、支架和两个动力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底部被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能够上升或下降;  所述托盘包括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能够在凹面状态和平面状态之间转换;  当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均处于最低点时,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处于凹面状态;  所述两个动力升降装置的上端在均上升到最高点时,分别将处于凹面状态的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顶平,使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均处于平面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振会孙凯峰姜云飞于靖陈曦郭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拓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