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车辆用手动换向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625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道车辆用手动换向座椅,包括支承架1、安装架2、靠背3、座垫4、头靠5、扶手6、脚踏7和双摇杆换向机构。用手推动靠背上部的把手则靠背通过双摇杆换向机构使座垫向反方向移动和倾斜,完成座椅换向。座垫及其承受的重量通过座垫两端的支承轮传递到座垫下面的安装架、支承架上,并沿着安装架上的滑道与靠背连动。座垫在向反方向移动和倾斜的同时,铰接在支承轮上的拉板拉动板条摆动臂带动脚踏横梁落下或收起实现换向。该座椅坐舒适、结构紧凑、手动换向方便,不仅能够适应高速动车组的需要,还可广泛用于其它各种铁路客车,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座椅和整车的造价而且还可以增加车辆的定员,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道车辆内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手动换向座椅。
技术介绍
出门旅行时,长时间背离行驶方向乘坐交通工具,往往使人产生许多不舒服的感 觉。因此,乘坐列车旅行的乘客,大都喜欢面向行驶方向乘坐,手动换向座椅就是为解决这 个问题而设计的。但现有的手动换向座椅结构复杂、造价高、占用空间较大,所以只有少数 高档车辆装用。低档的手动换向座椅也曾出现过,由于结构、舒适程度较差而未被选用。近 年来随着铁道运输的快速发展,高速、准高速动车组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推广。但在这种 新型高速、准高速交通工具中,由于没有合适的换向座椅现在各主机厂只好装用价格较高 定员较少的软座椅。市场急需一种舒适、紧凑、换向方便、价廉的新型换向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坐舒适、结构紧凑、手动换向轻便、定位稳定、轻型廉 价的铁道车辆用手动换向座椅,以求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本专利技术由支承架、安装架、靠背、座垫、头靠、扶手、脚踏和双摇杆换向机构等部件 组合构成。安装架设置在支承架中部,头靠设置在靠背的上端,靠背的下端通过双摇杆换向 机构铰接在安装架上,座垫、脚踏也分别通过双摇杆换向机构绞接在安装架上,扶手设置在 支承架上部。 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架由铝合金压铸成形,上部设有扶手连接孔,中部设有安装架连接 孔,下部设有气弹簧铰接孔,底部设有地板连接孔。安装架包括侧板、钢管、滑道;两组钢管 和滑道轴对称设置在侧板上,滑道为弧形。靠背主体骨架由矩形钢管焊接组成,双面铆结簿 铝板构成骨架单元,每个骨架单元的上部设有螺栓孔用以和头靠连结,下端设有螺栓孔用 以和双摇杆换向机构连结,每个骨架两面粘敷泡沫垫,外套蒙面布,靠背两面的形状对称, 符合人体工程学规定的原则。座垫主体骨架由矩形钢管焊接组成,上面铆结簿铝板,在主 体骨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摆臂滑道和两个支承轮,支承轮支承在安装架上的滑道中,骨架 上面粘敷泡沫垫,外包敷蒙面套;摆臂滑道具有垂向滑道,且定位于座垫每端的中心处。头 靠包括侧把手、中部把手和头靠骨架;头靠骨架两面粘敷泡沫垫,外包敷蒙面套,侧把手或 侧把手和中部把手分别设置在头靠骨架侧面上,每个头靠骨架的下横梁上设有多个固定螺 栓,头靠通过该螺栓连接在靠背上。脚踏包括横梁、板条摆动臂、拉板;横梁采用椭圆形铝合 金管型材制作,其两端设有板条摆动臂,板条摆动臂的末端绞接在安装架上,各摆动臂的中 部设有一拉板并与座垫上的支承轮绞接。双摇杆换向机构包括摆臂、副摇杆、主摇杆、摇杆 座、气弹簧;摆臂的一端设有滑块,该滑块嵌入设在座垫上的摆臂滑道中,另一端固定绞接 在安装架上,固定绞接点处还附有从动齿轮;摇杆座连接在靠背的下端,副摇杆和主摇杆的 一端分别铰接在摇杆换向座上,另一端分别固定铰接在安装架上,主摇杆的固定绞接点处 附有驱动齿轮,该固定绞接点的下端还设有一延长段,延长段的端部与气弹簧的一端绞接,气弹簧的另一端绞接在支承架下端;摆臂绞接于两摇杆绞接固定点连线的中点,其上所附 的从动齿轮与摇杆上的驱动齿轮相同并啮合。 本专利技术实际使用时,用手推动靠背上部的把手则靠背通过摇杆座驱动主、副摇杆 绕铰接轴摆动,在主、副摇杆的驱动下摆臂向反方向摆动并使座垫向反方向移动和倾斜,完 成座椅换向。座垫及其承受的重量通过座垫两端的支承轮传递到座垫下面的安装架、支承 架上,并沿着安装架上的滑道与靠背连动。座垫在向反方向移动和倾斜的同时,铰接在支承 轮上的拉板拉动板条摆动臂带动脚踏横梁落下或收起实现换向。 本专利技术乘坐舒适、结构紧凑、手动换向方便,不仅能够适应高速动车组的需要,还 可广泛用于其它各种铁路客车,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座椅和整车的造价而且还可以增加车 辆的定员,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相当广阔。附图说明 附 附 附 附 附 附 附 附 附 图 1. 6. 11 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标注支承架 2.扶手 7..主摇杆 12.17.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 实施例的主视图 右视图K向视图(去掉前支承架) K向视图的A-A剖视图 K向视图的B-B剖视图 K向视图的C-C剖视图 L向视图的右视图 L向视图 座垫的主视图例例的; 例的 例 例的 例的 例的 例的脚踏 侧板3.靠背 4.座垫8.摆臂滑道9.摆臂 13.钢管14.滑道5.头靠 10.副摇杆 15.支承轮板条摆动臂18.拉板19.摇杆座20.气弹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二人组为例,单、三人组可以通过组合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参考附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支承架1、安装架2、靠背3、座垫4、头靠5、扶手6、脚踏7和双摇杆换向机构等部件组合构成;左、右安装架分别设置在左、右支承架中部,左、右头靠分别设置在左、右靠背的上端,左靠背的左下端和右靠背的右下端分别通过左、右双摇杆换向机构铰接在左、右安装架上,座垫4、脚踏7的左、右端也分别通过左、右双摇杆换向机构绞接在左、右安装架上,左、右扶手也分别设置在左、右支承架上部。 参考附图1、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承架1由铝合金压铸成形,上部设有扶手6连接孔,中部设有安装架2连接孔,下部设有气弹簧铰接孔,底部设有地板连接孔。 参考附图1、2、3、7、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架2包括侧板12、钢管13、滑道14 ;两组钢管13和滑道14轴对称设置在侧板12上,滑道14为弧形。4 参考附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靠背3主体骨架由矩形钢管焊接组成,双面铆结簿 铝板构成两个骨架单元,每个骨架单元的上部设有两个螺栓孔用以和头靠连结,左、右下端 设有螺栓孔用以和左、右双摇杆换向机构连结,每个骨架两面粘敷泡沫垫,外套蒙面布,靠 背两面的形状对称,符合人体工程学规定的原则。 参考附图1、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垫4主体骨架由矩形钢管焊接组成,上面铆结 簿铝板,在主体骨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摆臂滑道8和两个支承轮15,支承轮15支承在安装 架2上的滑道14中,骨架上面粘敷泡沫垫,外包敷蒙面套;摆臂滑道8具有垂向滑道,且定 位于座垫每端的中心处。 参考附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头靠5由两个侧把手、一个中部把手和两个头靠骨 架组合构成;头靠骨架两面粘敷泡沫垫,外包敷蒙面套,侧把手和中部把手分别设置在头靠 骨架相应的侧面上,每个头靠骨架的下横梁上设有两个固定螺栓,头靠通过该螺栓连接靠 背,使头靠与靠背连成一个整体。 参考附图1、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脚踏7包括横梁16、板条摆动臂17、拉板18 ;横 梁16采用椭圆形铝合金管型材制作,其两端设有板条摆动臂,板条摆动臂的末端绞接在安 装架2上,各板条摆动臂17的中部设有一拉板18并与座垫4上的支承轮15绞接。 参考附图2、3、4、5、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摇杆换向机构包括摆臂9、副摇杆10、主 摇杆11、摇杆座19、气弹簧20 ;摆臂9的一端设有滑块,该滑块嵌入设在座垫4上的摆臂滑 道8中,另一端固定绞接在安装架2上,固定绞接点处还附有从动齿轮;摇杆座16连接在靠 背3的下端,副摇杆IO和主摇杆1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摇杆座16上,另一端分别固定铰接 在安装架2上,主摇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道车辆用手动换向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架(1)、安装架(2)、靠背(3)、座垫(4)和双摇杆换向机构;安装架(2)设置在支承架(1)中部,构成该座椅的安装骨架,靠背(3)的下端通过双摇杆换向机构铰接在安装架(2)上,座垫(4)通过两端的支持轮(15)嵌装在安装架(2)的滑道(1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代应顺李桥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新诚志卓客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