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的馈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38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包含:基板,包含第一面与第二面;铺设于该第一面的第一辐射单元与绝缘单元,该第一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及该绝缘单元之间;第一馈入点,形成于该第二面且穿透基板与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一辐射单元共面且一端与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第一间隙,形成于第一辐射单元及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之间;第二馈入点,形成于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电性相接;该基板的该第二面紧邻至少一金属零组件。辐射单元不会直接面对电子装置的电池模块或其他金属零组件,减少金属障蔽干扰辐射单元收发信号的机会,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利用斧状接地单元来增加操作频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尤指一种馈入点形成基板的第二面而天线辐射体在基板的第一面的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今电子装置是走向微型化的设计,造成电子装置机壳内部空间狭小,天线 因此将紧邻电池、主机板、LCD面板等大型金属件,容易形成类似金属屏蔽而干扰天线的讯 号接收。而以往天线的馈入点与辐射体均位于同一平面,易受周遭金属件的干扰,而造成天 线的讯号接收不良,且现有天线一般均采用L型接地单元的设计,其操作频宽会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可使辐射单元不会直接面对电子装置的 电池模块或其他金属零组件,进而减少金属障蔽干扰辐射单元收发信号的机会,将是本发 明所欲积极探讨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其主要目的为解决现有天线的馈入结构,其易 受周遭金属件的干扰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其包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一第 一辐射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一绝缘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使该 第一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及该绝缘单元之间;一第一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 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一辐射单元共面, 其一端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一斧状 接地单元之间;一第二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斧状接 地单元电性相接;以及其中,该基板的该第二面紧邻至少一金属零组件。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样态为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其包括一基板,包含相对称的两个平面;一第一辐射单元,其铺设于该相对称的两个平面的其中一个平面;一第一馈入点,与该 第一辐射单元非共面形成于该相对称的两个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一辐射单元共面设置于该基板,其一端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之间;一第二馈入点,与该第一馈入点共面设置于该基板,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电性相接;以及其中,该第一馈入点与该第二馈入点紧邻至少一金属零组件。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分别设置于该基板的两个相对称的平面。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为两个相对称的非共面平面。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单元,通过调整该匹配单元的尺寸大小,以将该 第一辐射单元阻抗匹配。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匹配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更包含一第二辐射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且该绝缘单 元使该第二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及该绝缘单元之间;一第三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 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二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二辐射单 元共面,其一端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二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及该第 二斧状接地单元之间;以及一第四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 第二斧状接地单元电性相接。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单元,通过调整该匹配单元的尺寸大小,以将该 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阻抗匹配。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第一馈入点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一斧状接地单 元相接处电性相接。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的该端为一细长 柄状单元,并延伸连接至一大面积块状单元,形成近似斧状的接地单元,以增加该第一辐射 单元的操作频宽。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第一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的 该细长柄状单元之间。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第三馈入点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二辐射单元及该第二斧状接地单 元相接处电性相接。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电性相接的该端为一细长 柄状单元,并延伸连接至一大面积块状单元,形成近似斧状的接地单元,以增加该第二辐射 单元的操作频宽。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第二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及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的 该细长柄状单元之间。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一辐射单元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是为一体成形。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一辐射单元、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该第二辐射单元与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是为一体成形。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电性相接。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是为一体成形。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该匹配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 电性相接处。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与该匹配单元是为 一体成形。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一辐射单元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的工作频率不同。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基板具有一接合部,以将该天线与一电子装置接合。 较佳者,本专利技术的该基板为一印刷电路板。 藉此,本专利技术的天线的馈入结构可使辐射单元不会直接面对电子装置的电池模块 或其他金属零组件,进而减少金属障蔽干扰辐射单元收发信号的机会,达到大幅提升讯号 收发效能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背面透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天线的馈入结构;2-基板;3-第一辐射单元;4-绝缘单元;5-第一馈入点; 6-第一斧状接地单元;7-第一间隙;8-第二馈入点;9-电子装置;10-接合部;11_第二辐 射单元;12-第三馈入点;13-第二斧状接地单元;14-第二间隙;15_第四馈入点;16_匹配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 图式,对本专利技术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图1、图2以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背面透视图及正面视图, 请同时参考图1、图2以及图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l,其包括一基板2,包含一 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分别设置于该基板2相对称的两个平面;一第一 辐射单元3,其铺设于该基板2的该第一面;一绝缘单元4,其铺设于该基板2的该第一面, 使该第一辐射单元3设于该基板2及该绝缘单元4之间;一第一馈入点5,其形成于该基板 2的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2与该第一辐射单元3电性相接;一第一斧状接地单元6,与该第 一辐射单元3共面,其一端与该第一辐射单元3电性相接,其斧状结构可增加该第一辐射单 元3的操作频宽;一第一间隙7,其形成于该第一辐射单元3及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6之间; 一第二馈入点8,其形成于该基板2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2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6 电性相接;其中,该基板2的该第二面紧邻至少一金属零组件(例如,一电池、主机板或显示 面板,但不限于此)。 一般来说,为使天线获得较佳收发效能及降低制造成本,较佳是该第一 辐射单元3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6是为一体成形的金属结构。另由于天线一般是设于一 电子装置9(例如,移动上网装置,但不限于此)中,较佳是该基板2具有一接合部10,以将 该天线与该电子装置9接合,如图l所示,该第一馈入点5及该第二馈入点8是面向该电子 装置9之内部而该第一辐射单元3是面向该电子装置9之外部使该第一辐射单元3不会直 接面对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板,包含相对称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一第一辐射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一绝缘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使该第一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及该绝缘单元之间;一第一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一辐射单元共面,其一端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之间;一第二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电性相接;其中,该基板的该第二面紧邻至少一金属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天线的馈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板,包含相对称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一第一辐射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一绝缘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使该第一辐射单元设于该基板及该绝缘单元之间;一第一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一辐射单元共面,其一端与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一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之间;一第二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电性相接;其中,该基板的该第二面紧邻至少一金属零组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的馈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辐射单元,其铺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且该绝缘单元使该第二辐射单元设于 该基板及该绝缘单元之间;一第三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电性相接;一第二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二辐射单元共面,其一端与该第二辐射单元电性相接; 一第二间隙,其形成于该第二辐射单元及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之间;以及 一第四馈入点,其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且穿透该基板与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电 性相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的馈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匹配单元,以将该 第一辐射单元及该第二辐射单元阻抗匹配。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的馈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单元与该第一斧状 接地单元是为一体成形。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的馈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单元、该第一斧状接 地单元、该第二辐射单元与该第二斧状接地单元是为一体成形。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的馈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斧状接地单元与该第二 斧状接地单元是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杰罗国彰
申请(专利权)人: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