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7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其具体结构是,在衬片层的上面自下而上地形成有N+GaAs衬底、N-GaAs缓冲层、N-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层、AlGaAs/InGaAs量子阱有源层和P+GaAs帽层,在上述AlGaAs/InGaAs量子阱有源层和P+GaAs帽层之间还形成有P-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层。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布拉格反射层的反射作用,防止大部分光从衬底部分散射出去。同时,该两个布拉格反射层构成了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对有源层发出的光进行调制,聚集并放大更多的光,因而提高了出光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与传统光源相比,发光二极管具备众多优点,如工作电压低,能效高,体积小,还可 以产生可调的定向光。这些优点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大功率的红外 发光二极管,更是因其发光功率高、波长较长、易于衍射,穿透云雾的能力强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在测距、定向、夜视、空间通讯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为其外延结构,将某种材料做成的衬底放在外延炉里,通入一定的气体化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ni-v或II-VI族化合物沉积在衬底上,生长出厚度仅几微米的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层,即是我们所说的外延结构。 例如,图1示出现有的940nmGaAs红外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详细地说,在衬片层101的上面自下而上地依次形成有N+GaAs衬底102、 N-GaAs缓冲层103、N-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DBR,即Distributed BraggRef lector)层104、AlGaAs/InGaAs量子阱有源层105和P+GaAs帽层106。 对于这样的外延结构来说,当实际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在衬片层的上面自下而上地形成有N+GaAs衬底、N-GaAs缓冲层、N-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层、AlGaAs/InGaAs量子阱有源层、P-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层和P+GaAs帽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衬片层的上面自下而上地形成有N+GaAs衬底、N-GaAs缓冲层、N-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层、AlGaAs/InGaAs量子阱有源层、P-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层和P+GaAs帽层。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滨吉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