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径跳摆差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677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轮径跳摆差检测机,设有台架、承托组件、检测装置、游动架组件、气阀和气缸,通过同时设置多组检测车轮径跳与摆差的检测装置、在承托组件上设置锥度心轮、给机体设置游动架组件,就能分别以车轮、多组统一安装于同一移动台板顶面的检测装置,同时相对于托轮顶面、锥度心轮侧面定位,为车轮与检测装置形成统一的定位基准,就能对车轮在同一定位状态中,同时检测多个径跳检测点与摆差检测点,就能以同一车轮检测设备检测不同安装孔内径的车轮,就能确保各检测装置的探头的定位不会变动。该技术方案,不但弥补了现有技术会产生误差的不足,而且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各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进一步完善了车轮生产设备,既操作简便、又容易掌握,对保障车轮产品的质量十分有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产品检测设备,尤其在车轮生产中检测车轮径跳与摆差的设备。技术背景 由轮辋与轮辐组成的车轮,其径跳与摆差,是两条用于衡量车轮产品质量的重要 技术性能指标。 一直来,车轮行业在检测车轮各径跳检测点的径跳量与各摆差检测点的摆 差量时,所使用的检测器具,分别是车轮径跳检测器具与车轮摆差检测器具,而且,在检测 各径跳检测点所在周圆上的径跳量或各摆差检测点所在周圆上的摆差量时,是在车轮、车 轮径跳检测器具或车轮摆差检测器具不同定位状况下分次进行的。正是由于在车轮的径跳 与摆差检测过程中,车轮、检测器具的定位基准无法得到合理的统一,所以,使检测的结果 必然会有较大的误差产生、对车轮产品质量的判定会带来误导因素、缺乏应有的客观性。 又,由于我国对车轮径跳检测器具与车轮摆差检测器具及检测方法还没有进行具 体规范,目前各车轮生产企业使用的检测器具,不但在外结构上差异性很大,而且相应的车 轮检测方法与标准也各不相同,更使检测的结果,无法避免误差的存在。 因而,为确保检测车轮径跳与摆差的正确性和精确度,车轮行业已迫切需要一种 能按统一的定位基准定位的、能同时检测车轮径跳与摆差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车轮径跳摆差检测机,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机体设有台架、可放置与定位车轮的承托组件、用于检测车轮径跳或摆差的检测装置,承托组件,以设于外套下端的支座的底面与台板顶面接触且用螺栓固定,设置在台架的台板上,检测装置,以支座底面与台板顶面接触且可于台板顶面自由移动,放置在台架上,还在机体上设置了游动架组件、气阀和气缸,并在游动架组件上设有了同时相对于托轮与锥度心轮定位的径跳检测装置和摆差检测装置、给承托组件增设了心轮与托轮座成心轮型承托组件;气缸与游动架组件、台架,以安装架用螺栓固定,将气缸及伸縮杆分别安装在台架、移动台板上,相互联结;气缸与气阀,以气阀的导气管跟气缸的接头连接,相互联结;气阀与台架,通过将安装架用螺栓固定在台架上、气阀用螺栓固定在安装架上、气阀用接头与导气管连接机外的气压源,相互联结;游动架组件与台架,以安装架、导轨设于台板顶面,相互联结;游动架组件与检测装置,通过将支座及支架用螺栓固定在移动台板上,相互联结。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同时于移动台板顶面设置多组检测车轮径跳与摆差的检测装置、在承托组件上设置锥度心轮、给机体设置游动架组件,就能分别以车轮、多组统一安装于同一移动台板顶面的检测装置,同时相对于托轮顶面、锥度心轮侧面定位,为车轮与检测装置形成统一的定位基准,就能对车轮在同一定位状态中,同时进行多个径跳检测点所在周圆上的径跳量及径跳位置的测定和多个摆差检测点所在周圆上的摆差量及摆差位置的测定,就能以同一车轮检测设备检测不同安装孔内径的车轮,就能确保各检测装置不会受损、探头的定位不会变动,就能为放置与取下车轮提供方便。该技术方案,不但排除了现有 技术会产生误差的弊端、弥补了不足,而且提高了车轮的检测效率和精确度;进一步完善了 车轮生产设备,既操作简便、又容易掌握,对保障车轮产品的质量十分有效。附图说明 图l,是车轮径跳摆差检测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承托组件的纵剖放大示意图。 图中的1、托轮2、心轮/锥度心轮3、压盖4、螺栓5、仪表6、探头7、二 号径跳检测装置/径跳检测装置/检测装置 8、探头 9、一号摆差检测装置/摆差检测 装置/检测装置10、探头11、二号摆差检测装置/摆差检测装置/检测装置12、仪表 13、仪表 14、螺栓和夹具15、夹具16、螺栓17、外套18、探头19、一号径跳检测装 置/径跳检测装置/检测装置20、仪表21、支座22、螺栓23、台板24、缓冲器25、 螺母 26、缓冲杆 27、安装架 28、螺栓 29、导轨 30、移动台板 31、底座 32、螺栓 33、螺栓 34、气阀 35、安装架 36、手柄 37、导气管 38、螺栓 39、导气管 40、螺 41、安装架 42、调节杆 43、调节杆 44、螺栓 45、夹具 46、螺栓 47、夹具 48、 具 49、调节杆 50、螺栓 51、螺栓 52、支架 53、缓冲器 54、螺栓 55、螺栓 56、 座 57、导轨 58、螺栓 59、滑槽 60、气缸 61、螺栓 62、气缸 63、接头 64、螺 65、伸縮杆66、接头67、伸縮杆68、滑槽69、接头70、气阀71、导气管72、 装架 73、导气管 74、导气管 75、导气管 76、导气管 77、弹簧套 78、弹簧 79、棒 80、棒端 81、弹簧 82、弹簧套 83、心棒 84、螺栓 85、托轮座 86、心棒 87 、挡 88、主轴 89、外套下端 90、螺栓 91、圆柱销 92、轴承 93、轴承 94、轴承 95、 盖96、螺母97、主轴下端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车轮径跳摆差检测机,如图1及图2所示机体设有台架23与31、可放置与定位 车轮的承托组件、用于检测车轮径跳或摆差的检测装置19/7或9/11,承托组件,以设于外 套17下端的支座21的底面与台板23顶面接触且用螺栓22固定,设置在台板23上,如图1 中所示的检测装置19/7或9/11,以支座56底面与台板23顶面接触且可于台板23顶面自 由移动,放置在台架23与31上,还在机体上设置了游动架组件、气阀34/70和气缸60/62, 并在游动架组件上设有了同时相对于托轮1与锥度心轮2定位的径跳检测装置19/7和摆 差检测装置9/11、给承托组件增设了心轮2与托轮座85成心轮型承托组件;气缸60/62与 游动架组件、台架,以安装架72用螺栓61/64固定,将气缸60/62及伸縮杆65/67分别安装 在台架23/31 、移动台板30上,相互联结;气缸60/62与气阀34/70,以气阀34/70的导气管 75/76跟气缸60/62的接头63与66连接,相互联结;气阀34/70与台架23和31,通过将 安装架35/41用螺栓38/40固定在台架23与31上、气阀34/70用螺栓33/40固定在安装 架35/41上、气阀70用接头69与导气管71连接机外的气压源,相互联结;游动架组件与台 架23与31,以安装架27、导轨29与57设于台板23顶面相互联结;游动架组件与检测装置 19/7、9/11,通过将支座56及支架52用螺栓54固定在移动台板30上,相互联结。 如图1及图2所示的车轮径跳摆差检测机栓夹支栓安端圈端 机体设有台架23与31、可放置与定位车轮的承托组件、用于检测车轮径跳与摆差 的检测装置19/7或9/11即摆差检测装置9/11或径跳检测装置19/7,其中的 台架,如图1中所示,包括台板23与底座31 ; 承托组件,包括托轮1、压盖3及螺栓4、外套17、主轴88及圆柱销91和挡圈87、支 座21及螺栓22、轴承92与93、轴承94、端盖95、螺母96 ;轴承93、挡圈87、轴承92,顺序安 装在主轴88上端;托轮1装于主轴88的上端且用压盖3及螺栓4封端;轴承94、端盖95、 螺母96,顺序安装在主轴下端97 ;外套17,以与上下两个轴承93、94紧密配合,套于主轴88 外面;支座21,设置在外套下端89 ;以外套下端89及主轴下端97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径跳摆差检测机,机体设有台架、可放置与定位车轮的承托组件、用于检测车轮径跳或摆差的检测装置,承托组件,以设于外套下端的支座的底面与台板顶面接触且用螺栓固定,设置在台架的台板上,检测装置,以支座底面与台板顶面接触且可于台板顶面自由移动,放置在台架上,其特征是:还在机体上设置了游动架组件、气阀和气缸,并在游动架组件上设有了同时相对于托轮与锥度心轮定位的径跳检测装置和摆差检测装置、给承托组件增设了心轮与托轮座成心轮型承托组件;气缸与游动架组件、台架,以安装架用螺栓固定,将气缸、伸缩杆分别安装在台架、移动台板上,相互联结;气缸与气阀,以气阀的导气管跟气缸的接头连接,相互联结;气阀与台架,通过将安装架用螺栓固定在台架上、气阀用螺栓固定在安装架上、气阀用接头与导气管连接机外的气压源,相互联结;游动架组件与台架,以安装架、导轨设于台板顶面,相互联结;游动架组件与检测装置,通过将支座及支架用螺栓固定在移动台板上,相互联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锋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