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14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塔式起重机(10)包括:在导轨(3)上行进的台车(11);竖立设置于台车的桅杆(12A、12B);连接桅杆的上端的上部框架(13);配置在桅杆之间并通过升降机构(21)升降的货物台(14),升降机构(21)包括:设置于上部框架并且驱动轴(22)朝向X方向的驱动链轮(26A、26B);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台车并且旋转轴朝向Y方向的惰性链轮(28A、28B);驱动链(27A、27B),其卷绕在驱动链轮上,并且一端固定于货物台,另一端向接近惰性链轮的方向向下延伸;以及从动链(50A、50B),卷绕在惰性链轮上,并且一端连接于货物台,另一端与驱动链的所述另一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本申请要求2009年7月21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9-170202号的优先权, 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在沿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搬运大重量的货物 时使用。例如,在将货物保管到沿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列有大量存放部的收纳架中的自 动仓库中,使用塔式起重机来进行货物的搬运。该塔式起重机是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 车的一例。塔式起重机具有在沿着货物的收纳架水平直线状地设置的轨道上行进的台车,在 该台车的行进方向两端分别竖立设置有桅杆,并且设置有使货物台在所述桅杆之间沿桅杆 升降的升降机构。并且,在货物台上设置有用于在货物台和收纳架之间交接货物的移载装 置。在该塔式起重机中,使台车在轨道上行进以使货物台水平移动,并通过升降机构使货物 台上下移动,从而使货物台位于所希望的存放部的正面。另外,利用移载装置在与存放部之 间进行货物的交接。作为所述升降机构之一,在将所述两根桅杆的上端连接起来的上部框架上以能够 转动的方式设置上部链轮,将一端与所述货物台连接的驱动链卷绕到上部链轮上并使其翻 转180度,从而将其方向改为朝向下方。进而将该驱动链卷绕到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台 车的惰性链轮上并使其翻转180度,从而将其方向改为朝向上方,将该驱动链的另一端连 接于货物台,由此,将驱动链配置成环状,并构成为随着货物台的升降使驱动链如环状体那 样在两个链轮之间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升降机构中,与上部链 轮和惰性链轮分开地还具有被电动马达驱动旋转的驱动链轮,通过该驱动链轮来对驱动链 进行驱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2408号公报在上述升降机构中,为了装置的简化以及部件个数的减少等目的,考虑通过仅有 驱动链轮和惰性链轮的组合来构成链轮。在该情况下,将驱动链轮设置于上部框架从驱动 力传递方面的原因考虑是最佳的。若进一步考虑到装置的小型化,优选将驱动链轮的旋转 轴沿着上部框架的纵长方向(换言之台车的行进方向)配置。如前所述,在配置驱动链轮、将惰性链轮设置于台车、在驱动链轮和惰性链轮之间 卷绕驱动链的情况下,必须将惰性链轮的旋转轴和驱动链轮的旋转轴配置成平行。因此,惰 性链轮的旋转轴也必须沿着台车的行进方向配置。若为了降低货物台的最下段的位置,而想要将惰性链轮容纳在台车的内部,则在 如上所述地设定惰性链轮的旋转轴的方向的情况下,存在惰性链轮与台车发生干涉的问 题。另外,若为了避免惰性链轮与台车的干涉,而将惰性链轮配置在台车的上侧,则存在货 物台的最下段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台车与惰性旋转体的干涉同时能够降低货物台的最下 段的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在本专利技术的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以下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其包括在轨道上行进 的台车;在所述台车上竖立设置于与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在水平面内正交的方向的大致中 央的桅杆;与所述桅杆相邻地配置并且能够沿着所述桅杆升降的货物台;以及使所述货物 台升降的升降机构。在所述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链轮, 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桅杆的上部附近,并且该驱动链轮的旋转轴沿着所述台车的行进 方向配置;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桅杆的上部附近,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链轮旋转;惰性旋转 体,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台车的内侧,并且该惰性旋转体的旋转轴沿着与所述台车的 行进方向正交的水平线配置;驱动链,其卷绕在所述驱动链轮上,该驱动链的一端连接于所 述货物台,该驱动链的另一端向与所述惰性旋转体接近的方向向下延伸;以及弯曲自如的 连接部件,其卷绕于所述惰性旋转体,该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物台的下部,该连接 部件的另一端向与所述驱动链轮接近的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与所述驱动链的所述另一端连 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其包括在轨道上行进 的台车;在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后部竖立设置于与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在水平面内正交 的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两根桅杆;将所述两根桅杆的上端连接起来的上部框架;配置在所述 两根桅杆之间并且能够沿着所述桅杆升降的货物台;以及使所述货物台升降的升降机构。 在所述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链轮,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 所述上部框架,并且该驱动链轮的旋转轴沿着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配置;驱动部,其固定于 所述上部框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链轮旋转;惰性旋转体,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台车的 内侧,并且该惰性旋转体的旋转轴沿着与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水平线配置;驱动链, 其卷绕在所述驱动链轮上,该驱动链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物台,该驱动链的另一端向与所 述惰性旋转体接近的方向向下延伸;以及弯曲自如的连接部件,其卷绕于所述惰性旋转体, 该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物台的下部,该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向与所述驱动链轮接近 的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与所述驱动链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上述的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货物 台位于最上段时,所述驱动链与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部与所述惰性旋转体相比位于驱动链 侧的上方。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惰性旋 转体的旋转面配置成,从所述驱动链轮的旋转轴心朝向与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在水平面内 正交的方向偏移相当于所述驱动链轮的半径的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上述的第四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惰性旋转体悬 臂支承于所述台车。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上述的第一至第五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惰性旋 转体由惰性链轮构成,所述连接部件由从动链构成,所述驱动链和所述从动链以各自的弯曲面内方向彼此正交的方式连接。 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在上述的第六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惰性链轮的外 径小于所述驱动链轮的外径。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在上述的第一至第七方面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具有多层存 放部的货物收纳架与所述台车所行进的轨道相邻地设置,在所述货物台上设置有在所述货 物台与所述货物收纳架的所述存放部之间进行货物的交接的移载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塔式起重机,发挥以下优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使驱动链轮的旋转轴沿着台车的行进方向的同时,使 惰性旋转体的旋转轴沿着与台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水平线配置。因此,在将惰性旋转体设 置在台车的内侧的时候能够避免与台车的干涉地进行配置。而且,能够将货物台的最下段 的位置配置在更下方。另外,通过将驱动链卷绕在驱动链轮上,将连接部件卷绕在惰性旋转 体上,即使将驱动链轮的旋转轴的轴心方向与惰性旋转体的旋转轴的轴心方向配置在彼此 正交的方向,也能够使驱动链和连接部件顺畅地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中,通过使桅杆为两根,并将所述两根桅杆 彼此在上部连接的上部框架和将驱动链轮的旋转轴变更成更长的部件等结构部件的追加或者 变更,能够获得与第一方面相同的效果。此外,货物的重量越大这样的方式越能够获得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使驱动链和连接部件的连接部在货物台位于最上段时与 惰性旋转体相比位于驱动链侧的上方。因此,当使货物台在从最下段到最上段之间进行升 降的时候,能够避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轨道行进台车,其包括:在轨道上行进的台车;在所述台车上竖立设置于与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在水平面内正交的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桅杆;与所述桅杆相邻地配置并且能够沿着所述桅杆升降的货物台;以及使所述货物台升降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链轮,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桅杆的上部附近,并且该驱动链轮的旋转轴沿着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配置;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桅杆的上部附近,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链轮旋转;惰性旋转体,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台车的内侧,并且该惰性旋转体的旋转轴沿着与所述台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水平线配置;驱动链,其卷绕在所述驱动链轮上,该驱动链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物台,该驱动链的另一端向与所述惰性旋转体接近的方向向下延伸;以及弯曲自如的连接部件,其卷绕于所述惰性旋转体,该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物台的下部,该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向与所述驱动链轮接近的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与所述驱动链的所述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幸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