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开宇专利>正文

直热管束式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999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消除粉尘产生,减少燃料消耗占地面积小的直热管束式烘干机,它是由筒体、前后端板、中间支承板和数根加热管、二个滚圈、四个托轮和数个轴承座、减速机、支架、一个挡轮、前后端盖及排汽管构成。作业时热气从进热气口流入前端盖再流入各加热管内,尾气从后端盖流经排废口排出机外。被烘干物料从盛料斗加入通过下料管流入筒体内,再由筒体前端向后通过过料口移动到筒体后端再从出料孔流入盛料槽,而后从出料口流到机外。当筒体转动时扬料板把物料向上扬起而后呈雨状洒落到加热管上进行热交换,产生的水蒸汽从筒体内后端往前通过排汽孔流向出汽孔,而后通过出汽管流向排汽管最后从排汽管排出机外,从而完成脱水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尤其是由筒体、滚圈、托轮、大齿圈、头罩、尾罩组成的热风直接加热的滚筒式干燥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用热风直接加热的滚筒式干燥机的构造是由头罩、筒体、滚圈、 托轮、大齿圈、减速机、尾罩组成。将热风直接从筒体进料端进入,废气从筒体出料端排出, 靠减速机通过大齿圈带动筒体旋转把物料抛起与热风接触达到干燥目的。但是这种干燥方 式具有粉尘大、耗能多、卫生标准差的缺点。 为了克服现有的热风直接加热的滚筒式干燥机具有粉尘大、耗能多、卫生标准差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热管束式烘干机,该直热管束式烘干机不仅能消除粉尘的产生, 而且还能大量减少热能的损耗并提高烘干物的卫生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筒体由铁板制成长圆筒形筒体,筒 体内设置有数块扬料板、数根加热管、数块中间支承板和后端支承板,中间支承板上开有数 个管孔、中间设置有排汽孔、周边开有数个过料口 ,后端支承板上开有数个管孔,筒体两端 设置有已开好管孔和出汽孔的前端板及开好管孔的后端板,加热管置于前端板、中间支承 板、后端支承板和后端板的管孔中,两头焊接固定在前端板和后端板的管孔上,中间支承在 中间支承板和后端支承板的管孔中并呈活动连接。前端板、中间支承板和后端支承板周边 用焊接固定在筒体上,后端板置于筒体内呈活动连接。扬料板焊接固定在筒体内周边上。 筒体前端设置有前端盖,前端盖周边与筒体呈活动连接,中间与固定在前端上的出气管呈 活动连接,进热气口设置在前端盖下端,前端盖焊接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用螺栓固定在机座 上。出气管前端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焊接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用螺栓固定在机座上。排气 管中间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上端焊接固定在排气管上。盛料斗设置在下料管上端并用焊 接固定。筒体后端设置有后端盖,后端盖周边与后端板周边呈活动连接,后端盖焊接固定在 支架上,支架用螺栓固定在机座上。筒体后端周边设置有数个出料孔,出料孔周边设置有盛 料槽、盛料槽与筒体呈活动连接,盛料槽焊接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座上。 出料口设置在盛料槽下端。后端盖设置在筒体后端,用焊接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用螺栓固定 在机座上,后端盖周边与后端板呈活动连接,排废气口设置在后端盖的中心位置。筒体外设 置有二个滚圈,滚圈用焊接固定在筒体上。各滚圈下部由二个托轮托住支承呈滚动连接,托 轮轴支承在轴承座上呈滚动连接,轮承座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又用螺栓固定在机座 上,托轮一边设置有减速机,托轮轴与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用螺栓固定在 机座上。前端滚圈下部设置有挡轮。挡轮中心设置有轴承与立轴呈滚动连接、立轴与立轴 座呈固定连接、立轴座用螺栓固定在机座上,挡轮与前端滚圈侧面呈滚动连接,作业时在设 置在排废气口外的机外引风装置作用下,热气从进热气口进入前端盖内然后进入各加热管内从前端流向后端把管道加热,最后经热交换后的低温尾气由后端盖中的排废气口排出机 体外。安装时机座与基础前端高于后端呈一定水平斜度,使筒体旋转时物料才能在筒体内 从前端向后端移动。 本专利技术直热管束式烘干机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物料加入筒体前端的盛料斗,然 后从下料管流入筒体内,在筒体内装有一定物料时,开始提供热气,这时筒体由减速机带动 托轮,由托轮带动滚圈使筒体旋转,筒体旋转后在筒体内的物料由扬料板把物料扬至筒体 上方然后洒落在各加热管上加热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产生的水蒸汽在设置在排气管外的 机外引风装置作用下在筒体中由后往前通过排汽孔、出汽孔经出气管流入排气管被抽出机 外,从而完成脱水工作,筒体内被烘干的物料由于筒体前高后低呈一定水平斜度,旋转时物 料通过过料口从前端流向后端而后由出料孔流到盛料槽再由出料口流出机外,从而完成物 料从进料到出料烘干的全过程。被烘干的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在筒体内从前端逐渐往后端 位移,在扬料板的扬料作用下,筒体内的物料呈下雨状状态与各加热管进行热交换,热交换 十分充分,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再来干燥时筒体内物料呈雨状状态,水蒸汽在机外引风装 置的作用下从筒体内后端通过排汽孔往前端流动,这时后端干燥后产生的物料粉尘也跟着 水蒸汽往前端流动,因为湿料是从前端进去的,所以这些往前端流动的粉尘最后会被前端 呈雨状的湿料粘住,从而消除了粉尘流出机外,达到了无尘环保效果。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下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剖视构造示意图。 图中(1)滚圈〈一 > ;(2)筒体;(3)扬料板;(4)盛料斗;(5)前端板;(6)过料口 ; (7)中间支承板;(8)管孔〈一 > ;(9)管孔〈二 > ; (10)下料管;(11)排汽管;(12)出汽孔; (13)加热管;(14)出汽管;(15)前端盖;(16)支架〈一 > ;(17)支架〈二 > ; (18)进热气口 ; (19)托轮〈一 > ;(20)减速机〈一 > ;(21)机座;(22)滚圈〈二 > ; (23)盛料槽;(24)出料孔;(25)排汽孔;(26)管孔〈三> ;(27)管孔〈四> ;(28)后端盖;(29)后端板;(30)后端 支承板;(31)排废气口 ; (32)托轮〈二 > ; (33)轴承座〈二 > ; (34)减速机〈二 > ; (35)支架〈四> ;(36)出料口 ; (37)支架〈六> ;(38)支架〈五> ;(39)轴承座〈一 > ;(40)挡轮;(41)立轴座;(42)支架〈三〉。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直热管束式烘干机产业制造时,用铁板制成长圆筒形筒体(2),筒体(2)内 设置数块扬料板(3)、数根加热管(13)、数块中间支承板(7)和后端支承板(30),扬料板 (3)用焊接固定在筒体(2)内壁上,中间支承板(7)上开有数个管孔〈二〉(9)、一个排汽孔 (25)和周边开有数个过料口 (6)并用焊接固定在筒体(2)内,后端支承板(30)上开有数个 管孔〈三>(26)并用焊接固定在筒体(2)内,筒体(2)前端设置有前端板(5)、前端板(5) 中间设置有出汽孔(12)和数个管孔〈一〉(8)并用焊接固定在筒体(2)内,后端板(29)设 置在筒体(2)后端并相互呈活动连接、后端板(29)上设置有数个管孔〈四X27),加热管 (13)设置于管孔〈一 > (8)、管孔〈二 > (9)、管孔〈三> (26)和管孔〈四> (27)中,中间与 管孔〈二 > (9)和管孔〈三> (26)呈活动连接、两头与管孔〈一 > (8)和管孔〈四> (27)用焊接固定连接。出汽管(14)设置在前端板(5)中心的出汽孔(12)上并用焊接固定在前端 板(5)上,筒体(2)前端设置有前端盖(15)、前端盖(15)周边与筒体(2)呈活动连接,中 间与出汽管(14)呈活动连接,进热气口 (18)设置在前端盖(15)下端,前端盖(15)焊接固 定在支架〈二〉(17)上。出汽管(14)前端设置有排汽管(ll),排汽管(11)焊接固定在支 架〈一>(16)上,支架〈一〉(16)用螺栓固定在机座(21)上。排汽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热管束式烘干机,由筒体(2)、滚圈<一>(1)、扬料板(3)、盛料斗(4)、前端板(5)、中间支承板(7)、下料管(10)、排汽管(11)、加热管(13)、出汽管(14)、前端盖(15)、进热气口(18)、托轮<一>(19)、减速机<一>(20)、机座(21)、滚圈<二>(22)、盛料槽(23)、出料孔(24)、后端盖(28)、后端板(29)、后端支承板(30)、托轮<二>(32)、轴承座<二>(33)、减速机<二>(34)、出料口(36)、轴承座<一>(39)、挡轮(40)、立轴座(41)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开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开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