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卷绕导丝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247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氨纶卷绕导丝辊。其特征在于将氨纶卷绕装置中的第二导丝罗辊从光面辊改成槽辊,从而减少丝条与辊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丝条张力,有效的解决了因高速纺、粗旦丝生产时形成的较大张力,在卷绕成形时易造成筒子凸边的问题,保证丝筒成形质量,使该卷绕装置不仅可以满足普通纺速下常规氨纶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可以用于高速纺、大卷装和粗旦丝生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氨纶的制造技术及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氨纶粗旦丝或氨纶 高速纺卷绕的导丝辊。
技术介绍
在氨纶生产中,干法纺丝是主要生产方法,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0%。其工艺路线 为聚氨酯纺丝原液经计量泵、喷丝孔挤出后进入纺丝甬道,在循环热风作用下,原液细流 中的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不断由细流及初步成形后的初生纤维内部向 表面扩散,继而蒸发,被热空气流带走,原液细流固化形成纤维;纤维经假捻、上油和第二导 丝辊调整张力后卷绕成卷装。在这个过程中,卷绕装置是关键的设备之一。因为氨纶弹性很 大,回复应力较大,在卷绕成形时易造成筒子凸边,丝筒成形不良。而丝筒成型不良,一方面 直接影响成品纤维的质量;另外会导致退绕时困难,在纺织后加工中不能实现高速退绕。尤 其在高速纺、大卷装和粗旦丝生产时,由于纤维张力较大,更易出现上述成形不良的问题。氨纶卷绕装置包括加捻装置、第一导丝辊、上油装置、第二导丝辊和横动导丝及卷 绕辊。一些专利已报道了对干法氨纶卷绕装置的改进成果。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 公司的专利一种氨纶丝卷绕装置(专利号200820068867.0),通过将至少两个单体卷绕 机构上下叠放设置,组成一个卷绕单元组,可以更大的利用空间,适应多头纺工艺,使得氨 纶产量得以明显提高。江苏卢静的专利一种假捻器(专利号=200420027228. 1),把假捻部 件简化为假捻头,通过夹持件与假捻本体安装,假捻头的外侧部与导丝孔的孔壁之间开有 弧状的导入槽,风道与导丝孔的孔壁相切,风道孔径只为0. 2毫米。生头操作简单,安装拆 卸方便,压缩空气用量小,经过假捻形成的网络结均一性好,目前这种假捻器已普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氨纶粗旦丝或氨纶高速纺卷绕的导丝辊。其特征在于将 氨纶卷绕装置中的第二导丝辊从光面辊改制成槽辊,从而减少丝条与辊表面的接触面积, 降低丝条张力,有效的解决了因高速纺、粗旦丝生产时形成的较大张力,在卷绕成形时易造 成筒子凸边的问题,保证丝筒成形质量;另外,将沟槽的棱角设计为圆弧形,以避免丝条损 伤。使该卷绕机构不仅可以满足普通纺速下常规氨纶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可以用于高速纺、 大卷装和粗旦丝生产。本技术所述的第二导丝辊为槽辊,在导丝辊表面开设3 30个浅沟槽,且沟 槽的棱角为圆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了干法纺丝生产311 1244dtex、2kg以上大卷 装优质氨纶粗旦丝,满足了 800 lOOOm/min的氨纶高速纺丝的要求。权利要求一种氨纶卷绕导丝辊,其特征在于将氨纶卷绕装置中的第二导丝辊从光面辊改制成槽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卷绕导丝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辊是导丝辊表面 开设有3 30个浅沟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纶卷绕导丝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其棱角为圆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氨纶卷绕导丝辊。其特征在于将氨纶卷绕装置中的第二导丝罗辊从光面辊改成槽辊,从而减少丝条与辊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丝条张力,有效的解决了因高速纺、粗旦丝生产时形成的较大张力,在卷绕成形时易造成筒子凸边的问题,保证丝筒成形质量,使该卷绕装置不仅可以满足普通纺速下常规氨纶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可以用于高速纺、大卷装和粗旦丝生产。文档编号D01D13/02GK201605358SQ20092020065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丁建松, 杨刚, 田笑, 邢伯龙 申请人:杭州益邦氨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纶卷绕导丝辊,其特征在于将氨纶卷绕装置中的第二导丝辊从光面辊改制成槽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伯龙丁建松田笑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益邦氨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