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架隔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96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裹架隔板及汽车,包括隔板主体、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内部的加强连接件以及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上的连接突柱;加强连接件上穿设固定有连接突柱,连接突柱上端部露设于隔板主体上端面外;本技术采用通孔与车身连接,保证隔板总成与车身连接的刚强度,其中用于后排座椅与扶手安装结构,螺纹连接件采用钢板冲压件与螺柱焊接,预埋于第一功能层与第二功能层之间,实现扶手的快速安装,并保证座椅及扶手的安装刚强度;本方案占用隔板厚度方向空间小,同时不需要将所有隔板开通孔,因此开孔处性能降低较小,达到开孔后性能不降低的效果;本方案简化金属加强板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系统重量,实现轻量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包裹架隔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现有复合材料零件表面安装相关零件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表面粘接、机械连接或其组合实现,其中单纯粘接方式所能承受的载荷较低,需要与机械连接混合使用,因此需要在复合材料零件上开通孔,解决复合材料的连接问题,一旦复合材料开通孔就会导致连接处性能大大降低;另外一种是预埋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要预埋稳固就需要有效的螺纹连接圈数预埋在复合材料零件内以保证连接强度,因此预埋件的厚度较大,限制其在厚度较小的复合材料零件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包裹架隔板,采用通孔与车身连接,保证隔板总成与车身连接的刚强度,其中用于后排座椅与扶手安装结构,螺纹连接件采用钢板冲压件与螺柱焊接,预埋于第一功能层与第二功能层之间,实现扶手的快速安装,并保证座椅及扶手的安装刚强度;本方案占用隔板厚度方向空间小,同时不需要将所有隔板开通孔,因此开孔处性能降低较小,也可根据性能要求局部补强,达到开孔后性能不降低的效果;本方案简化金属加强板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系统重量,实现轻量化效果,本申请能够提供隔离乘员舱与行李舱的基本功能,缓冲行李物品突然撞向乘员舱的能量,同时三层叠加结构能够实现隔绝经行李舱内传递向乘员舱内的噪音及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威胁。

2、本技术提出一种包裹架隔板,包括隔板主体、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内部的加强连接件以及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上的连接突柱;

3、加强连接件上穿设固定有连接突柱,连接突柱上端部露设于隔板主体上端面外;该隔板主体只在上表面对应连接突柱位置设有开孔,将加强连接件预埋于隔板主体内部,解决隔板主体与加强连接件的连接,简化链接结构,同时,保证隔板主体其余部分的连接刚强度,采用复合材料制作隔板主体,实现连接功能件降重,保证开孔处隔板主体功能。

4、隔板主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主体第一功能层、主体第二功能层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三者形状大小匹配,并依次粘接固定;加强连接件夹设固定于主体第一功能层和主体第二功能层之间,连接突柱上端部露设于主体第一功能层上端面外,连接突柱下端部对应焊接固定于加强连接件下端面上,连接突柱下端面与主体第二功能层上端面限位触接,只在主体第一功能层对应加强连接件位置处开设有开孔,保证了开孔处隔板主体功能,主体第二功能层和主体第三功能层没有开孔,保证了隔板主体整体的连接刚强度,本方案占用隔板厚度方向空间小,同时不需要将所有隔板开通孔,因此开孔处性能降低较小,也可根据性能要求局部补强,达到开孔后性能不降低的效果。

5、主体第一功能层上表面中部分别设有后排座椅安装位、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后排座椅安装位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左右并排设置于主体第一功能层上表面,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设置于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下部的主体第一功能层上表面。

6、加强连接件包括第一加强连接件和第二加强连接件,第一加强连接件上表面匹配贴合于并排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位下表面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下表面处,第二加强连接件上表面匹配贴合于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下表面处,本方案简化金属加强板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系统重量,实现轻量化效果。

7、连接突柱包括后排座椅安装突柱、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突柱,第一加强连接件上端面触接于并排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位下表面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下表面处,后排座椅安装突柱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分别穿设焊接固定于第一加强连接件上,后排座椅安装突柱上端露设于后排座椅安装位上表面外,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上端面露设于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上表面外;第二加强连接件上表面贴合于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下表面,后排扶手第二安装突柱露设于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上表面外。

8、主体第二功能层对应于主体第一功能层的后排座椅安装位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位置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支撑结构。

9、主体第一功能层、主体第二功能层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相邻的两层之间通过结构胶膜粘接固定,提高各个功能层间的结合力,提高隔板主体性能。

10、第一加强连接件和第二加强连接件材质均为钢板;后排座椅安装突柱、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突柱均为焊接螺栓;主体第一功能层和主体第三功能层的材质均为复合材料,以实现比强度高,比模量大,主体第二功能层材质为均质材料,以提高吸音能力或提高吸收冲击能量能力。

11、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主体第二功能层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对应位置分别设有隔板安装孔,其用于将粘接后的隔板主体与车身螺栓连接;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主体第二功能层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上部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后排扶手上定位孔,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和主体第二功能层下部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后排扶手下定位孔,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主体第二功能层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后排扶手第一安装孔以及后排座椅安装孔,后排扶手上定位孔、后排扶手下定位孔、后排扶手第一安装孔、后排座椅安装孔、后排座椅安装位、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一起实现后排扶手与后排座椅的定位与安装。

12、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还包括包裹架隔板,所述包裹架隔板固定连接于车身内部。

13、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采用通孔与车身连接,保证隔板总成与车身连接的刚强度,其中用于后排座椅与扶手安装结构,螺纹连接件采用钢板冲压件与螺柱焊接,预埋于第一功能层与第二功能层之间,实现扶手的快速安装,并保证座椅及扶手的安装刚强度;本方案占用隔板厚度方向空间小,同时不需要将所有隔板开通孔,因此开孔处性能降低较小,也可根据性能要求局部补强,达到开孔后性能不降低的效果;本方案简化金属加强板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系统重量,实现轻量化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主体(1)、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1)内部的加强连接件(2)以及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1)上的连接突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隔板主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主体第二功能层(12)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13),三者形状大小匹配,并依次粘接固定;加强连接件(2)夹设固定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和主体第二功能层(12)之间,连接突柱(3)上端部露设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端面外,连接突柱(3)下端部对应焊接固定于加强连接件(2)下端面上,连接突柱(3)下端面与主体第二功能层(12)上端面限位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表面中部分别设有后排座椅安装位(111)、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后排座椅安装位(111)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左右并排设置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表面,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设置于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下部的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加强连接件(2)包括第一加强连接件(21)和第二加强连接件(22),第一加强连接件(21)上表面匹配贴合于并排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位(111)下表面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下表面处,第二加强连接件(22)上表面匹配贴合于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下表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连接突柱(3)包括后排座椅安装突柱(31)、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32)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突柱(33),第一加强连接件(21)上端面触接于并排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位(111)下表面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下表面处,后排座椅安装突柱(31)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32)分别穿设焊接固定于第一加强连接件(21)上,后排座椅安装突柱(31)上端露设于后排座椅安装位(111)上表面外,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32)上端面露设于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上表面外;第二加强连接件(22)上表面贴合于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下表面,后排扶手第二安装突柱(33)露设于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上表面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主体第二功能层(12)对应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的后排座椅安装位(111)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位置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支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主体第二功能层(12)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13)相邻的两层之间通过结构胶膜粘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连接件(21)和第二加强连接件(22)材质均为钢板;后排座椅安装突柱(31)、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32)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突柱(33)均为焊接螺栓;主体第一功能层(11)和主体第三功能层(13)的材质均为复合材料,主体第二功能层(12)材质为均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主体第二功能层(12)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13)对应位置分别设有隔板安装孔(14);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主体第二功能层(12)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13)上部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后排扶手上定位孔(15),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11)和主体第二功能层(12)下部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后排扶手下定位孔(16),所述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主体第二功能层(12)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1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后排扶手第一安装孔(17)以及后排座椅安装孔(18)。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裹架隔板,所述包裹架隔板固定连接于车身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主体(1)、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1)内部的加强连接件(2)以及夹设固定于隔板主体(1)上的连接突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隔板主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主体第二功能层(12)以及主体第三功能层(13),三者形状大小匹配,并依次粘接固定;加强连接件(2)夹设固定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和主体第二功能层(12)之间,连接突柱(3)上端部露设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端面外,连接突柱(3)下端部对应焊接固定于加强连接件(2)下端面上,连接突柱(3)下端面与主体第二功能层(12)上端面限位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表面中部分别设有后排座椅安装位(111)、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后排座椅安装位(111)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左右并排设置于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表面,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设置于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下部的主体第一功能层(11)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加强连接件(2)包括第一加强连接件(21)和第二加强连接件(22),第一加强连接件(21)上表面匹配贴合于并排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位(111)下表面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下表面处,第二加强连接件(22)上表面匹配贴合于后排扶手第二安装位(113)下表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裹架隔板,其特征在于:连接突柱(3)包括后排座椅安装突柱(31)、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32)以及后排扶手第二安装突柱(33),第一加强连接件(21)上端面触接于并排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位(111)下表面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位(112)下表面处,后排座椅安装突柱(31)和后排扶手第一安装突柱(32)分别穿设焊接固定于第一加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斌白石刘凯波张津瑞方程金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