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安装支架、油箱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10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申请涉及一种油箱安装支架、油箱总成和车辆,油箱安装支架的弯折段连接于竖直段与底板段之间,并与竖直段以及底板段共同形成“L”形结构,第一搭接段与第二搭接段分别连接于底板段的两个相对侧;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竖直段的两侧,且与竖直段形成“U”形结构,第一侧板的一端与第一搭接段沿着其厚度方向具有第一重叠区域,位于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一侧板以及第一搭接段通过焊接连接;第二侧板的一端与第二搭接段沿着其厚度方向具有第二重叠区域,位于第二重叠区域的第二侧板以及第二搭接段通过焊接连接。本申请的油箱安装支架、油箱总成和车辆能够解决油箱安装支架成型困难、尺寸受限、顶端隐裂,工序多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汽车零部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油箱安装支架、油箱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作为燃油动力的车辆,油箱的固定需要车身提供安装支架,这个支架为一体式成型的一面开口的盒状支架,支架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为一个整体,且支架展开为一个平板,此种支架制作时成型困难,且容易出现顶端隐裂的情况,影响支架强度;另一方面此种支架的因成型问题,成型方向的尺寸受限,不能太大,否则制作时无法成型。此外,一体化成型的支架由于顶端隐裂的问题,需要成型时增加一序整形模具,造成了制造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安装支架、油箱总成和车辆,能够解决油箱安装支架成型困难、尺寸受限、顶端隐裂,工序多成本高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油箱安装支架,应用于车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竖直段、底板段、弯折段、第一搭接段和第二搭接段,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底板段之间,并与所述竖直段以及所述底板段共同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二搭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段的两个相对侧,且远离所述底板段的一端与所述弯折段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二搭接段分别位于所述弯折段的两个相对侧,且均与所述弯折段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竖直段的两侧,且与所述竖直段形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搭接段沿着其厚度方向具有第一重叠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一搭接段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搭接段沿着其厚度方向具有第二重叠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重叠区域的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二搭接段通过焊接连接。

3、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箱安装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翻边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翻边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延伸。

4、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一翻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搭接段与所述第二翻边间隔设置。

5、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距自所述第一翻边以及所述第二翻边朝着所述底板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6、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段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安装孔。

7、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油箱总成,包括油箱本体和多个上述的油箱安装支架,所述油箱本体通过多个所述油箱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车辆的车架。

8、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油箱安装支架分别间隔焊接于所述车架的侧梁体,以用于支撑所述油箱本体;其中,多个所述油箱安装支架与所述车架的顶梁体间隔设置以形成安装所述油箱本体的安装空间。

9、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油箱安装支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油箱安装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的顶梁体连接,用以固定所述油箱本体。

10、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箱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着所述油箱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1、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上述的油箱总成,所述油箱总成连接于所述车架。

12、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弯折段连接于竖直段与底板段之间,并与竖直段以及底板段共同形成“l”形结构,以及将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竖直段的两侧,且与竖直段形成“u”形结构,进而能够提高油箱安装支架的抗扭能力。同时,通过将第一侧板与第一搭接段焊接,以及第二侧板与第二搭接段焊接,以将底板段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油箱安装支架的抗扭能力,并且避免了油箱安装支架一体化结构成型困难的问题。

14、进一步地,第一搭接段与第二搭接段分别位于弯折段的两个相对侧,且均与弯折段间隔设置,进而实现油箱安装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释放。

15、进一步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第一搭接段沿着其厚度方向具有第一重叠区域,位于第一重叠区域的第一侧板以及第一搭接段通过焊接连接,能够增大焊接面积以便于第一侧板与第一搭接段焊接,且提高第一侧板与第一搭接段之间的牢靠性;第二侧板的一端与第二搭接段沿着其厚度方向具有第二重叠区域,位于第二重叠区域的第二侧板以及第二搭接段通过焊接连接,能够增大焊接面积以便于第二侧板与第二搭接段焊接,且提高第二侧板与第二搭接段之间的牢靠性。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安装支架,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竖直段、底板段、弯折段、第一搭接段和第二搭接段,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底板段之间,并与所述竖直段以及所述底板段共同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二搭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段的两个相对侧,且远离所述底板段的一端与所述弯折段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二搭接段分别位于所述弯折段的两个相对侧,且均与所述弯折段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安装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翻边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翻边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一翻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搭接段与所述第二翻边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距自所述第一翻边以及所述第二翻边朝着所述底板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段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安装孔。

6.一种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本体和多个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所述油箱本体通过多个所述油箱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车辆的车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油箱安装支架分别间隔焊接于所述车架的侧梁体,以用于支撑所述油箱本体;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总成还包括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油箱安装支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油箱安装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的顶梁体连接,用以固定所述油箱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着所述油箱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其中,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权利要求6-9所述的油箱总成,所述油箱总成连接于所述车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安装支架,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竖直段、底板段、弯折段、第一搭接段和第二搭接段,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底板段之间,并与所述竖直段以及所述底板段共同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二搭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段的两个相对侧,且远离所述底板段的一端与所述弯折段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二搭接段分别位于所述弯折段的两个相对侧,且均与所述弯折段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安装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翻边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翻边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段与所述第一翻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搭接段与所述第二翻边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凯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