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片粘贴装置以及片粘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片粘贴装置以及片粘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150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一种片粘贴装置EA,具备:供给单元(10),其供给粘接片AS;以及按压单元(20),其具有将由供给单元(10)供给的粘接片AS按压并粘贴于被粘体WK的被粘面WK1的按压部件(21),其中,按压单元(20)进行:第一粘贴动作,通过按压部件(21)以及被粘体WK向与被粘面WK1交叉的第一方向D1的相对移动,利用按压部件(21)将粘接片AS的供给方向上的前方部ASF按压并粘贴于被粘面WK1,以及第二粘贴动作,通过按压部件(21)以及被粘体WK向沿被粘面WK1的第二方向D2的相对移动,利用按压部件(21)将粘接片AS中的前方部ASF以外的后方部ASR按压并粘贴于被粘面WK1,按压部件(21)设置为,在进行第一粘贴动作时,被按压于被粘面WK1的部分变形而形成片按压区域(21A),供给单元(10)在进行第一粘贴动作时以粘接片AS的供给方向上的前端缘AST落入片按压区域(21A)内的方式,进行供给粘接片AS的粘贴前供给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片粘贴装置以及片粘贴方法


技术介绍

1、已知将粘接片粘贴于被粘体的片粘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34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片粘贴装置m(片粘贴装置)中,在进行了通过向与环形框架f(被粘体)的上表面(被粘面)交叉的方向(第一方向)的压辊2(按压部件)以及被粘体的相对移动,将切割带dt(粘接片)的供给方向上的前方部粘贴于被粘面的粘贴动作(第一粘贴动作)之后,进行通过向沿着被粘面的方向(第二方向)的按压部件以及被粘体的相对移动,将粘接片中的前方部以外的后方部粘贴于被粘面的粘贴动作(第二粘贴动作)。

3、然而,在这样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片粘贴装置中,如本申请的图2的(a)所示,在第一粘贴动作的前阶段,如果粘接片as的供给方向上的前端缘(前端缘ast)位于比按压辊21(按压部件)的按压区域(片按压区域21a)靠供给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则如本申请的图2的(b)所示,该粘接片as在进行第一粘贴动作时,前端缘ast附近未被按压于被粘体wk的被粘面wk1,而会在前端缘ast附近与被粘体wk之间形成未粘贴部sp。其结果是,粘接片as在进行第二粘贴动作并被粘贴于被粘体wk后,会发生从未粘贴部sp剥离、或是尘埃进入未粘贴部sp的粘贴不良。

4、另一方面,如本申请的图2的(c)所示,在第一粘贴动作的前阶段,如果前端缘ast位于比片按压区域21a靠供给方向上流侧的位置,则如本申请的图2的(d)所示,该粘接片as在进行第一粘贴动作时,前端缘ast附近未被按压于被粘面wk1,在进行其后的第二粘贴动作时,会发生如本申请的图2的(e)所示那样前端缘ast附近卷起并粘贴于被粘体wk、或是如本申请的图2的(f)所示那样前端缘ast附近被卷入并粘贴于被粘体wk的粘贴不良。

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片粘贴装置以及片粘贴方法,其能够防止在进行第一粘贴动作时,由于粘接片的前端缘附近未被按压于被粘面而发生粘贴不良。

6、(二)技术方案

7、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

8、(三)有益效果

9、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进行第一粘贴动作时,以粘接片的前端缘落入片按压区域内的方式进行供给粘接片的粘贴前供给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在进行该第一粘贴动作时,由于粘接片的前端缘附近未被按压于被粘面而发生粘贴不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粘贴装置,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4.一种片粘贴方法,其实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片粘贴装置,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下芳昭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