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的地基_路基构造,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 液化土地基-路基的抗震加固构造。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饱和粉土、饱和砂土、饱和粉砂土、黄土分布范围广 泛,这种土质地基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导致地基失效,危害建 造在其上构筑物的安全。华东等沿海地区分布大量的砂土粉土地基,如京 沪高速铁路沿线经过的徐州地区则是饱和粉砂土区,西北华北大部分地区 则是黄土分布区,其中的二级阶地地下水位较高,存在较大范围的饱和黄 土,如郑西客运专线所经过的渭河二级阶地就是典型的饱和黄土区域。在这些地区修建高速铁路,就必须考虑到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的 问题。液化土地基的液化、侧向流动及路堤破坏所引起的路堤沉降是高速 铁路发生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在完善现有的地基抗地震液化破坏加固技术 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速铁路的地质、土质条件,建立液化土地基一路堤 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大,线路长,相当一部分的线路经过液化土地 区和高烈度地震区,迫切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 方法和地基-路基抗震结构形式,这种新的结构形式应该具 ...
【技术保护点】
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其特征是它包括:加固桩(30),在地基内沿纵向、横向间隔布置,其桩端穿过地基液化土层深入非液化土层;水泥级配碎石加筋垫层(20),铺设于地基面与加固桩(30)桩顶之间;加筋土路堤(10),铺设于水泥级配碎石加筋垫层(20)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其特征是它包括加固桩(30),在地基内沿纵向、横向间隔布置,其桩端穿过地基液化土层深入非液化土层;水泥级配碎石加筋垫层(20),铺设于地基面与加固桩(30)桩顶之间;加筋土路堤(10),铺设于水泥级配碎石加筋垫层(20)之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 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桩(30 )还包括在加筋土赠J是(10 ) i皮脚外两侧加布 的至少两排护桩(30a);各加固桩(30)桩端深入非液化土层的深度不小 于l.Om,桩径为0.5 ~ 0.8 m,桩间3巨为3 ~ 5 4咅4庄径。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 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桩(30)采用的是水泥搅拌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或 钢筋混凝土桩。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 其特征是所述水泥级配碎石加筋垫层(20)的厚度为60~80cm,由压 实的水泥级配碎石填料和在其内竖向间隔铺设的双向高强土工格栅构成; 水泥级配碎石填料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掺量为级配碎石重量的4 ~ 6% , 压实系数不小于0.95,空隙率不大于28%;双向高强土工格栅沿液化土 地基横向通长铺设,其极限抗拉强度大于100KN/m,标称强度延伸率不 大于10。/。,网孔尺寸80~ 150mm。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 其特征是所述水泥级配碎石加筋垫层(20)由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第一 层水泥级配碎石(21a)、第一层双向高强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关鲁,张俊兵,李华明,程文斌,韩磊,肖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