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146 阅读:8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AT有级自动变速器和液压马达无级变速相结合成为一种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在前进1档至2档的车速时,采用AT有级自动变速器能够传递大转矩的优点,该动力传动机构在前进2档以上的车速时,采用液压马达能够实现无级变速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要点是把液压马达整体设在高速转动的传动轴上,这样液压马达整体转速的起点就增加了,当液压马达整体高速转动再输出转矩去驱动工作元件时,被驱动的工作元件获得的转速就更加高,这种设计就可以解决液压马达不能够在高速输出转矩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机构,特别是汽车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动力 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AT是有级自动变速器,AT的传动机构通常采用的是行星齿轮 系组合作为动力传动机构。其优点是能够传递大转矩,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复杂的结构会导 致制造成本增加,复杂的结构会带来复杂的故障,而且在高速传动时,传动效力低,耗油量 大,不能适应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目前,汽车上使用的CVT是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的传动机构通常采用的是传动钢 带与传动带轮摩擦传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CVT的使用结果比AT省油。其 缺点是不能够传递大转矩,如果需要CVT传递大转矩,就必须要加大油压力来增加传动钢 带与传动带轮的摩擦系数,在加大油压力的同时就是消耗能量,在加大油压力的同时也必 须加大传动钢带和传动带轮的强度和体积,在加大强度和体积之后,乘用汽车上也不适合 安装大体积的CVT。再说;摩擦传动容易造成传动钢带与传动带轮磨损。目前,大多数工程机械通常使用液压马达,所谓的工程机械是挖掘机、装载机、起 重运输机械等,液压马达的优点是低速能够输出大转矩,并且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再控制油 压和流量就能够实现无级变速。液压马达的缺点是不能够在高速时输出大转矩,只能适用 于低速的工程机械,因此乘用汽车上还没有使用液压马达作为无级变速来传递动力。目前乘用汽车的自动变速器都是由电脑控制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再控制机械动 力传动机构;从而完成自动变速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上述AT有级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和液压马达无级变速的优点 设计组合成为一种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在前进1档至 2档的车速时,采用AT有级自动变速器能够传递大转矩的优点,该动力传动机构在前进2档 以上的车速时,采用液压马达能够实现无级变速的优点,且自动化程度高,传动系统的结构简单。为达到上述的目的,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变矩器24、油泵 23、输入轴1、液压马达2、壳体20、单向离合器19、第一制动器18、第二制动器17、第三制动 器14、输出轴10、第一单级行星齿轮系、第二单级行星齿轮系、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所述的第一单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4、第一行星轮3、第一行星架22、第 一内齿圈21,第一太阳轮4和第一行星轮3相啮合,第一行星轮3和第一内齿圈21相啮合, 第一行星轮3设在第一行星架22上。所述的第二单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7、第二行星轮6、第二行星架5、第二 内齿圈16,第二太阳轮7和第二行星轮6相啮合,第二行星轮6和第二内齿圈16相啮合,第二行星轮6设在第二行星架5上。所述的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8、长行星轮9、第三行星架11、第三 内齿圈15、短行星轮12、第四内齿圈13、第三太阳轮8和长行星轮9相啮合、长行星轮9和 第三内齿圈15相啮合,长行星轮9也和短行星轮12相啮合,短行星轮12和第四内齿圈13 相啮合,长行星轮9和短行星轮12设在第三行星架11上。所述的输入轴1的输入端与变矩器24内部联结;所述的输入轴1上设有液压马达 2,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和第一行星架22联结;所述的输入轴1的输出中端和第二太阳轮7 联结;所述的输入轴1的输出端和第三太阳轮8联结。所述的第一太阳轮4和第二行星架5联结;第二行星架5和第三内齿圈15联结; 所述的输出轴10的输入端和第三行星架11联结;所述的第一内齿圈21固定在壳体20上; 所述的第二内齿圈16上设有单向离合器19,单向离合器19上设有第一制动器18 ;所述的 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三内齿圈15上设有第二制动器17 ;所述的第三双级行星齿轮 系中的第四内齿圈13上设有第三制动器14。所述的输入轴1的输入端上设有变矩器24,变矩器24是能够通过液力传递转矩的 装置,设置变矩器24的作用是能够将发动机飞轮的动力通过变矩器24传递到输入轴1。作为改进,所述的变矩器24位于右端连接有油泵23,油泵23是能够把机械能量转 换成为油压能量的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内啮合齿轮泵,该油泵具有结构紧凑,运动平稳, 输出油压高。油泵安装在变速器的壳体前面,当发动机的飞轮转动时,设在飞轮上的变矩器 24的外壳同时也转动,变矩器外壳通过一个联轴套驱动油泵转动,从而使油泵输出油压力, 该油压通过自动变速器电脑控制的液压系统,可以控制第一制动器18,第二制动器17,第 三制动器14,并且控制液压马达2实现无级变速。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优点是将液压马达2整体设在高速转动的输入轴1上,这样液压马 达2整体的转速就增加了,当液压马达2整体高速转动再输出转矩去驱动第一行星架22 时,第一行星架22获得的转速也就更加高,这样设计就可以解决液压马达不能够在高速时 输出转矩的缺点;由于采用了变矩器24,因此,在变档位时不需要踩踏离合器即可直接进 行,变档的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设置了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在实现前进档和后退档变换时 只需要控制第三制动器14即可完成,因此,传动系统的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示意图;其中1为输入轴;2为液压马达;3为第一行星轮;4为第一太阳轮;5为第二行星 架;6为第二行星轮;7为第二太阳轮;8为第三太阳轮;9为长行星轮;10为输出轴;11为第 三行星架;12为短行星轮;13为第四内齿圈;14第三制动器;15为第三内齿圈;16为第二 内齿圈;17为第二制动器;18为第一制动器;19为单向离合器;20为壳体;21为第一内齿 圈;22为第一行星架;23为油泵;24为变矩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也必须要用自动变速器电脑控 制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再控制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才能完成有级自动4变速加无级自动变速组合的变速功能。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变矩器24、油泵 23、输入轴1、液压马达2、壳体20、单向离合器19、第一制动器18、第二制动器17、第三制动 器14、输出轴10、第一单级行星齿轮系、第二单级行星齿轮系、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如说明书附图所示,所述的第一单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4、第一行星轮 3、第一行星架22、第一内齿圈21,第一太阳轮4和第一行星轮3相啮合,第一行星轮3和第 一内齿圈21相啮合,第一行星轮3设在第一行星架22上;设计第一单级行星齿轮系的主要 目的是能够将液压马达2输出的转矩,去驱动第一行星架22并带动第一行星轮3在第一 内齿圈21内逆时针转动,同时驱动第一太阳轮4顺时针转动,并且增速输出动力。如说明书附图所示,所述的第二单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7、第二行星轮 6、第二行星架5、第二内齿圈16,第二太阳轮7和第二行星轮6相啮合,第二行星轮6和第 二内齿圈16相啮合,第二行星轮6设在第二行星架5上;设计第二单级行星齿轮系的主要 目的是;用于前进2档的机械动力传递。如说明书附图所示,所述的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8、长行星轮9、 第三行星架11、第三内齿圈15、短行星轮12、第四内齿圈13、第三太阳轮8和长行星轮9相 啮合、长行星轮9和第三内齿圈15相啮合,长行星轮9也和短行星轮12相啮合,短行星轮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液压马达的汽车变速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变矩器(24)、输入轴(1)、液压马达(2)、壳体(20)、第一单级行星齿轮系、第二单级行星齿轮系、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单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4)、第一行星轮(3)、第一行星架(22)、第一内齿圈(21),第一太阳轮(4)和第一行星轮(3)相啮合,第一行星轮(3)和第一内齿圈(21)相啮合,第一行星轮(3)设在第一行星架(22)上;所述的第二单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7)、第二行星轮(6)、第二行星架(5)、第二内齿圈(16),第二太阳轮(7)和第二行星轮(6)相啮合,第二行星轮(6)和第二内齿圈(16)相啮合,第二行星轮(6)设在第二行星架(5)上;所述的第三双级行星齿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8)、长行星轮(9)、第三行星架(11)、第三内齿圈(15)、短行星轮(12)、第四内齿圈(13)、第三太阳轮(8)和长行星轮(9)相啮合、长行星轮(9)和第三内齿圈(15)相啮合,长行星轮(9)也和短行星轮(12)相啮合,短行星轮(12)和第四内齿圈(13)相啮合,长行星轮(9)和短行星轮(12)设在第三行星架(11)上;所述的变矩器(24)联结在输入轴(1)的输入端;输入轴(1)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液压马达(2)、第二太阳轮(7)和第三太阳轮(8);所述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和第一行星架(22)联结;第一太阳轮(4)与第二行星架(5)联结;第二行星架(5)与第三内齿圈(15)联结;所述第三行星架(11)的输出端上联结有输出轴(10);所述第一内齿圈(21)固定在壳体(20)上;所述第二内齿圈(16)上设有单向离合器(19),单向离合器(19)上设有第一制动器(18);所述的第三内齿圈(15)上设有第二制动器(17);所述的第四内齿圈(13)上设有第三制动器(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信黄志勇李伟东周正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