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后轮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后轮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422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轮悬架系统及车辆,后轮悬架系统包括:副车架,其包括前横梁、纵梁、后横梁,前横梁、纵梁、后横梁围成悬置空间;前上控制臂;前下控制臂;后上控制臂;后下控制臂;转向节,转向节定位轮心轴线,轮心轴线位于悬置空间中心的前方;电驱组件,其设于悬置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后轮悬架系统及车辆,使转向节位于靠近副车架前横梁的一侧,由于轮边系统连接于转向节上,转向节定位轮边系统的轮心轴线,轮心轴线位于副车架悬置空间中心的前方,且电驱组件设于悬置空间中,使电驱组件占用的空间往后偏移,减少电驱组件占用副车架前方的底盘电池安装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悬架系统设计技术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架系统设计,特别涉及后轮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部分高端电动车辆的后轮悬架系统配备驱动电机、后轮转向器、主动减振器、空气弹簧等器件,后轮悬架系统占据较大的空间,导致底盘的电池安装空间被后轮悬挂系统挤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轮悬架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后轮悬架系统,包括:

4、副车架,其包括前横梁、纵梁、后横梁,所述前横梁、所述纵梁、所述后横梁围成悬置空间;

5、前上控制臂,其具有前上内点与前上外点,所述前上内点连接于所述前横梁的顶部;

6、前下控制臂,其具有前下内点与前下外点,所述前下内点连接于所述前横梁的底部;

7、后上控制臂,其具有后上内点与后上外点,所述后上内点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中部;

8、后下控制臂,其具有后下内点与后下外点,所述后下内点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中部;

9、转向节,其顶部连接所述前上外点与所述后上外点,所述转向节的底部连接所述前下外点与所述后下外点,所述转向节定位轮心轴线,所述轮心轴线位于所述悬置空间中心的前方;

10、电驱组件,其设于所述悬置空间。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前上控制臂的前上内点连接于副车架前横梁的顶部,前下控制臂的前下内点连接于副车架前横梁的底部,后上控制臂的后上内点连接于副车架纵梁的中部,后下控制臂的后下内点连接于副车架纵梁的中部,使转向节位于靠近副车架前横梁的一侧,由于轮边系统连接于转向节上,转向节定位轮边系统的轮心轴线,轮心轴线位于副车架悬置空间中心的前方,且电驱组件设于悬置空间中,使电驱组件占用的空间往后偏移,减少电驱组件占用副车架前方的底盘电池安装空间;且前上内点位于前横梁的顶部、前下内点位于前横梁的底部,有助于缩减前横梁前后方向的宽度,进而增大悬置空间,以便于在悬置空间中设置功率更大且占用空间更大的电驱组件。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滑柱组件,所述滑柱组件设于所述纵梁与所述转向节之间,所述滑柱组件连接于所述前下控制臂,所述滑柱组件从所述前上控制臂与所述后上控制臂之间往上延伸。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柱组件包括一体式布置的空气弹簧与主动减振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减振器包括本体、蓄能器、液压泵,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液压泵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蓄能器位于所述后上控制臂的上方,所述液压泵位于所述前上控制臂的上方。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柱组件与所述前下控制臂的连接点为支撑点,所述支撑点到所述前下外点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点到所述前下内点的距离。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上控制臂的中部往前弯曲和/或所述后上控制臂的中部往下弯曲。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

18、前悬置,其设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前悬置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前悬置左右间隔分布,所述前悬置连接于所述电驱组件的前侧;

19、后悬置,其设于所述纵梁,所述后悬置连接于所述电驱组件。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驱组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电机。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下外点到所述纵梁的距离小于所述后下外点到所述纵梁的距离。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下控制臂的中部向下弯曲。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

24、转向器,其设于所述前横梁的前侧,

25、前束控制臂,其具有前束内点与前束外点,所述前束内点连接于所述转向器,所述前束外点连接于所述转向节的前侧。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电子机械制动器,所述电子机械制动器连接于所述转向节的后侧。

27、一种车辆,包括:

28、如上述的后轮悬架系统;

29、车身,其连接于所述副车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滑柱组件(400),所述滑柱组件(400)设于所述纵梁(120)与所述转向节(200)之间,所述滑柱组件(400)连接于所述前下控制臂(320),所述滑柱组件(400)从所述前上控制臂(310)与所述后上控制臂(330)之间往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组件(400)包括一体式布置的空气弹簧与主动减振器;所述主动减振器包括本体(410)、蓄能器(411)、液压泵(412),所述蓄能器(411)与所述液压泵(412)连接于所述本体(410),所述蓄能器(411)位于所述后上控制臂(330)的上方,所述液压泵(412)位于所述前上控制臂(31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组件(400)与所述前下控制臂(320)的连接点为支撑点(401),所述支撑点(401)到所述前下外点(322)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点(401)到所述前下内点(321)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组件(600)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电机(6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外点(322)到所述纵梁(120)的距离小于所述后下外点(342)到所述纵梁(120)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电子机械制动器(800),所述电子机械制动器(800)连接于所述转向节(200)的后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悬架系统还包括滑柱组件(400),所述滑柱组件(400)设于所述纵梁(120)与所述转向节(200)之间,所述滑柱组件(400)连接于所述前下控制臂(320),所述滑柱组件(400)从所述前上控制臂(310)与所述后上控制臂(330)之间往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组件(400)包括一体式布置的空气弹簧与主动减振器;所述主动减振器包括本体(410)、蓄能器(411)、液压泵(412),所述蓄能器(411)与所述液压泵(412)连接于所述本体(410),所述蓄能器(411)位于所述后上控制臂(330)的上方,所述液压泵(412)位于所述前上控制臂(31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组件(400)与所述前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强陈磊王念强禹真丁树伟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