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促骨再生修复的可注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586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促骨再生修复的可注射复合材料是由海藻酸钠、壳聚糖、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为组元经去离子水和细胞培养液调制复合制备而成,其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海藻酸钠0.10~0.50%;壳聚糖0.01~0.20%;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5~30%;生物活性玻璃0.05~0.50%;细胞培养液25~55%;去离子水30~45%。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可注射性和快速降解特性,水凝胶网络能富集由无机微粒降解释放的钙、磷离子和微量元素,能促进成骨性细胞迁移、生长、增殖和分化,对骨内微损伤、骨折或骨缺损具有快速诱导骨再生并促进骨修复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凝胶-生物活性无机微粒可注射复合物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和再生医学

技术介绍
随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膨胀和老龄化时代的来临,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损伤治疗成 为各个国家的重要议题。骨质疏松的基本特征是骨密度下降和骨脆性显著提高,脊柱、股 骨、腕骨等部位骨内微损伤、骨折以及大面积骨缺损的风险性大大增加。目前,国内外尚无特别有效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长期以来,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缺损的治疗以金属或合金材料内固定、关节置换等为主,不宜置换术的病人采用牵引复位等保守治疗。但是,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内固定失败等常见问题造成患者长期卧床,并导致大量并发症,因而其致残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微创内固定手术因其创口小、减少失血等优点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内固定材料的生物活性设计仍停留在内固定与置换金属类材料表面改性,促进骨折断裂面愈合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加快研制能促进骨折愈合的新材料和探索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缺损治疗的新模式,縮短治疗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并彻底治愈骨质疏松骨折的有效途径。 促进骨质疏松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骨再生修复的可注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海藻酸钠、壳聚糖、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为组元经去离子水和细胞培养液调制复合制备而成,其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海藻酸钠  0.10~0.50%;壳聚糖  0.01~0.20%;    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  5~30%;    生物活性玻璃  0.05~0.50%;    细胞培养液  25~55%;    去离子水  30~45%,上述组分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促骨再生修复的可注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海藻酸钠、壳聚糖、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为组元经去离子水和细胞培养液调制复合制备而成,其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海藻酸钠 0.10~0.50%;壳聚糖0.01~0.20%;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5~30%;生物活性玻璃 0.05~0.50%;细胞培养液25~55%;去离子水 30~45%,上述组分之和为1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 磷酸钙是锌、锶、镁和硅至少两种协同掺杂的磷酸八钙、羟基磷灰石或者两者的复合物,磷 酸钙多孔微球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40 55% 38 44% 0 0. 3% 0 5. 5% 0 3. 5% 0 4. 5%3 8%,上述组分之和为100%,且Si02、 Zn0、 Mg0和SrO至少两种物质不同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生物活性玻璃以氧化物 形式表示的摩尔百分数含量为Ca0 32 50% P205 0 12% Si02 40 56% b203 0 12% Na20 3 8%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注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元微量元素协同 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的粒径为5 600 ii m。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注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生物活性玻璃颗粒 粒径为50 800n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可注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含SiO/—、P043—的无机盐按摩尔比l : IO加入聚天冬氨酸钠或聚丙稀酸钠水溶液 中,控制磷酸钠浓度为1 10%,将此磷酸钠混合溶液维持在37 6(TC,并调节混合溶液 的pH值为4. 8 7. 0,,再将含Ca2+、 Sr2+、 Zn2+和Mg2+至少两种离子的溶液滴加到磷酸钠混 合溶液中,滴加离子的总摩尔数与Si032—和P043—的总摩尔数之比为8 :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中入杨贤燕甘亦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