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200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的组成以重量%计为,(A碱金属硅酸盐10-60,(B)硅烷偶联剂1-20,(C)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硼酸盐和碱金属无机酸盐中至少1种碱金属化合物0.1-5.0,(D)水30-70。另一种组合物除A、B、C组成同上以外,还含(D)水5-50、(E)氧化铁10-60、(F)选自分散剂和增稠剂的至少一种添加剂0.1-5.0。用于无缝钢管的热加工时可减小加工工具与轧制材料间的摩擦系数,延长工具的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特别是关于适合供给采用倾斜轧制制造无缝钢管时使用的顶头、导板等加工工具的表面的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采用曼内斯曼方式制造无缝钢管时,其基本工艺过程可以分为(1)圆钢坯的穿孔工序,(2)中空管的延伸加工工序,(3)精加工工序。在这些穿孔、延伸、轧制的各道工序中需要使用顶头、导板和轧辊等加工工具,其中,顶头的损耗是影响制管操作的效率、经济性、产品的质量的重要因素。顶头的表面上覆盖着附着于母材上的较厚的氧化皮(以下简称铁鳞)。这种铁鳞,作为保护顶头本体的绝热层,不仅直接影响到顶头的寿命,而且还起到减轻轧制负荷、防止烧结的作用。但是,仅仅有铁鳞存在还不足以充分的保护顶头主体,因此,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在对钢坯直接穿孔的顶头上使用润滑剂。例如,特开昭51-57729和特开平1-180712中公布了从顶头的前端喷射油脂系润滑剂的方法。另外,特开平5-138213中公布了在顶头的表面上预先涂布石墨系润滑剂,然后进行穿孔的方法。但是,前一种方法,由于顶头前端的形状对于钢坯穿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因此,要想在不损害其形状的情况下设置喷射孔是十分困难的,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成分混合而构成的:(A)碱金属硅酸盐:10-60%(重量)(B)硅烷偶联剂:1-20%(重量)(C)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硼酸盐和碱金属无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碱金属化合物:0.1-5.0%(重量)(D)水:30-70%(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10-30 303533/961.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成分混合而构成的(A)碱金属硅酸盐10-60%(重量)(B)硅烷偶联剂1-20%(重量)(C)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硼酸盐和碱金属无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碱金属化合物0.1-5.0%(重量)(D)水30-70%(重量)。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中,成分(A)是硅酸钠,成分(C)的碱金属化合物是钠化合物。3.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上用润滑剂组合物,其中,成分(A)是硅酸钠,成分(C)的碱金属化合物是钾化合物。4.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中,成分(A)是硅酸钠,成分(C)的碱金属化合物是锂化合物。5.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中,成分(C)的锂化合物是氢氧化鋰。6.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成分混合而构成的(A)碱金属硅酸盐10-60%(重量)(B)硅烷偶联剂1-20%(重量)(C)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硼酸盐和碱金属无机酸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碱金属化合物0.1-5.0%(重量)(D)水5-50%(重量)(E)氧化铁10-60%(重量)(F)选自分散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0.1-5.0%(重量)。7.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加工用润滑剂组合物,其中,成分(A)是选自硅酸钠和硅酸钾组成的组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依藤章丰冈高明岛本健喜多政春金山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