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超耐久性PVC发泡层、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超耐久性PVC发泡层、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71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5
本申请涉及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5‑100重量份、耐低高温增塑剂30‑50重量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20重量份和无机发泡剂6‑10重量份。本申请利用耐低高温增塑剂用于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结构稳定性,使聚氯乙烯树脂兼具耐热性和低温柔韧性;同时引入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增韧剂,进一步优化聚氯乙烯树脂在低温下的耐折牢性能;并在其基础上添加新型矿物基吸热型发泡剂,优化微球发泡剂产生的缺陷,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耐折牢性能,最终实现PVC人造革的超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材料,尤其是涉及超耐久性pvc发泡层、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在驾驶过程中能够与驾驶员、乘客接触最久的汽车内饰部件而存在。汽车座椅的构成包括汽车座椅皮革,汽车座椅皮革的选择不仅影响座椅的使用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整车的内饰外观水平。随着汽车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座椅皮革的耐用性、舒适性以及柔软度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汽车的销售。

2、pvc人造革作为一种复合材料,近似天然皮革,具有柔软、耐磨、耐折等特点,一般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以及其它助剂混合组成,通过将混合溶液涂覆或贴合在基材上并经加工从而制成pvc人造革。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气温的极端变化变得愈发频繁,随着高温与低温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对pvc人造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pvc人造革具备更强的低高温耐折牢性能,需要开发出一款成本更具竞争力,更能满足汽车座椅超耐久性皮革性能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pvc人造革的低高温耐折牢性能,使pvc人造革具备超耐久性,本申请提供超耐久性pvc发泡层、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超耐久性pvc发泡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5-100重量份、耐低高温增塑剂30-50重量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20重量份和无机发泡剂6-10重量份。</p>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耐低高温增塑剂用于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结构稳定性,使聚氯乙烯树脂兼具耐热性和低温柔韧性,从而减少增塑剂的抽出,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低高温耐折牢性能;同时引入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增韧剂,进一步改善聚氯乙烯树脂的tg以优化其在低温-20℃的耐折牢性能,从而再次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低高温耐折牢性能。

5、由于现有微球发泡剂的热塑性壳体和聚氯乙烯相比其塑性偏大,因此在进行发泡时容易成为潜在的应力集中区,降低聚氯乙烯树脂的耐折牢次数;通过采用无机发泡剂,优化微球发泡剂对凝胶化的pvc产生的持续应力疲劳,进而能够多次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耐折牢性能,实现pvc人造革的超耐久性能。

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耐低高温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壬/十一烷基)酯。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选用型号为cn-10-i或cn-10-ii的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对聚氯乙烯树脂进行增韧,并在固化前与增塑剂相容,从而在凝胶后形成“海岛结构”,低温下可以吸收疲劳测试带来的能量冲击,又基本不降低耐热性能。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发泡剂具体为矿物基吸热型发泡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10、将无机物进行研磨过筛得无机材料,然后加入乙醇和马来酸酐混合并分散,于60-100℃下反应1-3h,得到矿物基吸热型发泡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马来酸酐接枝物对无机物进行接枝化改性从而制成一款矿物基吸热型发泡剂。由于马来酸酐兼具极性基团醛基和烯烃非极性链段,从而能够使接枝后的无机物与聚氯乙烯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大幅提高,同时能够优化微球发泡剂因为本身弹性体微球偏硬导致的应力弯折时对凝胶化的pvc产生的持续应力疲劳,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耐折牢性能。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物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铵、碳酸铵或亚硝酸铵。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物、乙醇和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1:(1.5-2.5):(0.1-0.2)。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超耐久性pvc人造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5、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包括pvc发泡层和pvc表皮层,所述pvc表皮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5-100重量份、耐低高温增塑剂30-50重量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20重量份、稳定剂3-8重量份、改性木质纤维素3-15重量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0.1-3重量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pvc表皮层下经过发泡工艺加工形成一层泡沫状材料,从而形成pvc发泡层。关于pvc表皮层的原料,选用耐低高温增塑剂用于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结构稳定性,使聚氯乙烯树脂兼具耐热性和低温柔韧性,从而减少增塑剂的抽出,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低高温耐折牢性能;同时引入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增韧剂,进一步改善聚氯乙烯树脂的tg以优化其在低温-20℃的耐折牢性能,从而再次提升聚氯乙烯树脂的低高温耐折牢性能。

17、在上述基础上添加改性木质纤维素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其中木质素作为一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中含有阻位酚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树脂的耐热耐老化性能;但由于其表面存在大量活性羟基,导致与聚氯乙烯树脂的界面结合力很弱,通过添加改性二氧化硅用于改善木质纤维素与聚氯乙烯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从而使聚氯乙烯树脂具有更好地抗菌、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耐候性能等。

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改性木质纤维素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0:(0.5-1.5)。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改性木质纤维素的制备如下:

20、将木质纤维素和硅烷偶联剂水溶液混合制成混合液,搅拌均匀后过滤并干燥,得改性木质纤维素。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木质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有利于改善天然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从而增强聚氯乙烯树脂的界面强度,同时能够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拉伸强度。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如下:

23、将纳米二氧化硅干燥8-16h,然后加入无水乙醇配置成纳米二氧化硅溶液;然后将纳米二氧化硅溶液与硅烷偶联剂水溶液混合,于60-100℃下分散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溶液,经抽滤、干燥最终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接枝改性,从而解决纳米二氧化硅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强而产生的颗粒容易团聚问题;同时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既能与木质纤维素上的羟基、酚羟基发生反应形成氢键,也能与聚氯乙烯分子链形成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从而通过纳米二氧化硅的桥梁作用,使相容性很差的木质纤维素与聚氯乙烯树脂之间得到极大改善,增强其表面结合力。

2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超耐久性pvc人造革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6、耐久性pvc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按原料配比制备pvc表皮层浆料和pvc发泡层浆料;

28、在离型纸上涂刮pvc表皮层浆料,烘干成型后得pvc表皮层;在pvc表皮层上涂步pvc发泡层浆料,烘干成型后得pvc发泡层;然后将pvc发泡层与基布相贴合,得pvc人造革。...

【技术保护点】

1.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5-100重量份、耐低高温增塑剂30-50重量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20重量份和无机发泡剂6-1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高温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壬/十一烷基)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选用型号为CN-10-I或CN-10-II的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发泡剂具体为矿物基吸热型发泡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铵、碳酸铵或亚硝酸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乙醇和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1:(1.5-2.5):(0.1-0.2)。

7.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PVC发泡层和PVC表皮层,所述PVC表皮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5-100重量份、耐低高温增塑剂30-50重量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20重量份、稳定剂3-8重量份、改性木质纤维素3-15重量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0.1-3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木质纤维素的制备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耐久性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如下:

10.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超耐久性PVC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聚氯乙烯树脂85-100重量份、耐低高温增塑剂30-50重量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3-20重量份和无机发泡剂6-1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高温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壬/十一烷基)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选用型号为cn-10-i或cn-10-ii的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发泡剂具体为矿物基吸热型发泡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耐久性pvc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铵、碳酸铵或亚硝酸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岗徐龙城高航李超裴莹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