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784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合成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在搅拌下将钛酸丁酯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酸性水溶液中,获得水合钛离子溶液;在搅拌及一定温度条件下,将上述水合钛离子溶液缓慢加入到新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获得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原位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新制备的聚氨酯分散体中引入水合钛离子,利用溶胶-凝胶反应控制技术,使它们附聚在乳液粒子表面,形成相应的定向排列结构,直接在乳液粒子的表面原位合成结晶态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原位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用于配制水性聚氨酯涂料,有效解决了纳米粉体易团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合成技术,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聚氨酯是一种含软段和硬段的嵌段共聚物,软、硬链段的不同特性赋予了聚氨酯 特有的微相分离结构,从而使聚氨酯材料具有了良好的力学性能。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环境 的日益重视,挥发性有机物(V0C)的排放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水性聚氨酯的研发已 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水性聚氨酯类涂层在织物、皮革、家具、建筑墙面等领域得 到了广泛应用。特别在建筑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涂料能同时将聚氨酯涂料硬度高、附着力 强、耐磨性、柔韧性好等优点与水性涂料的低V0C相结合,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建筑涂料品种 之一。 另一方面,纳米技术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为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提供了 新的机遇。纳米技术在外墙涂料中的应用,为开发新型外墙涂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当 前较多采用了氧化硅、氧化钛、碳酸钙、氧化锌等无机纳米粒子改性涂料,赋予涂料优异的 性能和功能。然而,无机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易于团聚,难以长期稳定分散。这是纳 米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合成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 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750r/min的搅拌速率条件下,将钛酸丁酯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酸性水溶液中,获得水合钛离子溶液;  (2)在500r/min的搅拌速率及一定温度条件下,将上述水合钛离子溶液缓慢加入到新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获得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原位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步骤(1)中,钛酸丁酯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0.5~1∶2;酸性水溶液的pH值控制在5~6.5;钛酸丁酯与水的质量比为1∶6~1∶10;  步骤(2)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60℃;反应时间为1~12h;水合钛离子溶液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质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750r/min的搅拌速率条件下,将钛酸丁酯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酸性水溶液中,获得水合钛离子溶液;(2)在500r/min的搅拌速率及一定温度条件下,将上述水合钛离子溶液缓慢加入到新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获得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原位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步骤(1)中,钛酸丁酯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0.5~1∶2;酸性水溶液的pH值控制在5~6.5;钛酸丁酯与水的质量比为1∶6~1∶10;步骤(2)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60℃;反应时间为1~12h;水合钛离子溶液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质量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乾宏杨辉樊先平詹树林盛建松周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