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287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生物医药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利用超声振荡将CNT负载在PU的表面,利用涂层技术将PDA、MXene、ICG依次负载在C‑PU的表面,扫面电镜可见材料成功堆叠在PU表面。将制备好的IMPC‑PU预拉伸到100%。当伤口组织肿胀时,缝合线电阻将增加,以此反映伤口的愈合状态。利用1.5w的808nm近红外光照射10min,通过光热和光动力协同发挥抗菌作用。当组织张力降低后,电阻降低,提示伤口恢复。所制备的多功能缝合线区分于目前已有的传感缝合线,并将多功能传感缝合线进行了传感功能和抗菌功能检测,证明其可以持续的监测伤口周围组织应变,并可以按需的治疗伤口感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长期以来,术后伤口的愈合情况都是通过患者的自身感受和医生的临床判断来进行监测的,术后感染往往到达一定程度才能被发现,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既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又延长了病程。因此术后伤口愈合监测对于掌握伤口愈合进程和及时提供治疗都十分重要。

2、外科缝合线是全球外科手术中使用最广泛的医疗器械,在关闭伤口和辅助伤口愈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医用缝合材料种类繁多,根据结构可分为单丝和复丝,根据材料可分为天然和合成,根据可降解性又可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的;可吸收的包括聚已内酯等,不可吸收的包括聚氨酯和尼龙等。而传统的缝合线主要作用是将受损的身体组织对位在一起,供后续伤口自发愈合,随着医学和先进材料制造技术的发展,整合生物学功能的缝合线也成为研发热点。

3、现有研究制作的具有监测功能的传感缝合线,能够感知与伤口愈合或感染相关的重要参数(例如,温度、ph和细菌计数),但目前这种缝合线的开发依然存在挑战。有研究表明,目前具有监测功能的传感缝合线虽然可以短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为获得均匀的电阻响应,将制备的IMPC-PU缝合线预拉伸到100%,最终成功制备兼具应变响应和抗菌作用的多功能缝合线。

3.一种多功能缝合线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基于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多功能缝合线,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多功能缝合线进行伤口缝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为获得均匀的电阻响应,将制备的impc-pu缝合线预拉伸到100%,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丽徐琳王晓贺王林周延民孙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