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129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衣缓释微粒胶囊由包衣缓释微粒和胶囊壳组成,包衣缓释微粒由含有右旋酮洛芬主药的核心粒子经包衣工艺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包衣缓释微粒胶囊可以减小右旋酮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减少服用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还可降低右旋酮洛芬血药浓度波动,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

技术介绍
酮洛芬化学名为α-甲基-3-苯甲酞基苯乙酸,属于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右旋酮洛芬(dexketoprofen,又称右酮洛芬)是用拆分方法得到的酮洛芬的光学异构体,其作用几乎为同剂量酮洛芬的2倍,镇痛作用强,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 右旋酮洛芬由意大利Menarini公司开发,于1996年首次在西班牙上市。右旋酮洛芬适用于治疗不同病因的轻中度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痛,以及痛经,牙痛,手术后痛,癌性疼痛,急性扭伤或软组织挫伤疼痛和感冒发热引起的全身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 右旋酮洛芬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如胃部疼痛或不适、胀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严重者出现胃溃疡、出血甚至穿孔。 为了缓解这种不良反应,需要开发减少胃肠刺激的右旋酮洛芬制剂。右旋酮洛芬缓释制剂服用次数减少,缓释可以减小药物快速释放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目前文献中很少有关右旋酮洛芬缓释制剂的研究,中国专利98122858.5公开了右旋酮洛芬缓释制剂的配方,该专利中涉及的缓释制剂采用的缓释技术为传统的亲水凝胶骨架缓释或大颗粒包衣缓释,这种技术存在药物释放重现性差,个体差异较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本专利技术包衣缓释微粒胶囊可以减小右旋酮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减少服用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还可降低右旋酮洛芬血药浓度波动,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本专利技术的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的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如下 核心粒子配方(重量百分比) 核心粒子配方优选为(重量百分比) 核心粒子制备工艺为 1、称取HPMC(6cps),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至适量水中,并搅拌至澄清,使成6%水溶液,备用; 2、称取配方量的右旋酮洛芬、乳糖、MCC,分别过80目筛后,充分混匀; 3、将混合均匀的辅料装入多功能制粒包衣机(即粉末包衣机)的流化床中; 4、调节风量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 5、喷粘合剂; 6、采用切喷方式进行造粒; 7、造粒期间,根据粒子的流化状况及粒子大小状况调节间歇干燥时间,间歇喷雾周期; 8、造粒结束后,流化干燥。 核心粒子制备工艺优选为 1、称取HPMC(6cps),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至适量水中,并搅拌至澄清,使成6%水溶液,备用; 2、称取配方量的右旋酮洛芬、乳糖、MCC,分别过80目筛后,充分混匀; 3、将混合均匀的辅料装入多功能制粒包衣机(即粉末包衣机)的流化床中,检查流化床密封性; 4、调节风量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造粒初期风量(0~15min)为20~25m3/h,持续风量为(15~30min)为40~45m3/h,造粒后期(30min后)风量为45m3/h; 5、调节进风温度为60℃,当出风温度达到35℃时开始喷粘合剂,喷液雾化压力为0.2MPa,喷气流量为43L/min,喷液流量为8~10ml/min; 6、采用切喷方式进行造粒,调节剪切桨转速为350rpm; 7、造粒期间,根据粒子的流化状况及粒子大小状况调节间歇干燥时间,间歇喷雾周期(喷雾时间10s,干燥时间15s); 8、造粒结束后,待出风风温升至50℃,继续流化干燥30~40分钟。 包衣液配方(重量百分比) 包衣液配方优选为(重量百分比) 包衣液配制 将两种尤特奇(Eudragit)水分散体混合,加水,搅匀,将TEC、滑石粉和二甲基硅油加入至剩余的水中,用高剪切匀化机或胶体磨匀化5min,将此混悬液缓慢倒入水分散体中,搅匀,经80目筛过滤。包衣过程中持续搅拌。 包衣工艺 1、称取一定量的上述造粒粒子,将粒子装入多功能制粒包衣机(粉末包衣机)的流化床中,检查流化床密封性; 2、调节风量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包衣初期预热风量为30m3/h,进风温度为40℃,待出风温度达到30℃,即开始喷包衣液; 3、采用底喷方式进行包衣,包衣阶段,调节进风风量为45m3/h,进风温度为42℃,并保持出风温度为28℃,喷液雾化压力为0.2Mpa,喷液速率为4~5ml/min,连续包衣,包衣增重为105%; 4、包衣结束后,调节进风风量为30m3/h,进风温度为42℃,并保持出风温度为30℃,干燥5min。 灌装胶囊 取出包衣粒子,加入包衣粒子重量0.5%的微粉硅胶混匀,于40℃烘箱中烘6~8h,将上述包衣缓释粒子按剂量灌入胶囊。 本专利技术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可灌装为各种规格的胶囊,优选规格为每粒胶囊含右旋酮洛芬主药75mg,优选的服用方法为口服,1日1次,1次1粒。 本专利技术所称的“HPMC(6cps)溶液”,为粘度为6cps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 本专利技术所称的“尤特奇”,英文名EUDRAGIT,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本专利技术所称的“MCC”为微晶纤维素。 本专利技术所称的“TEC”为柠檬酸三乙酯。 本专利技术为粉末包衣法制备的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颗粒粒度为80~180μm,与右旋酮洛芬普通片、肠溶片、普通缓释片剂和普通缓释颗粒相比有如下优点 1)因为本专利技术包衣缓释微粒颗粒粒径较小,在胃肠道内不受食物输送节律的影响,即使当幽门括约肌闭合时,仍能通过幽门; 2)本专利技术包衣缓释微粒服用后可广泛分布在胃肠道内,由于剂量倾出分散化,药物在胃肠道表面分布面积增大,局部浓度小,减少或消除了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3)本专利技术包衣缓释微粒释药行为是组成一个剂量的各个小颗粒释药行为的总和,个别颗粒在制备上的失误或缺陷不致于对整体制剂的释药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释药规律的重现性、一致性方面优于普通缓释片剂和肠溶片; 4)对于同样工艺质量的产品,增强了获得重现性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能性,避免了普通缓释制剂和肠溶片的个体差异; 5)本专利技术包衣缓释微粒胶囊每24小时服用一粒,减少了服用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6)降低了血药浓度波动,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 7)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 以下为本专利技术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配方的筛选过程 核心粒子粉体学性质的质量评价参数 核心粒子质量评价参数以振实密度、脆碎度、休止角、目标粒子收率为指标,均以80-140目筛的粒子为对象进行考察。 振实密度(Tapped Density,TD)的测定称取定量(M)的粒子置一量筒中,用木棍轻敲使其体积不再变化为止,量其体积(V),由ρ=M/V计算其振实密度。 脆碎度(Friability,F)的测定采用压缩空气法冲击法,即称取造粒物40g,投入一直径为5cm,长度为20cm两端封有140目筛网的玻璃管中,分别向玻璃管的一端通入压缩空气,每次15min,通气流量60L/min。测定冲击前后微粒损失的百分率。 休止角(Avngle of repose)的测定将定量粒子在指定高度从带有一小孔的漏斗中落到硬平面后,测量粒子的堆积高度(H)和堆积半径(r),采用公式tgα=H/r,α即为休止角。休止角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右旋酮洛芬包衣缓释微粒胶囊,由包衣缓释微粒和胶囊壳组成,其中,包衣缓释微粒由核心粒子经包衣工艺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粒子的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右旋酮洛芬63-73%MCC6-12%乳糖10-16%粘度6cps的6%HPMC溶液6-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泳陈维秋易崇勤罗雪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