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29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针,其中,该探针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探针包括:移动部件、管体、弹性部件和掩蔽部件,上述移动部件的一部分位于上述管体的第一端部,并与位于上述管体内的弹性部件相接触,上述管体上与上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具有开口,上述掩蔽部件与上述管体的第二端部连接,用于掩蔽上述管体的第二端部,其中,上述移动部件上与上述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具有内凹结构。由于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采用内凹结构,可以降低接触电阻,增加导通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探针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成为普通的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工具。手机也从最初的通话工具,演变成通话、数据、影音娱乐一体的终端。人们对手 机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手机的外观却要求越来越薄。手机的超薄发展,势必造成手 机壳体内部空间越来越小。手机主板上功能模块采用FPC和金属簧片的连接方式由于占用 空间较大的缘故,满足不了手机的发展需要,所以很多手机开始采用探针来解决这个矛盾。 在目前使用的探针中,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一般为圆顶结构或斜面 结构。但是,如果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为圆顶结构,则接触面积比较小,接触 电阻较大,可靠性较低;如果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为斜面结构,且使用的时候 不能保证平行压縮,则斜面结构接触力大大减弱,可靠性很低。由上可知,目前的这些探针 在结构上存在缺陷,可靠性较低,容易导致导通不良的问题,造成手机通话或者铃音故障。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探针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 的一端采用斜面结构。在使用时,弹性部件需要顶在位置C,接触才可靠,但是实际使用中, 弹性部件经常出现顶在A或者B附近的情况,从而产生偏心力,这样,移动部件和弹性部件 的接触不是点面接触,变成面面接触,可靠性很低。同时,不管在哪种情况下,点面接触的接 触电阻较大,不利于使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探针结构可靠性不高,容易导致导通不良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 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探针可靠性不高,容易导致导通不良的问题而提出本技术,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针,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探针。 根据本技术的探针包括移动部件、管体、弹性部件和掩蔽部件,上述移动部件的一部分位于上述管体的第一端部,并与位于上述管体内的弹性部件相接触,上述管体上与上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具有开口 ,上述掩蔽部件与上述管体的第二端部连接,用于掩蔽上述管体的第二端部,其中,上述移动部件上与上述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具有内凹结构。 优选的,上述内凹结构上与上述弹性部件接触的部分基本上为平面。 根据本技术的探针,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采用内凹结构,这样可以降低接触电阻,增加导通的可靠性。此外,在探针中,弹性部件还套接在掩蔽部件的导向柱上,使得可以在固定的方向上给移动部件提供持续的弹力,保证探针处于有效导通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导通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探针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之间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探针可靠性不高,容易导致导通不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探针,根据本技术的探针,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采用内凹结构,这样可以降低接触电阻,增加导通的可靠性。此外,在探针中,弹性部件还套接在掩蔽部件的导向柱上,使得可以在固定的方向上给移动部件提供持续的弹力,保证探针处于有效导通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导通的可靠性。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探针。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探针100包括移动 部件102,管体104,弹性部件106,掩蔽部件108。移动部件102的一端套入在管体104的左 端部,且移动部件102上与弹性部件106接触的一端采用内凹结构112,其中,内凹结构112 与弹性部件106接触的部分基本上为平面,以充分与弹性部件106接触,并在使用时能将弹 簧部件106顶入,这样增加了两者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提高了导通的可靠性。另 外,管体104的右端部具有开口,掩蔽部件108与管体104的右端部连接,用于掩蔽所述管 体的第二端部,例如,掩蔽部件108可以与管体104形成卡接或粘接。 掩蔽部件108上设有导向柱110,其中,导向柱110垂直于掩蔽部件108的左表面 (如图2所示),用于对弹性部件106提供导向。例如,弹性部件106可以套接在导向柱110 上,使得弹性部件106能在固定的方向上(例如,平行于移动部件102的移动方向)给移动 部件102提供持续的弹力,保证探针处于有效导通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导通的可靠性。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弹性部件106套接在掩蔽部件108的导向柱110上,只是本实用 新型的一个示例,弹性部件106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掩蔽部件108形成固定连接,例如, 弹性部件106焊接在掩蔽部件108的导向柱110上,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掩蔽部件108上 不设有导向柱110,弹性部件106垂直地焊接或粘接在掩蔽部件108上。此外,为了方便移 动部件102的移动,可以将导向柱110的长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导向柱110的长 度不能超过弹性部件106在最大工作压力下的长度,优选的,导向柱110的长度至多为弹性 部件106长度的三分之一。 移动部件102,管体104,弹性部件106,掩蔽部件108和导向柱IIO均由导电材料 形成。优选的,弹性部件106可以为弹簧。 在探针工作时,移动部件102与触点连接,并且由于受到移动部件102的压力,弹 性部件106开始压縮,与移动部件102保持接触。电流可以经移动体部件102,管体104和 掩蔽部件108形成导通,也可以经移动体部件102、弹性部件106、掩蔽部件108形成导通。 具体的,如图2所示,移动体部件102通过A处、管体104的上侧壁、掩蔽部件108形成一条 通路;移动体部件102通过B处、管体104的下侧壁、掩蔽部件108形成另一条通路;移动体 部件102通过C处、弹性部件106、掩蔽部件108形成第三条通路。 由于移动部件102的内凹结构112与弹性部件106接触的部分基本上为平面,使 得可以充分与弹性部件106接触,从而增加了移动部件102与弹性部件106的接触面积,降 低了接触电阻,提高了导通的可靠性。此外,本技术采用的掩蔽部件108,使弹性部件 106能有效的顶在移动部件102上面,并能在固定的方向上(例如,平行于移动部件102的 移动方向)给移动部件102提供持续的弹力,保证探针处于有效导通状态,从而提高探针的 可靠性。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之间连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使用根 据本技术的探针时,还可以通过塑料体204,连接探针202,使两个或多个针探针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技术的探针,移动部件上与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采用内凹结构,这样 可以降低接触电阻,增加导通的可靠性。此外,在探针中,弹性部件还套接在掩蔽部件的导 向柱上,使得可以在固定的方向上给移动部件提供持续的弹力,保证探针处于有效导通状 态,进一步提高了导通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针,包括移动部件、管体、弹性部件和掩蔽部件,所述移动部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管体的第一端部,并与位于所述管体内的弹性部件相接触,所述管体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具有开口,所述掩蔽部件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部连接,用于掩蔽所述管体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上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具有内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探针,包括移动部件、管体、弹性部件和掩蔽部件,所述移动部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管体的第一端部,并与位于所述管体内的弹性部件相接触,所述管体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具有开口,所述掩蔽部件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端部连接,用于掩蔽所述管体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上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一端具有内凹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结构上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的 部分基本上为平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蔽部件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 垂直于所述掩蔽部件的表面,用于对所述弹性部件提供导向。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师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