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骨是一族生物矿物材料的总称,主要发育于脊椎动物中。虽然每一种类型的骨的 结构和组成稍有变化,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主要成分都是由I型胶原纤维、碳羟磷 灰石和水组成。骨是最复杂的生物矿化系统之一,也是最典型的天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骨中的碳羟磷灰石晶体都是板形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50nm和25nm ;晶体厚度极薄, 且非常一致,一般1. 5nm至4. 0nm。骨的主要有机相为胶原纤维,另外还有少量骨涎酸蛋白、 硫酸软骨素、脂类、肽类等。胶原纤维中的原胶原分子具有三重螺旋结构,骨中的矿物相位 于原胶原分子间的间隙孔内,排列成层,构成骨的基本结构。 骨损伤是目前常见的疾病。由于风湿、类风湿等各种骨关节疾病或运动创伤所造 成的关节骨损伤给许多病人带来痛苦。迄今为止,临床上仍然缺少有效的方法修复大尺寸 的骨缺损。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技术和方法,能通过成骨细胞的生长或干细胞的诱导分 化生长成活体骨组织,并用于骨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有望促进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其中, 骨修复支架在骨再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骨修复材料难以获得细胞 ...
【技术保护点】
骨修复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加入到体积比为1/1的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中,控制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5~15%,超声振荡,使羟基磷灰石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聚(乳酸-羟基乙酸),控制其质量浓度为15%,40℃过夜溶解,超声振荡,使羟基磷灰石与聚(乳酸-羟基乙酸)混合均匀。将混合液加入到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设置流速0.5~2.0ml/h,电压12~15kV,室温下铝膜收集,收集距离10~20cm,即可获得骨修复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复合膜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骨修复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加入到体积比为1/1的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中,控制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5~15%,超声振荡,使羟基磷灰石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聚(乳酸-羟基乙酸),控制其质量浓度为15%,40℃过夜溶解,超声振荡,使羟基磷灰石与聚(乳酸-羟基乙酸)混合均匀。将混合液加入到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设置流速0.5~2.0ml/h,电压12~15kV,室温下铝膜收集,收集距离10~20cm,即可获得骨修复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复合膜支架。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复合支 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为市售的针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有,劳丽红,王颖俊,朱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