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云恒专利>正文

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746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是取一为可透光材质的导光板;以及在该导光板至少一面上以成型刀具成型出凹陷状的反射部。藉此,可利用相关刀具在导光板上成型出各反射部,除可使该导光板达到易于制作、平整不易变形以及提升良率的功效外,亦可同时让导光板在使用时,达到亮度均匀以及易于组装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利用相关刀具在导光板上成型出各反射部,除可使该导光板达到易于制作、平整不易变形以及提升良率的功效外,亦可同时让导光板在使用时,达到亮度均匀以及易于组装的功能的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按,一般现有习用的导光板结构(如图1所示),其是由一导光板41、及多数设于导光板41上的反光区42所构成,而该反光区42在制作时,是以热压方式、或射出成型的方式成形于导光板41上;藉此,可配合发光单元发射出光源由导光板41的侧缘进入,之后再以各反光区42将光源进行折射,进而达到导光的功效。 虽然上述现有习用的导光板41可利用反光区42将光源折射而达到导光效果,但是由于该反光区42在制作时,是以热压方式、或射出成型的方式成形于导光板41上,因此,在制作时皆会在反光区42及其周缘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而造成导光板41的变形及翘曲(如图2所示),使该导光板41无法达到所需的平整度,导致该导光板41因变形而有不易组装定位、以及光源折射的偏差,而在使用时有亮度不均匀的情形发生。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导光板结构在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制造方法又没有适切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导光板结构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导光板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导光板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利用相关刀具在导光板上成型出各反射部,除可使该导光板达到易于制作、平整不易变形以及提升良率的功效外,亦可同时让导光板在使用时,达到亮度均匀以及易于组装的功效,非常适于实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 取一为可透光材质的导光板;以及步骤二 是在该导光板至少一面上以成型刀具成型出凹陷状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 刀具以切割方式成型。 前述的, 刀具刮出成型。 前述的,槽、u形槽或u形槽。 前述的, 可为相同或不同的间距。 前述的, 或不同的深浅度。 前述的, 直向、横向或几何图形的形状。 前述的, 导光板的一面或二面上。 前述的, 多数相同或不同深浅落差的凹陷区。 前述的,线束状 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改善现有习用导光板的种种缺点,可利用相关刀具在导光板上成型出各反射部,除可使该导光板达到易于制作、平整不易变形以及提升良率的功效外,亦可同时让导光板在使用时,达到亮度均匀以及易于组装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是取一为可透光材质的导光板;以及在该导光板至少一面上以成型刀具成型出凹陷状的反射部。藉此,可利用相关刀具在导光板上成型出各反射部,除可使该导光板达到易于制作、平整不易变形以及提升良率的功效外,亦可同时让导光板在使用时,达到亮度均匀以及易于组装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是配合成型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是配合成型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是可为V形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间的间距是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是可为相同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是可设置为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是分别设于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之中是设有 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是可为密集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用导光板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习用导光板的侧视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制作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俯视图。 图6的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沿图9的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沿图9的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成型状态侧视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成型状态侧视图。 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19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11、11a、llb、llc、lld、lle、llf :导光板 12、12a、12b、12c、12d、12e、12f、12g、12h、12i、12j :反射部 121e、121g :凹陷区 21、21a、21b :成型刀具 211b:锯齿刀刃 31 :发光单元 41 :导光板 42 :反光区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 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 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是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制作方式示意图、本发 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及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发 明是一种,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一 取一为可透光材质的导光板11 ;以及 步骤二 是在该导光板11至少一面上以成型刀具21利用切割方式成型出凹陷状 的反射部12,而各反射部12是可为V形槽、U形槽或U形槽的凹槽状(今本专利技术是以V形 槽为例),因此,可使该导光板11达到易于制作、平整不易变形以及提升良率的功效,而各 反射部12间的间距是可为不同的间距,且各反射部12是可为相同的深浅度,又各反射部12 是可设置为直向、横向或几何图形的形状。如是,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具反射结构 的导光板制作方法。 当运用时,是可将本专利技术与相关的电子器物结合,作为电子用品的按键导光板、电5子产品的键盘导光板、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仪表板的导光板、触控面板的导光板、液晶屏幕 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取一为可透光材质的导光板;以及步骤二:是在该导光板至少一面上以成型刀具成型出凹陷状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取一为可透光材质的导光板;以及步骤二是在该导光板至少一面上以成型刀具成型出凹陷状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个 或多个反射部是配合成型刀具以切割方式成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个 或多个反射部是配合成型刀具刮出成型。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个 或多个反射部是为V形槽、U形槽或U形槽。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反射结构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个 或多个反射部间的间距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恒
申请(专利权)人:徐云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