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北彪专利>正文

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555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角动量可调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发动机的实际负荷或人为期望的负荷需求通过调节角动量可调机构的角动量来实现发动机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匹配,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节省燃油,环保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总会有负载的变化,负载的变化直接表现为发动机 转速的变化。传统的发动机是通过减少每次喷入的油量来降低发动机的转速, 这样就导致了发动机在低速时的燃烧状态远远偏离最佳状态,发动机的效率也 随之大幅下降。除此之外,当发动机处于怠速时,传统发动机的惯量匹配是通 过惯量不可调的飞轮来实现的,因此其最低转速就受到了限制,不可能降到很 低。因为在极低的转速下发动机的飞轮无法储存足够的动能用来维持发动机的 正常运行,所以目前发动机怠速只能在几百转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发动机 低转速时效率较低,怠速吋为了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需较高的转速。因此, 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发动机,每个爆炸冲程的喷油量接近一定值,通过调整发动 机在绝对吋间内的喷油次数来调整发动机的功率,这样就可以提高发动机在低 负载区的效率,进而能真正实现发动机在全工作域内的高效率。不仅如此,还 可以实现发动机怠速转速的超低速化,高效率和低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发动机在全工作域内的高效率和怠速的超低速化等目的,本专利技术公 开了一种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角动 量可调机构连接。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设为由变速装置和飞轮所构成的转速可调式角动量 可调机构,所述发动机的所述动力输出轴经所述变速装置与所述飞轮连接,所 述发动机的所述动力输出轴经齿轮组与负载连接。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设为由所述飞轮、离合装置和惯量体所构成的轴向惯 量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所述离合装置设为机械式、电磁式或液压式,所述 发动机的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飞轮连接,所述飞轮经所述离合装置与所述惯3量体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另 一 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设为所述飞轮上设有径向可移动惯量体的径向惯量 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受所述发动机的负荷响应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转速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是通过改变飞轮的转速来实现发动机在 不同转速下的角动量匹配,所述轴向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是利用离合装置将 惯量体与飞轮连接或断开来实现飞轮惯量的变化,所述径向可调式角动量可调 机构通过改变设置在飞轮上的径向可移动惯量体到飞轮旋转中心的距离来实 现改变飞轮惯量的目的,控制所述径向可移动惯量体在径向上移动的动力源可 设为电动式或液压式。所述径向可移动惯量体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发动机的角动量来匹配其转速(负荷)需求,可使发动机 有以下几种运行模式,如高速、中速、低速和怠速等模式。发动机可依据实际 负荷或人为期望的负荷需求调节发动机的角动量,需要发动机高速时可减小飞 轮的惯量或降低飞轮的转速,反之需要减速时可增大飞轮的惯量或提高飞轮的 转速。这样发动机即便是在极限转速下运行也变得很容易实现,例如一分钟几 转或几分钟一转,发动机每次燃烧的喷油量接近定值,即无论负荷如何变化(转 速如何变化),缸内燃烧的工况都可以处于或接近最佳的状态。当发动机处于 低速和怠速的情况下运行时,因不存在飞轮惯量限制的问题,这样发动机的转 速就可以降到很低,单位时间内喷油次数减少,从而单位时间内的喷油总量相 比未调惯量时有所减少,同时也提高了燃油的燃烧效率。传统发动机对油门的控制主要是控制每次喷油的喷油量,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变 角动量发动机对油门的控制则是控制喷油的次数,但每次喷油的油量接近定 值。无论发动机的转速如何,由于每次喷油的油量不变,缸内的燃烧工况都能 处于最佳的状态,进而实现了发动机在全工作域内的高效率。基于缸内的最佳 燃烧工况和单位时间内喷油总量的减少,发动机处于低转速和怠速情况下的耗 油和排放污染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专利技术可以依据发动机的实际负荷或人为期望的负荷信息,经计算机计算 后变成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的控制指令,依据控制指令调节角动量可调机构的角动量,进而实现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的角动量匹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也可设置于传统的发动机中,当发动机需急 加速时可通过减小飞轮的转动惯量或降低飞轮的转速,使发动机对负载的输出 功率相比传统的发动机而言更大,发动机的转速也就能迅速的提高;当发动机 的负荷降低或发动机需要减速吋,可通过增大飞轮的转动惯量或提高飞轮的转 速,使飞轮储存更多的动能,从而达到迅速降低发动机转速的目的。与传统的 发动机相比,设有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的发动机的加速和减速性能都有了很大 的提高。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的效果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节省燃油,环保性能好。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设有负荷晌应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编号1.发动机 4.飞轮7.惯量体2.角动量可调机构 5.转速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3.变速装置 6.闺合装置9.径向可移动惯量体 11.负荷响应控制装置8.轴向惯量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 10.径向惯量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12.齿轮组13.负载14.动力输出轴 15.另一动力输出轴 16.人为期望的负载信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 2、 3、 4、 5和6所示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1, 所述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14与角动量可调机构2连接。请参照图2所示可变角动量发动机,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2设为由变速装 置3和飞轮4所构成的转速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5,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动 力输出轴14经所述变速装置3与所述飞轮4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动力 输出轴14经齿轮组12与负载13连接。请参照图3和5所示可变角动量发动机,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2设为由所 述飞轮4、离合装置6和惯量体7所构成的轴向惯量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8, 所述离合装置6设为机械式、电磁式或液压式,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动力输出 轴14与所述飞轮4连接,所述飞轮4经所述离合装置6与所述惯量体7连接, 所述发动机1的另一动力输出轴15与所述负载13连接。请参照图4所示可变角动量发动机,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2设为所述飞轮 4上设有径向可移动惯量体9的径向惯量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10。请参照图6所示可变角动量发动机,所述角动量可调机构2受所述发动机 1的负荷响应控制装置11控制,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负载13的负载信息和人 为期望的负载信息16输入所述负荷响应控制装置11中变成所述角动量可调机 构2的控制指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14)与角动量可调机构(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14)与角动量可调机构(2)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动量可调机 构(2)设为由变速装置(3)和飞轮(4)所构成的转速可调式角动量可调机构(5),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4)经所述变速装置(3)与所 述飞轮(4)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4)经齿轮组(12) 与负载(13)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角动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动量可调机 构(2)设为由所述飞轮(4)、离合装置(6)和惯量体(7)所构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靳北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