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状纳米偏钨酸铵的制备方法。(二)
技术介绍
偏钨酸铵的分子式通常写成(NH4)6H2W1204。 xH20,在石油加工工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钨系催化剂的研究与发展已获得了普遍重视。这种催化剂的活性成分-三氧化钨,由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如球状的硅、铝氧化物经由偏钨酸铵浸渍和热解而制成。这是近年来推动偏钨酸铵发展的直接动力。另外,碳化钨作为硬质合金和新型多功能催化剂也多用偏钨酸铵作为钨源经过碳化步骤制备得到。生产偏钨酸铵的工业流程很多,如热降解法,液_液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中和法、酸解醇析法等。比如以仲钨酸铵为原料可通过热解法制备得到偏钨酸铵,热解后的分解物,以预先加热到无离子水制浆。蒸发是在常压蒸发器中完成的,浓縮液经冷却结晶和过滤,最后获得偏钨酸铵晶体。因偏钨酸铵制备最后大多需要蒸发浓縮步骤,大多数的偏钨酸铵产品颗粒较大,基本在几百微米以上。不利于后续产品的性能提升。所以对其制备方法改进或者再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步骤。 偏钨酸铵一个非常重要的后续产品碳化钨(WC)的性能改进在近几十年来都倍受关注,其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非贵金属材料,不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状纳米偏钨酸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纳米偏钨酸铵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先配制质量分数在5~50wt%的偏钨酸铵水溶液,冷冻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移至冷冻干燥设备中,通过静置预处理使块状固体的温度稳定在-55~-20℃,然后在10~50Pa真空度下以1~2℃/h的速度从该温度升温到25~50℃,即得到干燥的片状纳米偏钨酸铵。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片状纳米偏钨酸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纳米偏钨酸铵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先配制质量分数在5~50wt%的偏钨酸铵水溶液,冷冻得到块状固体,将块状固体移至冷冻干燥设备中,通过静置预处理使块状固体的温度稳定在-55~-20℃,然后在10~50Pa真空度下以1~2℃/h的速度从该温度升温到25~50℃,即得到干燥的片状纳米偏钨酸铵。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纳米偏钨酸铵,其特征在于在配制得到偏钨酸铵水溶液后,先对偏钨酸铵水溶液进行充分分散,再进行冷冻。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纳米偏钨酸铵,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振荡对偏钨酸铵水溶液进行充分分散,超声振荡时间在O. lh以上。4. 如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片状纳米偏钨酸铵,其特征在于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冷冻得到块状固体在-80 -l(TC冷冻1 20h得到块状固体。5. 如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片状纳米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淳安,陈赵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