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45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和车辆,变速器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安装孔;差速锁,差速锁设置于壳体内;差速锁线束,差速锁线束的第一端与差速锁相连,差速锁线束的第二端穿过安装孔,差速锁线束相对安装孔可抽拉移动。由此,通过在变速器的壳体上设置安装孔,差速锁线束相对安装孔可以抽拉移动,这样在变速器装配前可以将差速锁线束预留一定的长度,在变速器装配完成后,可以将差速锁线束通过安装孔向壳体外部抽拉,以缩短差速锁线束在变速器中的长度,可以防止差速锁线束在壳体内部的长度过长发生弯折,进而可以防止差速锁线束与旋转的差速锁干涉磨损,从而可以提高变速器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逐渐在生活中普及,车辆变速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在车辆的变速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将变速器中的差速锁线束设置地较长,防止在变速器装配完成后,差速锁线束较短,导致变速器装配失败,无法正常工作。

2、在现有技术中,变速器装配完成后,由于变速器内部的差速锁线束长度无法调节,差速锁线束将在变速器壳体内弯折设置,这样会导致差速锁线束易与旋转的差速锁干涉磨损,从而导致线束损坏,变速器的结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可以提高结构可靠性。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安装孔;差速锁,所述差速锁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差速锁线束,所述差速锁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差速锁相连,所述差速锁线束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差速锁线束相对所述安装孔可抽拉移动。

4、由此,通过在变速器的壳体上设置安装孔,差速锁线束相对安装孔可以抽拉移动,这样在变速器装配前可以将差速锁线束预留一定的长度,在变速器装配完成后,可以将差速锁线束通过安装孔向壳体外部抽拉,以缩短差速锁线束在变速器中的长度,可以防止差速锁线束在壳体内部的长度过长发生弯折,进而可以防止差速锁线束与旋转的差速锁干涉磨损,从而可以提高变速器结构的可靠性。

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差速锁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差速锁线束的长度为l2,l1和l2满足关系式:l1<l2。

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差速锁线束为柔性差速锁线束,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可弯折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相对所述安装孔可抽拉移动时,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至少部分地直线延伸设置。

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速器还包括密封护套,所述密封护套设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密封护套设置有线束穿孔,所述差速锁线束穿设所述线束穿孔并相对所述线束穿孔可抽拉移动。

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线束穿孔和所述差速锁线束的接触面为弹性面,所述差速锁线束可相对所述线束穿孔抽拉移动且密封配合。

9、在本技术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密封护套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

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密封护套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周向设置有限位凸缘部,所述限位凸缘部与所述壳体内部对应所述安装孔周向边缘的外侧限位配合。

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密封护套为橡胶密封护套、硅胶密封护套和乳胶密封护套中的至少一种。

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差速锁线束的第一端与所述差速锁铆接固定。

13、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变速器。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锁线束(30)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孔(11)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差速锁线束(30)的长度为L2,L1和L2满足关系式:L1<L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锁线束(30)为柔性差速锁线束,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可弯折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在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相对所述安装孔(11)可抽拉移动时,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至少部分地直线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护套(40),所述密封护套(4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所述密封护套(40)设置有线束穿孔(41),所述差速锁线束(30)穿设所述线束穿孔(41)并相对所述线束穿孔(41)可抽拉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穿孔(41)和所述差速锁线束(30)的接触面为弹性面,所述差速锁线束(30)可相对所述线束穿孔(41)抽拉移动且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护套(40)与所述安装孔(11)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护套(40)位于所述壳体(10)内的一端周向设置有限位凸缘部(42),所述限位凸缘部(42)与所述壳体(10)内部对应所述安装孔(11)周向边缘的外侧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护套(40)为橡胶密封护套、硅胶密封护套和乳胶密封护套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锁线束(30)的第一端与所述差速锁(20)铆接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锁线束(30)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孔(11)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差速锁线束(30)的长度为l2,l1和l2满足关系式:l1<l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锁线束(30)为柔性差速锁线束,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可弯折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在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相对所述安装孔(11)可抽拉移动时,所述柔性差速锁线束至少部分地直线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护套(40),所述密封护套(4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所述密封护套(40)设置有线束穿孔(41),所述差速锁线束(30)穿设所述线束穿孔(41)并相对所述线束穿孔(41)可抽拉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彦涛唐立中王坤城穆金辉张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