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专利>正文

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4326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包括油门踏板,固定在框架上的油门杆,所述油门杆的一端与油门踏板连接,油门杆穿过框架后的另一端设置轴承,所述框架两侧设置弹簧组I和弹簧组II,弹簧组I位于弹簧组II的上方,两支持杆的一端与弹簧组I连接,两支持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分离器且分离器与油门杆下端设置的轴承相对应,弹簧套装在支持杆上且一端与分离器连接;在分离器后设置有刹车杆且刹车杆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组II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将油门误踩为刹车时,能够根据其用力的大小自动制动,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交通大国,随国民经济的节节升高,开车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驾 驶员的驾龄较低,经验不足,有时在关键时刻会将油门误踩为刹车,看似小小的一次误踩, 不知酿成多少意外事故,导致多少人失去生命,拆散了多少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据调 查,2009年我国共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共265, 204起,直接死亡人数70, 480人,这其中有 17. 8%的交通事故起源于误踩油门,直接死亡人数12, 546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驾驶员在紧急情况 下,将油门误踩为刹车时,能够根据其用力的大小自动制动。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包括油门踏板,固定在框架上 的油门杆,所述油门杆的一端与油门踏板连接,油门杆穿过框架后的另一端设置轴承,所述 框架两侧设置弹簧组I和弹簧组II,弹簧组I位于弹簧组II的上方,两支持杆的一端与 弹簧组I连接,两支持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分离器且分离器与油门杆下端设置的轴承相对 应,弹簧套装在支持杆上且一端与分离器连接;在分离器后设置有刹车杆且刹车杆的两端 分别与弹簧组II连接。 所述两分离器分开后,油门杆可触及到刹车杆。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造价低,各种车辆都适用。更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 亡,有助社会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 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包括油门踏板1,固定在框架9上的油门杆2,所述油门杆2 的一端与油门踏板1连接,油门杆2穿过框架9后的另一端设置轴承3,其特征是所述框 架9两侧设置弹簧组17和弹簧组118,弹簧组17位于弹簧组118的上方,两支持杆10的一 端与弹簧组17连接,两支持杆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分离器4且分离器4与油门杆2下端 设置的轴承3相对应,弹簧6套装在支持杆10上且一端与分离器4连接;在分离器4后设 置有刹车杆5且刹车杆5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组118连接;两分离器4平时闭合,汽车正常供 油,当遇到紧急情况,司机用力误将油门踩为刹车时,两分离器4分开,油门杆2可直接触及 到刹车杆5,直接刹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包括油门踏板(1),固定在框架(9)上的油门杆(2),所述油门杆(2)的一端与油门踏板(1)连接,油门杆(2)穿过框架(9)后的另一端设置轴承(3),其特征是:所述框架(9)两侧设置弹簧组Ⅰ(7)和弹簧组Ⅱ(8),弹簧组Ⅰ(7)位于弹簧组Ⅱ(8)的上方,两支持杆(10)的一端与弹簧组Ⅰ(7)连接,两支持杆(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分离器(4)且分离器(4)与油门杆(2)下端设置的轴承(3)相对应,弹簧(6)套装在支持杆(10)上且一端与分离器(4)连接;在分离器(4)后设置有刹车杆(5)且刹车杆(5)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组Ⅱ(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汽车误踩油门制动器,包括油门踏板(1),固定在框架(9)上的油门杆(2),所述油门杆(2)的一端与油门踏板(1)连接,油门杆(2)穿过框架(9)后的另一端设置轴承(3),其特征是所述框架(9)两侧设置弹簧组I(7)和弹簧组II(8),弹簧组I(7)位于弹簧组II(8)的上方,两支持杆(10)的一端与弹簧组I(7)连接,两支持杆(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劳王春芳吕炜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