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齿轮轴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45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齿轮轴承单元,包括单元外圈、两个内圈、两列圆锥滚子、两幅保持器和锁扣,所述单元外圈的内侧设有两列平行的圆锥形内滚道,分别与两个内圈的外滚道配合,构成两条滚动滚道;两内圈通过锁扣定位固定;两列圆锥滚子分别安放在两副保持器中,由保持器引导,两列圆锥滚子分别位于两条滚动滚道内,与滚道滚动接触;单元外圈1上带有用来与桥体过渡箱壳体直接连接的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动齿轮轴承单元是预紧力已经调整好的一个整体,不需要再采用调整垫片进行调整,结构简化,安装简便,缩短了双联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生产装配时间,并确保了轴承单元使用效果最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齿轮轴承单元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用于重型商用车的双联驱动中桥中 央传动机构主动圆锥齿轮轴的回转支承的主动齿轮轴承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商用车的双联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中,主动齿轮的回转支承都 是用两套经严格选配的单列中型圆锥滚子轴承成对安装构成。由滚子轴承、隔 圈、轴承座、外圈压盖、调整垫片等多个零件组合而成。在装配过程中,轴承安装部件较多,装配复杂,轴承预紧力的调节通过调 整轴承外圈压盖上的调整垫片来实现。而主、被动齿轮的安装距又是通过调整 轴承壳与过渡箱连接面的调整垫片来实现的。这样,中央传动机构装配过程中, 常常因主、被动齿轮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而改变了已调整好的轴承预紧力,又需 要重复调整轴承的预紧力。而轴承预紧力的调整效果又直接影响到轴承承载能 力,这一方面制约了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整个底 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齿轮轴承单 元,能够预先调整好预紧力并结构稳定,能够縮短双联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 生产装配时间,并确保轴承单元使用效果最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主动齿轮轴承单元,包括单元外 圈、两个内圈、两列圆锥滚子、两幅保持器和锁扣,所述单元外圈的内侧设有 两列平行的圆锥形内滚道,分别与两个内圈的外滚道配合,构成两条滚动滚道; 两内圈通过锁扣定位固定;两列圆锥滚子分别安放在两副保持器中,由保持器引导,两列圆锥滚子分别位于两条滚动滚道内,与滚道滚动接触;单元外圈1 上带有用来与桥体过渡箱壳体直接连接的法兰。作为优选,所述两列圆锥滚子的回转中心距为30mm-40mm,即在同样的安装 空间,轴承单元中两列圆锥滚子的回转中心距比原结构的回转中心距增加了 6腿 12mm,使得主动齿轮到轴承支点的距离縮短了 5%以上,从而有效提高了双 联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的刚度。作为优选,所述单元外圈的四周对称分布有四个注油孔。轴承单元外圈的 四周分布四个注油孔,可以保障其内的圆锥滚子运转时获得充分的润滑。作为优选,所述单元外圈的内滚道和内圈的外滚道圆锥面素线均带有凸度。 从而使得轴承单元即可获得更高的承载能力,又可显著提高滚动接触疲劳抗力, 确保轴承单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主动齿轮轴承单元是预紧力己经调整 好的一个整体,不需要再采用调整垫片进行调整,可直接安装在桥体过渡箱壳 体上,安装简便,大大縮短了双联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生产装配时间,并确 保了轴承单元使用效果最佳。不但提高了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的质量,而且 提高了整个底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提高了重型卡车用双联驱动桥的承载能力 和运行可靠性,同时由于轴承单元安装维护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双联驱动桥 中央传动机构的生产装配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动齿轮轴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l,主动齿轮轴承单元,包括单元外圈1、两个内圈2、两列圆锥滚 子3、两幅保持器4和锁扣5,所述单元外圈1的内侧设有两列平行的圆锥形内 滚道,分别与两个内圈2的外滚道配合,构成两条滚动滚道;两内圈2通过锁扣5定位固定;两列圆锥滚子3分别安放在两副保持器4中,由保持器4引导, 两列圆锥滚子3分别位于两条滚动滚道内,与滚道滚动接触;单元外圈1上带 有用来与桥体过渡箱壳体直接连接的法兰。整个单元为一个固定的整体,其预 紧力已经调整好,不需要再设置调整垫片进行调节,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生产 效率。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所述两列圆锥滚子3的回转中心距为30mm-40mm,即 在与原来同样的安装空间,轴承单元中两列圆锥滚子的回转中心距比原结构的 回转中心距增加了 6腿 12腿,使得主动齿轮到轴承支点的距离縮短了 5%以上, 从而有效提高了双联驱动中桥中央传动机构的刚度。所述单元外圈1的四周对 称分布有四个注油孔6。可以保障其内的圆锥滚子3运转时获得充分的润滑。所 述单元外圈1的内滚道和内圈2的外滚道圆锥面素线均带有凸度。圆锥滚子3 组件采用强度优先的优化设计,滚子端面为球冠。从而使得轴承单元即可获得更 高的承载能力,又可显著提高滚动接触疲劳抗力,确保轴承单元具有很高的可 靠性。以上主动齿轮轴承单元组合过程中,预调好轴承预紧力。 这种新型的主动齿轮轴承单元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重型卡车用双联驱动 桥的承载能力和运行可靠性,同时由于轴承单元安装维护非常方便,大大提高 了双联驱动桥中央传动机构的生产装配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 技术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主动齿轮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外圈(1)、两个内圈(2)、两列圆锥滚子(3)、两幅保持器(4)和锁扣(5),所述单元外圈(1)的内侧设有两列平行的圆锥形内滚道,分别与两个内圈(2)的外滚道配合,构成两条滚动滚道;两内圈(2)通过锁扣(5)定位固定;两列圆锥滚子(3)分别安放在两副保持器(4)中,由保持器(4)引导,两列圆锥滚子(3)分别位于两条滚动滚道内,与滚道滚动接触;单元外圈1上带有用来与桥体过渡箱壳体直接连接的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1. 主动齿轮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外圈(1)、两个内圈(2)、两列圆锥滚子(3)、两幅保持器(4)和锁扣(5),所述单元外圈(1)的内侧设有两列平行的圆锥形内滚道,分别与两个内圈(2)的外滚道配合,构成两条滚动滚道;两内圈(2)通过锁扣(5)定位固定;两列圆锥滚子(3)分别安放在两副保持器(4)中,由保持器(4)引导,两列圆锥滚子(3)分别位于两条滚动滚道内,与滚道滚动接触;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爱祥周守虎马文静康乃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兆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