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体铰链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密封腔体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071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体铰链装置,所述腔体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座、转动轴及铰链,所述铰链座包括底座及两侧块,两所述侧块相对的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侧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侧块开设有腰形通孔,所述铰链包括外连接部及铰链连接部,所述铰链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入两所述侧块之间并开设有与所述腰形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转动轴固定地穿过所述圆孔且两端自由滑动地设于所述腰形通孔中。把所述腔体铰链装置安装于密封腔体机构上,由于所述侧块的上设有腰形通孔,腔盖因大气压力而向腔体平行贴合,使密封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腔体铰链装置的密封腔体机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腔体密封
,特别涉及一种腔体铰链装置以及具有所述腔体铰链装置的密封腔体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代生产线上,为了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 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经常需要运用到密封装置。密封可分为 相对静止接合面间的静密封和相对运动接合面间的动密封两大类。静密封主要有点密封, 胶密封和接触密封三大类。根据工作压力,静密封由可分为中低压静密封和高压静密封。中 低压静密封常用材质较软,垫片较宽的垫密封,高压静密封则用材料较硬,接触宽度很窄的 金属垫片。动密封可以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按密封件与其作用相对运 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以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一般说来,接触式密封的密封 性好,但受摩擦磨损限制,适用于密封面线速度较低的场合。非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较差, 适用于较高速度的场合。真空封装、镀膜、清洗等,往往需要运用到密封腔结构,传统的密封 腔结构的铰链轴孔采用圆形孔,腔盖闭合抽真空时,腔盖受大气压力后不能使腔盖平行地 贴紧腔体,腔盖内的橡胶密封圈压迫量不均勻,从而影响了密封腔体的整体密封效果。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密封腔结构的,能使腔盖平行地贴紧腔体的腔体铰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腔盖平行地贴紧腔体的腔体铰链装置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腔盖平行地贴紧腔体的密封 腔体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腔体铰链装置,所述腔体 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座、转动轴及铰链,所述铰链座包括底座及两侧块,两所述侧块相对的设 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侧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侧块开设有腰形通孔,所述铰链包 括外连接部及铰链连接部,所述铰链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连 接部的另一端伸入两所述侧块之间并开设有与所述腰形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转动轴固 定地穿过所述圆孔且两端自由滑动地设于所述腰形通孔中。所述腔体铰链装置还包括六角紧定螺钉,所述铰链连接部及转动轴均开设有相互 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六角紧定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内六角紧定螺钉使所述铰链连接 部与所述轴更好的固定连接。所述腔体铰链装置还包括两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外并夹于所述 铰链连接部与所述侧块之间。所述调节环用于调节所述铰链连接部与所述侧块之间的间 隙,保证所述铰链的转动的流畅性。所述底座对应所述侧块的外侧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外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腔体与所述腔体铰链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孔 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腔盖与所述腔体铰链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密封腔体机构包括腔体、腔盖、拉手及腔体铰链装置,所述拉手 固定于所述腔盖的一端,所述腔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腔体铰链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腔 体铰链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所述腔体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座、转动轴及铰链, 所述铰链座包括底座及两侧块,两所述侧块相对的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侧块与所述 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侧块开设有腰形通孔,所述铰链包括外连接部及铰链连接部,所述铰链 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入两所述侧块之间并 开设有与所述腰形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转动轴固定地穿过所述圆孔且两端自由滑动地 设于所述腰形通孔中。所述腔盖的内侧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燕尾槽与所述 橡胶密封圈的配合使用让腔盖能均勻贴合腔体,从而保证腔体的整体密封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腔体铰链装置的转动轴孔 是腰形通孔,设于所述侧 块上,当腔体铰链装置安装到密封腔体机构上时,腔盖因大气压力能向腔体平行贴合,密封 效果更好。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a是本技术密封腔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Ib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腔体铰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密封腔体机构的腔盖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a所示,本技术密封腔体机构1000,包括腔体400、腔盖300、拉手200, 以及腔体铰链装置100。所述拉手200固定于所述腔盖300的一端,所述腔盖300的另一 端与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的另一端与所述腔体 4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的数量为2个。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 用于连接所述腔体400以及所述腔盖300,并使所述腔盖300绕所述腔体400自由转动。所 述拉手200用于让手拉动从而打开所述腔盖300或者推动从而关闭所述腔盖300。具体地,结合图Ib和图2,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包括铰链座10、转动轴20,以及 铰链30。所述铰链座10包括底座11以及两侧块12,两所述侧块12相对的设于所述底座 11的两侧,所述侧块12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侧块12的上端开设有腰形通孔13。 所述铰链30包括外连接部31以及铰链连接部32。所述铰链连接部32的一端与所述外连 接部31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32的另一端伸入两所述侧块12之间并开设有与所述腰 形通孔13相对应的圆孔(图未示)。所述转动轴20固定地穿过所述圆孔且两端自由滑动 地设于所述腰形通孔13中。所述底座11对应所述侧块12的外侧设有第一安装孔14a,第一螺钉14b旋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4a内,从而使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与所述腔体400 固定连接。所述外连接部3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33a,第二螺钉33b旋合于所述第 二安装孔33a内,从而使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所述腔盖300固定连接。 较佳者,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还包括六角紧定螺钉40b,所述铰链连接部32及转 动轴20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安装孔40a,所述六角紧定螺钉40b穿过所述安装孔40a,从而 使腔体铰链装置100与所述转动轴20固定连接。所述内六角紧定螺钉40b使所述铰链连 接部32与所述转动轴20更好的固定连接。较佳者,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还包括两调节环60,所述调节环60套设于所述转 动轴20外,并夹于所述铰链连接部32与所述侧块12之间。所述调节环60用于调节所述 铰链连接部32与所述侧块12之间的间隙,保证所述铰链30转动的流畅性。较佳者,参考图3和图4,所述腔盖与所述腔体相接触处开设有燕尾槽310。所述 燕尾槽310内开设橡胶密封圈320,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圈320为橡胶0圈,所述橡胶 密封圈320凸出所述燕尾槽310。所述燕尾槽310与所述橡胶密封圈320的配合使用让所 述腔盖300能均勻贴合所述腔体400,从而保证所述密封腔体机构1000的整体密封效果。本技术腔体铰链装置100的转动轴孔是腰形通孔13, 所述腰形通孔13设于所 述侧块12的上端,当所述腔体铰链装置100安装到所述密封腔体机构1000上时,由于所述 腰形通孔13,所述腔盖300因大气压力能向所述腔体400平行贴合,所述腔盖300内侧的橡 胶密封圈320压迫量均勻,密封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铰链连接部32除了通过内六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体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座、转动轴及铰链,所述铰链座包括底座及两侧块,两所述侧块相对的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侧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侧块开设有腰形通孔,所述铰链包括外连接部及铰链连接部,所述铰链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入两所述侧块之间并开设有与所述腰形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转动轴固定地穿过所述圆孔且两端自由滑动地设于所述腰形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腔体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座、转动轴及铰链,所述铰链座包括底座及两侧块,两所述侧块相对的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侧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侧块开设有腰形通孔,所述铰链包括外连接部及铰链连接部,所述铰链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入两所述侧块之间并开设有与所述腰形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转动轴固定地穿过所述圆孔且两端自由滑动地设于所述腰形通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六角紧定螺钉,所述铰链连 接部及转动轴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六角紧定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套设 于所述转动轴外并夹于所述铰链连接部与所述侧块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对应所述侧块的外侧设 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外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5.一种密封腔体机构,包括腔体、腔盖、拉手及腔体铰链装置,所述拉手固定于所述腔 盖的一端,所述腔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腔体铰链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腔体铰链装置的 另一端与所述腔体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生范继良刘惠森王曼媛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