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89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粉粹:使用粉粹机将黄芩茎叶粉粹后过筛,得到黄芩茎叶粉末;S2、菌种活化:将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取出,并对两种菌种进行活化;S3、接种:将黄芩茎叶粉末加水后制成发酵料,将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与发酵培养基加入发酵料内,得到接种后的发酵料;S4、发酵:使接种后的发酵料在27~40℃下,发酵1~5d。本发明专利技术发酵工艺先对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活化,保证菌种活力,且黄芩茎叶内的营养物质能够使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大量增殖,提高发酵后的活菌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发酵,具体是涉及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1、发酵中药是指用微生物处理天然药物(中药材)及其有效成分,使中药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小分子成分,可以直接在人体肠道中吸收的新型药物。经过发酵后,可以提高药物疗效、调节动物肠道菌群、降低毒性成分。因此,利用益生菌发酵技术对中药进行精深加工,已成为延伸中药产业的研究热点。

2、黄芩药用部位主要为黄芩的地下部分,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苷,研究表明,黄芩根临床上可用于抗焦虑、肝保护、镇痛抗炎、治疗妊娠等;黄芩茎叶为黄芩的地上部分,黄芩茎叶由于药理作相对较少,因此被长期遗弃,但是黄芩茎叶的产量约为根部的两倍,直接丢弃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3、因此出现了利用益生菌发酵黄芩茎叶的发酵工艺,将发酵后的黄芩茎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是现有的黄芩茎叶发酵工艺发酵效果不佳,导致发酵后的黄芩茎叶中活菌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s1、粉粹

4、使用粉粹机将黄芩茎叶粉粹后过筛,得到黄芩茎叶粉末;

5、s2、菌种活化

6、将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分别从冻干管内取出,并分别对两种菌种进行活化;

7、植物乳酸杆菌的活化方法为:将植物乳酸杆菌转移到mrs培养基上进行纯化,随后将纯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接入mrs液体培养基,摇床震荡0.5~1.5d后,将mrs液体培养基在35~40℃下恒温保存,直至植物乳酸杆菌培养三代后,得到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

8、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化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转移到bhi培养基上进行纯化,随后将纯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接入bhi液体培养基,摇床震荡0.5~1.5d后,将bhi液体培养基在33~37℃下恒温保存,直至枯草芽孢杆菌培养三代后,得到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

9、s3、接种

10、将黄芩茎叶粉末加水后制成发酵料,将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同时加入发酵料内,得到接种后的发酵料;

11、s4、发酵

12、使接种后的发酵料在27~40℃下,发酵1~5d后得到发酵后的黄芩茎叶。

13、说明:上述发酵工艺先对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活化,保证菌种活力,随后将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至发酵料内,黄芩茎叶内的营养物质能够使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大量增殖,提高发酵后的活菌总数。

14、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过筛时采用20~60目筛网。

15、说明:限定筛网孔径可以保证黄芩茎叶粉末的粒径,避免黄芩茎叶粉末粒径过大影响发酵效果。

16、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中植物乳酸杆菌数量≥107cfu/ml;所述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106cfu/ml。

17、说明:限定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可以保证接种时的活菌数,避免活菌数太少导致发酵不完全。

18、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发酵料的含水量为50~70%。

19、说明:限定发酵料的含水量可保证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流动性,保证发酵效果。

20、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与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均为2~6%。

21、说明:限定接种量可保证发酵效率,同时避免溶氧不足而影响发酵效果。

22、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发酵时,向发酵料加入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添加量占发酵料总重量的5~15%。

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发酵培养基为mrs培养基、bhi培养基按照1: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高压灭菌制成。

24、说明:上述培养基可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保证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同时配置简单,使用方便。

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发酵时,每隔1~2h,就向发酵料内加入一次40~50℃的培养液a与15~25℃培养液b,直至发酵料温度恢复至27~40℃时,向发酵料内加入一次30~40℃的培养液c;

26、培养液a与培养液b的单次添加量占发酵料总重量的1~2%,培养液c的初次添加量占发酵料总重量的1~3%,且培养液c的初始ph值为5.5~6.5,随后每次培养液c的ph值相比上一次提高0.2~0.5,直至培养液c的ph值≥8.0,随后停止添加培养液a、培养液b与培养液c。

27、说明:上述方式通过先加入培养液a与培养液b,使培养液a与培养液b中和期间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增殖,并通过培养液c向发酵料内添加充足的营养,并通过逐渐提高培养液c的ph值,以保证发酵环境适宜,通过三种培养液的共同作用抑制了杂菌的活性,避免杂菌繁殖,提高发酵后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总数。

28、三种培养液可提高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力,并提供足够的营养,使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增殖,并通过逐渐提高培养液c的ph值,以保证发酵环境适宜,并抑制杂菌的活性,避免杂菌繁殖,提高发酵后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总数。

29、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液a、培养液b以及培养液c的制备方法为:

30、s3-1、将黄芩茎叶研磨粉粹后,加入自身重量2~3倍的去离子水,对去离子水加热直至沸腾25~35min后过滤,得到黄芩滤液与黄芩滤渣,将黄芩滤渣均分为两份;

31、s3-2、将氯化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质量浓度5~15%的氯化钠溶液,随后将氯化钠溶液加热至60~75℃,加热过程中逐渐加入硫酸镁,加热完成后将一份黄芩滤渣加入到氯化钠溶液中,超声分散5~10min后高压灭菌,得到培养液a;

32、s3-3、将葡萄糖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质量浓度2~10%的葡萄糖溶液,随后向葡萄糖溶液内加入另一份黄芩滤渣,超声分散5~10min后高压灭菌,得到培养液b;

33、s4-4、向黄芩滤液中依次加入对氨基苯磺酸钠、大豆粉、酵母浸粉、牛肉膏以及蛋白胨,搅拌均匀后高压灭菌,得到培养液c,并通过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

34、上述黄芩茎叶、氯化钠、硫酸镁、葡萄糖、对氨基苯磺酸钠、大豆粉、酵母浸粉、牛肉膏以及蛋白胨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黄芩茎叶10~15份、氯化钠2~10份、硫酸镁0.4~0.8份、葡萄糖2~8份、对氨基苯磺酸钠1~2份、大豆粉10~15份、酵母浸粉2~6份、牛肉膏5~15份、蛋白胨5~15份;

35、说明:上述方法的三种培养液可提高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力,并提供足够的营养,使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增殖。

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7、(1)本专利技术发酵工艺先对植物乳酸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过筛时采用20~60目筛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中植物乳酸杆菌数量≥107CFU/mL;所述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106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发酵料的含水量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与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均为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发酵时,向发酵料加入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添加量占发酵料总重量的5~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为MRS培养基、BHI培养基按照1: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高压灭菌制成。

<p>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时,每隔1~2h,就向发酵料内加入一次40~50℃的培养液A与15~25℃培养液B,直至发酵料温度恢复至27~40℃时,向发酵料内加入一次30~40℃的培养液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A、培养液B以及培养液C的制备方法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过筛时采用20~60目筛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中植物乳酸杆菌数量≥107cfu/ml;所述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106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发酵料的含水量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茎叶益生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活化后的植物乳酸杆菌与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均为2~6%。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富陈学武唐青晔刑嘉倩牛颜冰龙丹丹崔丽艳杜江郭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