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减震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47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减震器及车辆,电磁阀包括:线圈组件;静铁芯;动铁芯,动铁芯能够相对于静铁芯沿滑动方向活动;铁芯罩;隔磁环,隔磁环设置于铁芯罩与静铁芯之间,动铁芯与隔磁环之间的间隙小于动铁芯与铁芯罩之间的间隙。本技术的电磁阀,将隔磁环设置在铁芯罩和静铁芯之间,并且将动铁芯与隔磁环之间的间隙设置成小于动铁芯与铁芯罩之间的间隙,利用隔磁环对动铁芯进行导向,使动铁芯能够相对精铁芯沿滑动方向稳定活动,保证电磁阀工作稳定性。该电磁阀,充分复用隔磁环的结构,无需额外设置多个导向结构,零件少,设计巧妙,减少电磁阀的内部占用空间,节省成本,有利于电磁阀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制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阀、减震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电磁阀需要设置上下两个轴套实现中间动铁芯的导向,零件多,占用空间大且成本高,不利于电磁阀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减震器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零件多、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线圈组件;静铁芯;动铁芯,所述动铁芯能够相对于所述静铁芯沿滑动方向活动;铁芯罩;隔磁环,所述隔磁环设置于所述铁芯罩与所述静铁芯之间,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隔磁环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铁芯罩之间的间隙。

3、可选地,所述隔磁环设有背向所述铁芯罩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隔磁环的中心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动铁芯的底部伸入所述通孔,所述铁芯罩的底部两侧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延伸出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过盈配合连接。

4、可选地,所述配合部在所述隔磁环上的正投影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以使所述隔磁环与所述动铁芯之间形成间隙。

5、可选地,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嵌设在所述铁芯罩内,所述动铁芯沿所述导向套的轴向可滑动。

6、可选地,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隔磁环在所述动铁芯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

7、可选地,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铁芯罩过盈配合,所述铁芯罩的底面止抵所述隔磁环,所述铁芯罩与所述隔磁环相配合,以包覆所述导向套和所述动铁芯。

8、可选地,所述隔磁环的背向所述导向套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静铁芯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静铁芯连接。

9、可选地,所述动铁芯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连接;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动铁芯的所述第一芯体上,所述隔磁环套设在所述动铁芯的所述第二芯体的底部。

10、可选地,所述动铁芯为柱状体,所述第一芯体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芯体的径向尺寸。

11、可选地,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隔磁环间隙配合。

12、可选地,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第一芯体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为光滑面,所述隔磁环与所述第二芯体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为光滑面。

13、可选地,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静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朝向远离所述静铁芯的方向推抵所述动铁芯。

14、可选地,所述动铁芯设有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坑内。

15、可选地,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铁芯罩和所述动铁芯,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朝向所述静铁芯推抵所述动铁芯,所述动铁芯设有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坑,所述第二弹性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坑内。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之间设有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连通。

17、可选地,所述第二芯体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贯通的流通槽,且所述流通槽在朝向所述铁芯罩的一侧设有开口。

18、可选地,所述第二芯体的外周面设有两个所述流通槽,两个所述流通槽设在所述第二芯体的径向两侧。

19、可选地,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之间还设有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沿所述第一芯体的径向贯通。

20、可选地,所述电磁阀还包括:溢流阀体和电磁阀体,所述溢流阀体设在所述静铁芯的背向所述动铁芯的一侧,且所述溢流阀体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动铁芯内,所述电磁阀体设在所述溢流阀体底部,且所述电磁阀体的一部分与所述隔磁环连接,以包覆所述静铁芯和所述溢流阀体。

21、可选地,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纳所述铁芯罩、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隔磁环,且所述壳体分别与所述隔磁环、所述电磁阀体密封连接,所述线圈组件设在所述铁芯罩和所述壳体之间;导磁板,所述导磁板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导磁板与所述线圈组件和所述铁芯罩相抵接。

22、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阀。

23、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震器。

24、本技术的电磁阀,将隔磁环设置在铁芯罩和静铁芯之间,并且将动铁芯与隔磁环之间的间隙设置成小于动铁芯与铁芯罩之间的间隙,利用隔磁环对动铁芯进行导向,使动铁芯能够相对精铁芯沿滑动方向稳定活动,保证电磁阀工作稳定性。本技术的电磁阀,充分复用隔磁环的结构,无需额外设置多个导向结构,零件少,设计巧妙,减少电磁阀的内部占用空间,节省成本,有利于电磁阀的小型化设计。

2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环设有背向所述铁芯罩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隔磁环的中心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动铁芯的底部伸入所述通孔,所述铁芯罩的底部两侧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延伸出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过盈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在所述隔磁环上的正投影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以使所述隔磁环与所述动铁芯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嵌设在所述铁芯罩内,所述动铁芯沿所述导向套的轴向可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隔磁环在所述动铁芯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铁芯罩过盈配合,所述铁芯罩的底面止抵所述隔磁环,所述铁芯罩与所述隔磁环相配合,以包覆所述导向套和所述动铁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环的背向所述导向套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静铁芯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静铁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连接;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动铁芯的所述第一芯体上,所述隔磁环套设在所述动铁芯的所述第二芯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为柱状体,所述第一芯体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芯体的径向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隔磁环间隙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第一芯体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为光滑面,所述隔磁环与所述第二芯体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为光滑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静铁芯和所述动铁芯,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朝向远离所述静铁芯的方向推抵所述动铁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设有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坑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铁芯罩和所述动铁芯,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朝向所述静铁芯推抵所述动铁芯,所述动铁芯设有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坑,所述第二弹性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坑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之间设有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体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贯通的流通槽,且所述流通槽在朝向所述铁芯罩的一侧设有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体的外周面设有两个所述流通槽,两个所述流通槽设在所述第二芯体的径向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之间还设有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沿所述第一芯体的径向贯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溢流阀体和电磁阀体,所述溢流阀体设在所述静铁芯的背向所述动铁芯的一侧,且所述溢流阀体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动铁芯内,所述电磁阀体设在所述溢流阀体底部,且所述电磁阀体的一部分与所述隔磁环连接,以包覆所述静铁芯和所述溢流阀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

21.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

2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1所述的减震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环设有背向所述铁芯罩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隔磁环的中心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动铁芯的底部伸入所述通孔,所述铁芯罩的底部两侧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延伸出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过盈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在所述隔磁环上的正投影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以使所述隔磁环与所述动铁芯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嵌设在所述铁芯罩内,所述动铁芯沿所述导向套的轴向可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隔磁环在所述动铁芯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铁芯罩过盈配合,所述铁芯罩的底面止抵所述隔磁环,所述铁芯罩与所述隔磁环相配合,以包覆所述导向套和所述动铁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环的背向所述导向套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静铁芯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静铁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包括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连接;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动铁芯的所述第一芯体上,所述隔磁环套设在所述动铁芯的所述第二芯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为柱状体,所述第一芯体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芯体的径向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隔磁环间隙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第一芯体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为光滑面,所述隔磁环与所述第二芯体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为光滑面。

1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皆誉虞思珑张琨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