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715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的硬盘承载机构,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内部减震机构和外部减震机构;所述内部减震机构与所述硬盘承载机构连接,所述外部减震机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在所述装置的内部及外部共同综合了多种减震方式,因而使得减震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数据采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中,一般仅在内部设置了一种减震方式,其减震方式 单一,无法取得较好的减震效果,易对置于其内的硬盘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更佳的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 该壳体内的硬盘承载机构,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内部减震机构和外部减震 机构;所述内部减震机构与所述硬盘承载机构连接,所述外部减震机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其中,所述内部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泡棉及钢丝减震装置;所述减震泡棉均匀分布 于所述硬盘承载机构至少一面,所述钢丝减震装置的一个安装面连接所述硬盘承载机构, 另一安装面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所述壳体。 其中,还包括托板,该托板与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以悬挂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钢丝 减震装置的一个安装面与该托板连接,另一安装面与所述硬盘承载机构连接以支撑该硬盘 承载机构悬挂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外部减震机构包括外部底板和支撑架,还包括橡胶减震垫;所述支撑架 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所述橡胶减震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以衰减 振动。 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柄部和下柄部,所述上柄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下柄部 设置颈孔并通过该颈孔与所述外部底板连接; 所述橡胶减震垫为哑铃状,其包括上部减震垫盘和下部减震垫盘,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颈部和贯穿所述上部减震垫盘、下部减震垫盘和所述颈部的轴孔; 所述下部减震垫盘位于所述外部底板与所述下柄部的连接处的接触面之间,所述颈部卡入所述颈孔,所述上部减震垫盘位于所述下柄部的上部; 并且,还包括螺钉,该螺钉贯穿所述轴孔固定于所述外部底板,所述上部减震垫盘 位于所述下柄部和所述螺钉帽之间。 其中,所述颈部为齿轮状。 其中,所述硬盘承载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减震机构的导轨,该导轨用以承载与其配 合以实现推拉的硬盘。 其中,所述硬盘承载机构还包括止挡机构,该止挡机构在所述硬盘置于所述导轨 时限制其相对于所述导轨移动。 其中,所述硬盘承载机构及所述减震机构悬挂于所述壳体的顶板上悬空设置。 其中,还包括容置所述硬盘的硬盘盒;该硬盘盒对应所述硬盘的数据/电源接口处设置相应开口 ,并且在所述推拉方向上的所述硬盘盒的面上设置推拉把手,所述硬盘盒 及置于其内的硬盘作为整体实现推拉。 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所述装置的内部及外部共同综合了多种减震方式,因而使得减 震效果更佳。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门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硬盘盒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所示,包括壳体1、外底板3、"L"形支架2、橡胶减震垫5。 其中,所述外底板3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其通过所述"L"形支架2固定于所述 壳体1的底部。具体的,所述"L"形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其上端固定于所述壳体 1的两侧的侧板上,而其下端则通过橡胶减震垫5及螺钉4固定于所述外底板3上。 同时参考图5及图3中的相关部分,所述橡胶减震垫5为哑铃型。其包括上部的 减震垫盘51及下部的减震垫盘52,以及位于所述上部减震垫盘51与所述下部减震垫盘52 之间的颈部53 ;并且,所述橡胶减震垫5还包括贯穿所述上部和下部减震垫盘51、52及颈 部53的轴孔54以容纳固定螺钉4。 所述"L"形支架2包括上柄部21和下柄部22。所述上柄部21与所述壳体1两侧 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柄部22与所述外底板3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下柄部22包括颈孔221,该颈孔221为不封闭的开孔,位于所述下柄部 22上,其用以容纳所述颈部53。 这样一来,在安装时,所述颈部53卡入所述颈孔21,所述螺钉4便穿过所述轴孔 54固定于所述外底板3的螺钉柱31上。所述上部和下部减震垫盘51、52便分居于所述下 柄部22的上下两侧。所述下部减震垫盘52位于所述下柄部22和外底板3之间,由于所述 下部减震垫盘52具有一定的厚度,因而其使得整个所述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悬空于所述 外底板3,对于由所述外底板3传到而来的振动,所述下部减震垫盘52能够进行有效的衰 减。 对于通过所述螺钉4传导的振动,则所述上部减震垫盘51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衰 减;而所述颈部53也能够有效衰减振动。 并且,由于所述颈部53的表面为齿轮状,因而其能够增加摩擦力,使得其不易脱 离所述颈孔221 ;而且,由于所述螺钉4的固定轴孔穿过了所述橡胶垫5,因而也能够使得所 述螺钉4的固定更加牢靠,不易产生松弛脱离。 所述壳体1包括前面板ll,其上设置有门体112,该门体112通过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1上的锁定机构111进行可选择的开闭。 所述门体112的打开状态可以参考2,包括栏板7和推拉把手102。其中,所述栏 板7上设有快锁螺丝71及孔73,所述快锁螺丝71与对应的快锁机构配合实现所述栏板7 的开闭(下文将详细阐述),所述孔73用以使得所述推拉把手102能够探出所述栏板7。 对于图1已经阐述的部分,图2中相同的部分不再重复描述。 参考图3,图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顶板 12、钢丝减震机构8、连接柱9、托板10、栏板7、上导轨61、下导轨62、围板13、前面板11、外 底板3、螺钉4、橡胶垫5、"L"形支架2。 其中,所述围板13包括了侧板、后板及底板。所述围板13与所述顶板12、前面板 11共同构成了所述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的内部容置空间。 所述托板10通过所述连接柱9悬挂固定于所述顶板12上,其与所述壳体1的底 板并无接触,这样可以起到较好振动缓冲作用。所述钢丝减震机构8 —面固定于所述托板 10,另一面固定于所述下导轨62 ;所述下导轨62为平板状,所述上导轨61为U形,这样所 述上导轨61固定于下导轨62后边形成了一个容置空间以容纳硬盘。 所述栏板7的存在是为了防止置于所述两个导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硬盘滑 出。其一段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导轨61,另一端设置了快锁螺丝71,并且在所述栏板7的闭 合位置上对应设有快锁机构72 (例如固定于上导轨61),从而通过该快锁机构72与快锁螺 丝71的配合实现所述栏板7的可选择的开闭。 所述栏板7上还设有孔73,其作用以在上文描述,不再赘述。 所述上导轨61的顶部设置有泡棉612,以对振动进行衰减。所述托板10上也设有 泡棉101以对振动进行衰减。 所述上导轨61的顶角611为斜边设置,该斜边与图4中的硬盘盒100的斜边101 配合,以达到防插反的效果。 在图4中,所述硬盘盒100中容纳了硬盘,其外部的推拉方向上还设置了推拉把手 102。 所述前面板ll上还设有开口 113,该开口 113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栏板7所对应,以 使得安装后,所述栏板7能够穿过所述开口 113而开闭。而所述开口 113的封闭,则通过所 述门体112可选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硬盘的安装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的硬盘承载机构,还包括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内部减震机构和外部减震机构;所述内部减震机构与所述硬盘承载机构连接,所述外部减震机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高张宣伟于静于水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