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55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及汽车,包括侧围外板、C柱上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及B柱上边梁内板,侧围外板包括上边梁板部、B柱板部及C柱板部,沿着上边梁板部的长度方向,B柱板部及C柱板部间隔布置;沿着侧围外板的厚度方向,C柱上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及B柱上边梁内板均设置于上边梁板部上,且B柱上边梁内板与C柱上加强板及A柱上加强板合围形成有空腔;其中,上边梁板部在B柱板部和C柱板部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有撑板,撑板至少部分收容于空腔内,且撑板分别与C柱上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及B柱上边梁内板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及汽车,能够提高汽车侧围接头结构的横向支撑性,有利于保护乘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身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汽车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玻璃天幕的结构,玻璃天幕设置在汽车车顶,为乘客提供更加开阔的车内空间。

2、在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碰撞载荷一般通过b柱经过顶部横梁及座椅横梁向非撞击侧传递。然而,由于为了玻璃天幕的整体连续性,b柱位置附近的顶部横梁被取消,导致传统的侧围接头结构的横向支撑大幅度减弱,在侧面碰撞中,b柱顶部的横向支撑性变小,使b柱整体侧面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偏大,减小车内的乘员生存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及汽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包括侧围外板、c柱上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及b柱上边梁内板,所述侧围外板包括上边梁板部、b柱板部及c柱板部,沿着所述上边梁板部的长度方向,所述b柱板部及所述c柱板部间隔布置;沿着所述侧围外板的厚度方向,所述c柱上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及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均设置于所述上边梁板部上,且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与所述c柱上加强板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合围形成有空腔;

4、其中,所述上边梁板部在所述b柱板部和所述c柱板部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撑板分别与所述c柱上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及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连接。

5、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边梁板部设置撑板,撑板分别与c柱上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和b柱上边梁内板连接,这样能够提高汽车侧围接头结构的横向支撑性,使得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在侧面碰撞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弯折变形,避免汽车b柱整体的侵入量过大,有利于保护乘员安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板上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远离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的方向凸起设置;

7、其中,所述弯折部沿所述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8、可以理解的是,在撑板上形成弯折部,有利于提高撑板的结构强度,优化汽车侧围接头结构的截面形状,从而有效提升汽车侧围接头结构的强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板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10、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一侧面与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贴靠并固定设置,另一侧面分别与所述c柱上加强板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贴靠并固定设置。

11、可以理解的是,将撑板的连接部一侧面与b柱上边梁内板贴靠固定,另一侧面分别和c柱上加强板及a柱上加强板贴靠固定,有利于提高连接部的连接稳定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多个连接凸条,多个所述连接凸条沿着所述撑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13、其中,部分所述连接凸条固定至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和所述c柱上加强板之间,剩余的部分所述连接凸条固定至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和所述a柱上加强板之间。

1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个连接凸条与b柱上边梁内板、c柱上加强板及a柱上加强板连接,这样能够通过合理布置连接凸条的位置,减小连接位置的整体厚度,且有利于减轻重量。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条、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之间以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板的长度设定为l,其中,l≥300mm。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上边梁板部的长度方向,所述c柱上加强板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部分重叠并形成有重叠区域,其中,在所述重叠区域内,所述c柱上加强板设置于所述上边梁板部和所述a柱上加强板之间。

18、可以理解的是,在a柱上加强板和c柱上加强板的重叠区域,将c柱上加强板设置在a柱上加强板和上边梁板部之间,以便于延长c柱上加强板和a柱上加强板的搭接长度,即重叠区域的长度,这样能够增大侧面碰撞时的受力面积。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叠区域的长度设置为m,其中,60mm≤m≤80mm。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柱上加强板、所述上边梁板部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21、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2、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

2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在汽车上的合理布置,提高了汽车的横向支撑性,提升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

24、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5、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及汽车,通过在上边梁板部设置撑板,撑板分别与c柱上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和b柱上边梁内板连接,这样能够提高汽车侧围接头结构的横向支撑性,使得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在侧面碰撞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弯折变形,避免汽车b柱整体的侵入量过大,有利于保护乘员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外板(10)、C柱上加强板(20)、A柱上加强板(30)及B柱上边梁内板(40),所述侧围外板(10)包括上边梁板部(11)、B柱板部(12)及C柱板部(13),沿着所述上边梁板部(11)的长度方向,所述B柱板部(12)及所述C柱板部(13)间隔布置;沿着所述侧围外板(10)的厚度方向,所述C柱上加强板(20)、所述A柱上加强板(30)及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40)均设置于所述上边梁板部(11)上,且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40)与所述C柱上加强板(20)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30)合围形成有空腔(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50)上形成有弯折部(51),所述弯折部(51)朝远离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40)的方向凸起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50)包括连接部(52),所述连接部(52)沿所述撑板(5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2)具有多个连接凸条(521),多个所述连接凸条(521)沿着所述撑板(5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条(521)、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40)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30)之间以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50)的长度设定为L,其中,L≥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上边梁板部(11)的长度方向,所述C柱上加强板(20)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30)部分重叠并形成有重叠区域,其中,在所述重叠区域内,所述C柱上加强板(20)设置于所述上边梁板部(11)和所述A柱上加强板(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区域的长度设置为M,其中,60mm≤M≤8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上加强板(20)、所述上边梁板部(11)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30)以点焊的方式固定。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外板(10)、c柱上加强板(20)、a柱上加强板(30)及b柱上边梁内板(40),所述侧围外板(10)包括上边梁板部(11)、b柱板部(12)及c柱板部(13),沿着所述上边梁板部(11)的长度方向,所述b柱板部(12)及所述c柱板部(13)间隔布置;沿着所述侧围外板(10)的厚度方向,所述c柱上加强板(20)、所述a柱上加强板(30)及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40)均设置于所述上边梁板部(11)上,且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40)与所述c柱上加强板(20)及所述a柱上加强板(30)合围形成有空腔(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50)上形成有弯折部(51),所述弯折部(51)朝远离所述b柱上边梁内板(40)的方向凸起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50)包括连接部(52),所述连接部(52)沿所述撑板(5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围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2)具有多个连接凸条(521),多个所述连接凸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项生田戴云岭王昌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