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198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涉及风力发电机塔筒的局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与塔筒爬梯相连的固定架和连于固定架上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半套和外半套,所述的内、外半套和固定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节设计使保护套可以始终处于最佳位置以保护电缆,将各位置保护套以相同尺寸设计,保证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塔筒的局部结构,具体是一种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 构。
技术介绍
风机运行中,有不断的偏航对风动作,在按一个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从机舱贯穿 至塔筒底部的电缆,会跟随偏航发生扭缆,电缆因此会发生扭转和甩动,同时因为阵风载荷 突然放大,会使塔筒出现晃动,电缆因此也做相对晃动。需要对电缆做套保护,在使其保持 一定自由度的前提下,保护其不与塔筒内爬梯与塔筒发生碰撞。现有设计中,因塔筒有斜度,而电缆最佳位置为悬挂在塔筒中心,为保持保护套始 终处于塔筒中心,保护套需从上往下在不同位置,制造不同尺寸长度的保护套,在生产及安 装工艺上容易出错,对于作为易损件备件不够经济,非拆装式设计对保护套出现损坏后更 换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 构,通过可调节设计达到便于统一生产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塔筒爬梯相连的固定架和连于固 定架上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半套和外半套,所述的内、外半套和固 定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本技术进一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或是这 些措施的任意组合所述的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开设于固定架上的若干定位圆孔、设于内半套和外半套 的位置调节长条孔,内、外半套和固定架通过穿过定位圆孔和位置调节长条孔的定位螺栓 螺母相连。所述的外半套成半圆形,位置调节长条孔设于其半圆形边的两端;所述的内半套 包括直线部和由直线部两端向内直角弯折形成的折角部,所述的位置调节长条孔设于折角 部上。所述的内、外半套上均包覆有橡胶保护层。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调节设计使保护套可以始终处于最佳位置以保护电 缆,将各位置保护套以相同尺寸设计,保证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固定支架1 一端与爬梯连接,另一端为多 排圆孔布置。保护套分为直线折角内半套2和半圆形外套3,这两者皆通过长条可调孔4、 螺栓螺母5与固定架的圆孔6连接。方形内半、半圆型外半分别通过长条孔调节,双向调节以保证电缆处于保护套中 心,以提供足够保护。当长条孔调节位置不够时,可以通过换装固定架上的安装圆孔,扩充 调节距离。同时保护套与外延需包裹橡胶保护层7,以防止电缆发生摩擦时损伤电缆。保护套固定于爬梯上,而爬梯保持与塔筒同斜率为偏斜的,保护套在径向方向上 往塔筒中心设计距离调整环节,安装时根据电缆束位置调整距离,保证使电缆处于保护套 中心,既不对电缆的自由行动予以太大约束,以防止电缆在扭缆过程中与保护套摩擦,对电 缆产生伤害,同时限制电缆直接碰撞爬梯和塔筒,对双方保护。刚性化设计保证足够的使用 设计,不会因过快变形而失效。分体式设计对安装及维护而言更方便。应当指出,本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 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 例进行修改。因此,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塔筒爬梯相连的固定架和连于固定架上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半套和外半套,所述的内、外半套和固定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塔筒爬梯相连的固定架和连于固定架上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半套和外半套,所述的内、外半套和固定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电缆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调节结构 包括开设于固定架上的若干定位圆孔、设于内半套和外半套的位置调节长条孔,内、外半套 和固定架通过穿过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戈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地风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