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09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包括机舱主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机舱主体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机舱主体之间设有密封气囊;所述机舱主体四周均设有机舱边板,所述机舱主体四角处机舱边板均设有弧形过渡,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机舱主体接触的位置均设有于所述机舱边板配合的支撑边板;所述密封气囊包括凹槽主体,所述凹槽主体内设有密封腔,所述机舱边板插接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凹槽主体靠近所述支撑边板的一侧设有气囊腔,所述气囊腔压接在所述支撑边板上,本申请通过设置环形结构的密封气囊,密封气囊的上端通过密封腔卡接在机舱主体的外缘,下端压接在机舱主体的支撑部件上,由于密封气囊环绕在机舱主体四周,进而提高了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车辆机舱密封,具体是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工业车辆所用的机舱密封型式,机舱体四个边角为尖角衔接,机舱体左侧面、前侧面、右侧面密封采用一种侧气囊结构,机舱体后侧面密封采用直气囊结构,气囊密封方向从左侧到后侧需要完成密封方向的变更,左右两侧转角处两侧气囊与后侧气囊采用拼接一块专用用于密封的尺寸部件,以此实现对转角处的密封同时将气囊连接成一体。

2、现有技术方案,气囊是两个截面气囊拼接而成,拼接处受工艺手段限制,导致密封性能差,而且机舱体侧面和后面之间的过渡部位,受相配合的部件制造精度影响,过渡气囊部位不能形成有效可靠密封,常常密封失效,导致雨水进入机舱,带来机舱内部电气故障和短路风险,此外,密封失效后,机舱内噪音通过孔,间隙处外泄,形成噪音污染,影响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包括机舱主体(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机舱主体(1)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机舱主体(1)之间设有密封气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主体(1)四周分别向外侧折弯形成机舱边板,所述机舱边板包括前边板(11)、左边板(12)、后边板(13)、右边板(14),所述前边板(11)与所述左边板(12)、右边板(14)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渡边板(15),所述后边板(13)与所述左边板(12)、右边板(1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渡边板(16),所述第一过渡边板(15)、第二过渡边板(16)均为弧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包括机舱主体(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机舱主体(1)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机舱主体(1)之间设有密封气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主体(1)四周分别向外侧折弯形成机舱边板,所述机舱边板包括前边板(11)、左边板(12)、后边板(13)、右边板(14),所述前边板(11)与所述左边板(12)、右边板(14)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渡边板(15),所述后边板(13)与所述左边板(12)、右边板(1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渡边板(16),所述第一过渡边板(15)、第二过渡边板(16)均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左侧板(2)、右侧板(3)、后封板(4)、前封板(7),所述后封板(4)与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的连接处均设有后过渡板(5),所述前封板(7)与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的连接处均设有前过渡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车辆机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上端均向内折弯分别形成左侧边板(21)、右侧边板(31),所述后封板(4)前端设有后封板边板(41),所述后过渡板(5)靠近所述机舱主体(1)的一侧设有过渡边板(51),所述支撑边板包括左侧边板(21)、右侧边板(31)、后封板边板(41)、过渡边板(51)以及前封板(7)、前过渡板(6)与所述密封气囊(8)接触的上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学银许振兴张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