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26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子行业制备技术领域,金属纤维和导电聚合物涂覆在原材料上,在涂覆好后通过驱动件将材料进行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经过至少两组的轮体对材料进行压制,在压制的过程中将抗静电层干燥处理;在干燥入料的过程中通过多组轮体对材料进行弯曲延展,可提高离型膜的延展性,干燥处理过后的材料经过离型剂涂覆轮进行涂覆再贯穿另一侧的干燥区进行干燥处理;将涂覆好材料的离型膜收卷到一起进行收纳少量多次的涂覆避免离型膜硬度提高,根据需求配合多种材料组合使用提高离型膜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属于电子行业制备。


技术介绍

1、如申请号为:201510305977.9,公开的一种抗静电改性pet离型膜的制备工艺,一种抗静电改性pet离型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酸乙酯系涂料涂在基膜层上,形成抗静电涂层;2)将导电聚合物树脂15-50wt.%,含氢硅油15-50wt.%,乙烯基有机硅树脂20-55wt.%,引发剂0.1-2.0wt.%,抗氧剂0.05-1.0wt.%,硬脂酸钙0.1-1wt.%按重量份配制成浆料,一次均匀涂布于抗静电涂层的上表面,形成功能层;3)将涂布好的基膜经过热固化,光固化制备而成;所述热固化的温度为80-120度、时间为10—30s;所述光固化的强度为80—120w/cm、剂量为100—400j/cm2、照射时间5—20s,由硅酸乙酯系构成的抗静电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把离型膜表面的静电带走,从而达到祛除静电的效果,其除静电的效果非常稳定和极其良好。

2、基于检索和分析得出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不足:

3、现有技术中的离型膜适用范围较窄,无法实现根据不同场景和情况进行选择,因此需要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在涂覆好后通过驱动件将材料进行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经过至少两组的轮体对材料进行压制,在压制的过程中将抗静电层干燥处理;在干燥入料的过程中通过多组轮体对材料进行弯曲延展,可提高离型膜的延展性,干燥处理过后的材料经过离型剂涂覆轮进行涂覆再贯穿另一侧的干燥区进行干燥处理;将涂覆好材料的离型膜收卷到一起进行收纳少量多次的涂覆避免离型膜硬度提高,抗静电效果更好,离型膜在制备的过程中更薄;

2、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原料,如聚酯薄膜(pet)、聚乙烯薄膜(pe)等,并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如电晕处理、涂覆处理等;在原材料预处理结束后将材料放置在涂覆设备上将抗静电层如聚噻吩、碳纳米管、氧化锌、氧化锡、聚苯胺、聚吡咯、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碳纤维、金属纤维和导电聚合物涂覆在原材料上通过多种材料组合适配不同的使用,提高了离型膜的使用范围及功效。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4、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包括用于生产离型膜的原材料聚酯薄膜(pet),聚酯薄膜由聚酯树脂制成,且离型膜内的聚酯树脂含量为:至少80%,离型膜内可添加抗静电剂、爽滑剂、抗氧化剂、保护膜、修复涂层、基材层和胶层,离型膜的两面或单面涂抹的防静电层的含量为:4%—20%,且离型膜为先涂静电后涂离型。

5、优选的、离型膜用的抗静电材料为聚噻吩、碳纳米管、氧化锌、氧化锡、聚苯胺、聚吡咯、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碳纤维、金属纤维和导电聚合物。

6、优选的、导电聚合物为:聚噻吩,碳纤维为:碳纳米管,且聚噻吩含量为:0.1%—1%,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1%—1%。

7、优选的、离型膜上涂抹的爽滑剂含量为0.9%—5%。

8、优选的、离型膜上涂抹的抗氧化剂含量为0.1%—1%。

9、优选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一: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原料,如聚酯薄膜(pet)、聚乙烯薄膜(pe)等,并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如电晕处理、涂覆处理等;

11、步骤二:在原材料预处理结束后将材料放置在涂覆设备上将抗静电层如聚噻吩、碳纳米管、氧化锌、氧化锡、聚苯胺、聚吡咯、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碳纤维、金属纤维和导电聚合物涂覆在原材料上,在涂覆好后通过驱动件将材料进行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经过至少两组的轮体对材料进行压制,在压制的过程中将抗静电层干燥处理;

12、步骤三:在干燥入料的过程中通过多组轮体对材料进行弯曲延展,干燥处理过后的材料经过离型剂涂覆轮进行涂覆再贯穿另一侧的干燥区进行干燥处理;

13、步骤四:将涂覆好材料的离型膜收卷到一起进行收纳。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在涂覆好后通过驱动件将材料进行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经过至少两组的轮体对材料进行压制,在压制的过程中将抗静电层干燥处理;在干燥入料的过程中通过多组轮体对材料进行弯曲延展,可提高离型膜的延展性,干燥处理过后的材料经过离型剂涂覆轮进行涂覆再贯穿另一侧的干燥区进行干燥处理;将涂覆好材料的离型膜收卷到一起进行收纳少量多次的涂覆避免离型膜硬度提高,抗静电效果更好,离型膜在制备的过程中更薄;

16、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原料,如聚酯薄膜(pet)、聚乙烯薄膜(pe)等,并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如电晕处理、涂覆处理等;在原材料预处理结束后将材料放置在涂覆设备上将抗静电层如聚噻吩、碳纳米管、氧化锌、氧化锡、聚苯胺、聚吡咯、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碳纤维、金属纤维和导电聚合物涂覆在原材料上通过多种材料组合适配不同的使用,提高了离型膜的使用范围及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包括用于生产离型膜的原材料聚酯薄膜(PET),其特征在于:聚酯薄膜由聚酯树脂制成,且离型膜内的聚酯树脂含量为:至少80%,离型膜内可添加抗静电剂、爽滑剂、抗氧化剂、保护膜、修复涂层、基材层和胶层,离型膜的两面或单面涂抹的防静电层的含量为:4%—20%,且离型膜为先涂静电后涂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离型膜用的抗静电材料为聚噻吩、碳纳米管、氧化锌、氧化锡、聚苯胺、聚吡咯、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碳纤维、金属纤维和导电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导电聚合物为:聚噻吩,碳纤维为:碳纳米管,且聚噻吩含量为:0.1%—1%,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离型膜上涂抹的爽滑剂含量为0.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离型膜上涂抹的抗氧化剂含量为0.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包括用于生产离型膜的原材料聚酯薄膜(pet),其特征在于:聚酯薄膜由聚酯树脂制成,且离型膜内的聚酯树脂含量为:至少80%,离型膜内可添加抗静电剂、爽滑剂、抗氧化剂、保护膜、修复涂层、基材层和胶层,离型膜的两面或单面涂抹的防静电层的含量为:4%—20%,且离型膜为先涂静电后涂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离型膜用的抗静电材料为聚噻吩、碳纳米管、氧化锌、氧化锡、聚苯胺、聚吡咯、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碳纤维、金属纤维和导电聚合物。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箫华佳成志轩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万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