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356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材料以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非水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包括具有可逆的脱嵌锂能力或与锂形成合金的能力的活性组分颗粒,该活性组分颗粒具有碳包覆层,该包覆层含有导电的、弹性的碳材料,该碳材料具有在该负极材料进行电循环时,可逆地膨胀和收缩以维持电极基体中的颗粒之间的电接触的能力。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个目的和优点包括提高了适用于二次电池的高容量活性材料的提高的循环寿命,以及高容量、长寿命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材料以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低成本、更安全、更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可充电电池的发展对满足在汽 车工业、电子通讯工业和军事领域内的广泛市场需要的多种新技术的商业化 进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商业上,基于锂离子的可充电电池技术能够提供 目前最大化的能量密度,但在成本、新应用中对能量和功率的需求方面还存在缺点,而不能满足电动车(EV/HEV's)、网络蜂窝电话、和其它高级便携式 电力设备的需要。为了解决目前锂离子体系的限制,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发展 可替换的正极和负极嵌锂材料(分别为LiCo02和石墨碳)。这包括多种类的 超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金属间化合物负极材料(如Al, Si, Sn, Cu-Sn,等),这些 金属间化合物负极材料具有提供高达4倍于石墨碳的能量密度的潜力。由于 整体的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以及操作负电压与金属锂的析出电位相差较大 而导致潜在安全性能的改善,这些金属间化合物负极能够得到更经济的电池 ($/Whbasis)。此外,这些材料中的锂离子的扩散与石墨碳中的相似,允许 了高电力电池的设计。在理论上具有前景的同时,由于在锂离子在这些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水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包括具有可逆的脱嵌锂能力或与锂形成合金的能力的活性组分颗粒,该活性组分颗粒具有碳包覆层,该包覆层含有导电的、弹性的碳材料,该碳材料具有在该负极材料进行电循环时,可逆地膨胀和收缩以维持电极基体中的颗粒之间的电接触的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D开普勒王瑀刘宏建
申请(专利权)人:法拉赛斯能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